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旅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旅游业具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因此对于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本文将思考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问题。
关键词: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很多大学和高职院校都设有旅游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旅游专业及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显现出一些问题,高校培养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旅游业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进行改革,重新构建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在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时,应根据旅游业的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当今时代的旅游专业人士既应该具备旅游和英语方面的基本功,也应该了解人文知识和科技常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积极面对,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不断改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分析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才能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业在近些年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着,旅游英语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更新旅游业的相关知识,高校在设置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时也要参考旅游业的新形势,这也给高校在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能力方面带来了挑战。其次,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英文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旅游业从业人员需要利用英语与外国友人沟通并提供优质服务,但目前很多高校更加注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证书,而在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应用旅游知识和英语知识的能力,基本的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可见,高校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需要重构,多门类知识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考虑的。
2.教学内容与实践需求不相符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在语言方面采用语言课文的课程体系,即在教学过程中偏向于学习课本知识,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在旅游知识方面也是如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加倾向于将旅游教材上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但是对于实际中旅游业的真实业务流程却较少涉及,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非常少,造成学校教学与实际需要脱节的问题。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囊括现代科技或者其他相关门类知识的选修课,但是却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显著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具有旅游英语专业的高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不能够与学校能力匹配,即开发或者设置的课程很难完成,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数量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设施难以满足开设课程的需要。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一些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并不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并不是主动选择这一专业,很多学生是被调剂到旅游英语专业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时,不主动,不积极,学习和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已经有困难,更不会主动创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从某种程度上阻碍自己能力的提高。
4.师资储备与学生质量的问题
近些年,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纷纷扩招,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势必要以降低学生质量为代价,同时也给学校的基础设施带来挑战。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特殊的语言教室及相应的专业实训实验室,但是大批学生涌入校园之后,高校中诸如语言教室、实训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出现了明显的紧张状况。师资力量也比较紧张,导致课堂容量过大,授课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保证每个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比较保守,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在校外兼职,甚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校外兼职上,对校内的课程花费的时间较少。师资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改革措施
根据上述的分析,对旅游英语专业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而且也是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在进行改革时,应该合理设置改革目标,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还应该为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1.推动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旅游英语专业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高校应该给予重视,这就需要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在设置旅游英语专业时慎重考虑专业所在系或学院的条件以及优势,尽可能改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在设置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时不仅要设置旅游、英语、思想政治、法律等专业理论课程,还应该开展英语与旅游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这不仅能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2.推动教学流程改革
依据旅游业运行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流程改革。教学流程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正确的教学流程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改革教学流程时,一方面要根据心理学原理寻找适合学生学习、记忆和巩固知识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模块,另一方面要以旅游业运行的真实业务流程为依据设计教学流程,降低学生学习和记忆旅游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难度,保证学生了解实际旅游业的运行情况,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能力。 3.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要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和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教学方法改革是改革的重点内容,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应该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难以发现学习和上课的意义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会用到,与实际旅游英语运行情况距离太远的知识会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意义,进而兴趣变淡,思绪飘到课堂之外。真实事件经常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旅游英语专业课堂上真实的案例和项目同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引入真实案例或自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旅游世界,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发现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价值,进而对旅游英语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可以引入典型的国际五星级酒店的案例,说明旅游业中住宿服务的现状、人们的需求、英语的重要性等。双师型教师应把在企业学习到的有效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授前厅部服务技能时,按照各岗位要求,帮助学生学习为客人提供的客房预定、宾客迎接、住宿登记、客房分配、客房调换、行李服务、咨询服务,票务预定、传递信息、外币兑换、结账退房等一系列的服务技能,掌握各项工作流程中的规范操作和每一环节所使用的服务用语,在每一场景中都能用英语自如地与外宾交流,并提供优质服务。
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倡导教师采用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变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则要做好监督工作,同时也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4.推动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改革
高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管理问题和教师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推进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改革。近些年,高校招生数量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大多数高校管理者根据以往的经验都能够预测生源的质量,因此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针对教师校外兼职所引发的教学质量问题,高校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三、构建“教、学、做”一体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在重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深入探讨以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培养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时,应该将真实的工作和学习完美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指机械地让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而是将旅游业工作过程中的知识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同时也重视开展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人为创造真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国际旅游业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旅游企业,在真实的旅游业环境中感受专业的魅力。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以增长见闻,认识到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学、做”一体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四、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探寻改革措施,提出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参考文献:
任翠瑜.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探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117.
