《世纪》通讯发行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a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7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世纪》杂志通讯发行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央和北京、天津、吉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州、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等16个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处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总结《世纪》杂志通讯发行工作经验,共商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发行量、增强社会影响力。
  会议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辑室主任、《世纪》杂志副主编沈飞德主持。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世纪》杂志在敬老崇文、存史资政、促进文史交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各馆在组织馆员撰稿、订阅《世纪》杂志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与会代表在发言中一致表示《世纪》杂志的影响力日益拓展,各省、市领导和馆员高度评价《世纪》杂志,通过阅读《世纪》杂志,进一步认识了文史馆在统战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内蒙古馆文史处处长马庆生说,内蒙古馆给自治区党政领导、统战部主要领导以及本馆馆员和工作人员都订阅了杂志,自治区领导通过阅读杂志,对文史馆性质与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有利于文史馆工作的开展。
  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文史处处长唐华东作了讲话。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世纪》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吴孟庆在讲话中表示,《世纪》杂志要总结15年来的经验,一是将继续坚持办刊宗旨,进一步提升刊物的质量;二是加强与各兄弟馆的联系,积极推进《世纪》发行工作;三是做好各馆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立联系机制。要发挥好《世纪》杂志的平台作用,为促进各馆交流合作作些新的探索,为推动文史工作的新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其他文献
去年是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也是乐西公路通车七十周年。为纪念这一条在抗日战争最为困难的时期修筑的公路,四川省与上海两地民革联手,由部分当年修筑乐西公路的前辈工程师赵祖康(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负责督修乐西公路)、徐以枋(时任交通部总管理处技正,常驻乐山代行总工程司职务)、郭增望(时任正工程司,今尚健在的百岁老人)等人的后裔参加,举办“重走乐西公路”活动。由于公路是抗战时期修筑的,七十年
黄苗子和冯亦代都是老一辈大师了,他们的坎坷经历、道德文章,受到许多人的同情和敬重。忽然间发现他们曾为当局做过“卧底”,有过“告密”的行为。消息传来,一片哗然。再一深究,发现有过类似情况的,并不止冯、黄二公,许多历来受人尊敬的大师级人物,也都说过亏心话,甚至做了一些亏心事,虽然都是违心的。  说这样的人很多,黄、冯二公不过是未能“免俗”,不是为他们开脱,情况真是如此。不用很大学问,查一下《新华字典》
阐述临终关怀的概念、兴起与发展、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临终关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途径,提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开展和宣传临终关怀,使临终关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