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得到了广大特殊教育者的关注。自闭症对儿童自身的成长、家庭的负担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基于此,自闭症要注重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尽量将消极影响降至最低。本文结合自闭症的早期识别,从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三个方面,谈谈自闭症的有效干预策略。
关键词:自闭症;识别;干预策略
自闭症的治疗仍在探索阶段,目前的治疗手段也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严重者会辅以药物治疗。在自闭症的干预方面,认知、心理等方面的干预为主要矫治手段,其中心理因素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治疗自闭症的首要原则,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自闭症儿童预后,帮助其回归社会。
一、自闭症的早期识别
一般而言,自闭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后表现明显,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交往障碍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发展方面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判断儿童是否具有人际交往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缺乏与任何人的依恋,喜欢自己待着,很少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很少主动与他人交往;目光躲闪,表情淡漠,不能很好地使用手势、身体姿势等交流;身边没有伙伴,不会与他人交往;对集体活动没有兴趣,不能与集体中的其他人有情感共鸣;遇到问题时没有寻求帮助的欲望,看到他人需要帮助也不会出手相助。
(二)言语障碍
自闭症的言语障碍表现为在沟通方面出现障碍和喜欢重复他人的话或广告词。判断儿童是否具有言语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语言发育迟缓或者不会说话,也不会通过表情、手势等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与需求;刻板重复一些词语,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言语的组织、声调、速度等方面异于正常;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缺乏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两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之后几乎没有发展,停滞不前。
(三)行为障碍
自闭症行为障碍表现为兴趣和活动异常,拒绝改变习惯,兴趣狭隘,多动,注意力分散等。判断儿童是否具有行为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1项症状: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只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世界里;对某种事物或物品过于依恋;总是刻板地重复相同的动作或重复干同一件事情;安于现在的生活环境或生活状态,排斥做任何的变动。
二、自闭症的干预策略
(一)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常常存在着感觉统合失调,而且有的儿童失调的程度往往比较严重,因此可以考虑选择感觉统合训练给予干预。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感觉方面的异常和感觉统合的失调,而且还可以减少儿童的过度活动,培养儿童对于周围环境的兴趣,提供注意力,并且促进儿童的言语、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指导自闭症儿童进行“独脚凳”的训练,让儿童用手扶起独脚凳,并坐上去,慢慢地松开手,用双脚支撑保持身体平衡。当儿童能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后,可以进行一些延伸的活动,如让儿童双手伸直,双腿轮流抬起,直到形成熟练的踢腿运动。这个活动训练主要是锻炼儿童的身体平衡感觉,强化儿童对身体形象的概念。
(二)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目的在于转变自闭症儿童消极的信念,以实现儿童内部思想的改变。认知行为疗法以行为矫正技术为基础,融合了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观念,改变认知,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最终由认知的转变而改变外显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功能训练,通过对儿童感觉、注意、知觉等认知功能的改善和训练,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进而改善儿童自闭症的倾向。二是鼓励沟通,指导者要积极鼓励儿童通过各种形式,如手势、表情、书写工具等,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逐渐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人际交往。三是自我控制能力训练,结合自闭症儿童的现状,通过各种方式,如物质转移和语言指导等,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以游戏为主要训练方式,通过鼓励和指导自闭症儿童参与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游戏,体验与他人交往的连结和互动。在每一次游戏后,指导者都要尽力组织经验分享互动,增加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的主体是自闭症儿童,干预者只是“鼓励者”、“指导者”,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经验分享,促使自闭症儿童感受到社交互动中最真实的体验,这种干预训練注重尊重自闭症儿童的独特性,在游戏中让儿童体会到交往、分享的乐趣,提高儿童积极交往、交流的动力。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需要早干预早治疗,要掌握自闭症的症状识别,并及时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等对儿童进行干预指导,帮助自闭症儿童尽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妍妍.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干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21):66-68.
[2]魏寿洪.促进普通儿童认识自闭症儿童身心特征与互动策略的干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5(09):44-52.
关键词:自闭症;识别;干预策略
自闭症的治疗仍在探索阶段,目前的治疗手段也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严重者会辅以药物治疗。在自闭症的干预方面,认知、心理等方面的干预为主要矫治手段,其中心理因素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治疗自闭症的首要原则,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自闭症儿童预后,帮助其回归社会。
一、自闭症的早期识别
一般而言,自闭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后表现明显,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交往障碍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发展方面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判断儿童是否具有人际交往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缺乏与任何人的依恋,喜欢自己待着,很少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很少主动与他人交往;目光躲闪,表情淡漠,不能很好地使用手势、身体姿势等交流;身边没有伙伴,不会与他人交往;对集体活动没有兴趣,不能与集体中的其他人有情感共鸣;遇到问题时没有寻求帮助的欲望,看到他人需要帮助也不会出手相助。
(二)言语障碍
自闭症的言语障碍表现为在沟通方面出现障碍和喜欢重复他人的话或广告词。判断儿童是否具有言语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语言发育迟缓或者不会说话,也不会通过表情、手势等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与需求;刻板重复一些词语,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言语的组织、声调、速度等方面异于正常;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缺乏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两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之后几乎没有发展,停滞不前。
(三)行为障碍
自闭症行为障碍表现为兴趣和活动异常,拒绝改变习惯,兴趣狭隘,多动,注意力分散等。判断儿童是否具有行为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1项症状: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只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世界里;对某种事物或物品过于依恋;总是刻板地重复相同的动作或重复干同一件事情;安于现在的生活环境或生活状态,排斥做任何的变动。
二、自闭症的干预策略
(一)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常常存在着感觉统合失调,而且有的儿童失调的程度往往比较严重,因此可以考虑选择感觉统合训练给予干预。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感觉方面的异常和感觉统合的失调,而且还可以减少儿童的过度活动,培养儿童对于周围环境的兴趣,提供注意力,并且促进儿童的言语、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指导自闭症儿童进行“独脚凳”的训练,让儿童用手扶起独脚凳,并坐上去,慢慢地松开手,用双脚支撑保持身体平衡。当儿童能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后,可以进行一些延伸的活动,如让儿童双手伸直,双腿轮流抬起,直到形成熟练的踢腿运动。这个活动训练主要是锻炼儿童的身体平衡感觉,强化儿童对身体形象的概念。
(二)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目的在于转变自闭症儿童消极的信念,以实现儿童内部思想的改变。认知行为疗法以行为矫正技术为基础,融合了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观念,改变认知,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最终由认知的转变而改变外显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功能训练,通过对儿童感觉、注意、知觉等认知功能的改善和训练,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进而改善儿童自闭症的倾向。二是鼓励沟通,指导者要积极鼓励儿童通过各种形式,如手势、表情、书写工具等,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逐渐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人际交往。三是自我控制能力训练,结合自闭症儿童的现状,通过各种方式,如物质转移和语言指导等,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以游戏为主要训练方式,通过鼓励和指导自闭症儿童参与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游戏,体验与他人交往的连结和互动。在每一次游戏后,指导者都要尽力组织经验分享互动,增加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的主体是自闭症儿童,干预者只是“鼓励者”、“指导者”,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经验分享,促使自闭症儿童感受到社交互动中最真实的体验,这种干预训練注重尊重自闭症儿童的独特性,在游戏中让儿童体会到交往、分享的乐趣,提高儿童积极交往、交流的动力。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需要早干预早治疗,要掌握自闭症的症状识别,并及时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等对儿童进行干预指导,帮助自闭症儿童尽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妍妍.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干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21):66-68.
[2]魏寿洪.促进普通儿童认识自闭症儿童身心特征与互动策略的干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5(09):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