关键词: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很多大学和高职院校都设有旅游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旅游专业及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显现出一些问题,高校培养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旅游业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进行改革,重新构建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在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时,应根据旅游业的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当今时代的旅游专业人士既应该具备旅游和英语方面的基本功,也应该了解人文知识和科技常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积极面对,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不断改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分析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才能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业在近些年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着,旅游英语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更新旅游业的相关知识,高校在设置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时也要参考旅游业的新形势,这也给高校在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能力方面带来了挑战。其次,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英文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旅游业从业人员需要利用英语与外国友人沟通并提供优质服务,但目前很多高校更加注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证书,而在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应用旅游知识和英语知识的能力,基本的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可见,高校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需要重构,多门类知识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考虑的。
2.教学内容与实践需求不相符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在语言方面采用语言课文的课程体系,即在教学过程中偏向于学习课本知识,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在旅游知识方面也是如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加倾向于将旅游教材上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但是对于实际中旅游业的真实业务流程却较少涉及,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非常少,造成学校教学与实际需要脱节的问题。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囊括现代科技或者其他相关门类知识的选修课,但是却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显著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具有旅游英语专业的高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不能够与学校能力匹配,即开发或者设置的课程很难完成,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数量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设施难以满足开设课程的需要。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一些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并不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并不是主动选择这一专业,很多学生是被调剂到旅游英语专业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时,不主动,不积极,学习和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已经有困难,更不会主动创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从某种程度上阻碍自己能力的提高。
4.师资储备与学生质量的问题
近些年,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纷纷扩招,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势必要以降低学生质量为代价,同时也给学校的基础设施带来挑战。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特殊的语言教室及相应的专业实训实验室,但是大批学生涌入校园之后,高校中诸如语言教室、实训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出现了明显的紧张状况。师资力量也比较紧张,导致课堂容量过大,授课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保证每个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比较保守,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在校外兼职,甚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校外兼职上,对校内的课程花费的时间较少。师资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改革措施
根据上述的分析,对旅游英语专业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而且也是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在进行改革时,应该合理设置改革目标,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还应该为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1.推动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旅游英语专业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高校应该给予重视,这就需要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在设置旅游英语专业时慎重考虑专业所在系或学院的条件以及优势,尽可能改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在设置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时不仅要设置旅游、英语、思想政治、法律等专业理论课程,还应该开展英语与旅游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这不仅能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2.推动教学流程改革
依据旅游业运行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流程改革。教学流程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正确的教学流程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改革教学流程时,一方面要根据心理学原理寻找适合学生学习、记忆和巩固知识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模块,另一方面要以旅游业运行的真实业务流程为依据设计教学流程,降低学生学习和记忆旅游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难度,保证学生了解实际旅游业的运行情况,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能力。 3.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要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和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教学方法改革是改革的重点内容,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应该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难以发现学习和上课的意义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会用到,与实际旅游英语运行情况距离太远的知识会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意义,进而兴趣变淡,思绪飘到课堂之外。真实事件经常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旅游英语专业课堂上真实的案例和项目同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引入真实案例或自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旅游世界,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发现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价值,进而对旅游英语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可以引入典型的国际五星级酒店的案例,说明旅游业中住宿服务的现状、人们的需求、英语的重要性等。双师型教师应把在企业学习到的有效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授前厅部服务技能时,按照各岗位要求,帮助学生学习为客人提供的客房预定、宾客迎接、住宿登记、客房分配、客房调换、行李服务、咨询服务,票务预定、传递信息、外币兑换、结账退房等一系列的服务技能,掌握各项工作流程中的规范操作和每一环节所使用的服务用语,在每一场景中都能用英语自如地与外宾交流,并提供优质服务。
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倡导教师采用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变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则要做好监督工作,同时也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4.推动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改革
高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管理问题和教师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推进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改革。近些年,高校招生数量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大多数高校管理者根据以往的经验都能够预测生源的质量,因此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针对教师校外兼职所引发的教学质量问题,高校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三、构建“教、学、做”一体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在重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深入探讨以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培养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时,应该将真实的工作和学习完美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指机械地让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而是将旅游业工作过程中的知识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同时也重视开展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人为创造真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国际旅游业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旅游企业,在真实的旅游业环境中感受专业的魅力。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以增长见闻,认识到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学、做”一体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四、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探寻改革措施,提出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参考文献:
任翠瑜.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探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