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战略”与“战术”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战略目标”,围绕此“战略目标”,结合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有效“战术”,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创新;思维;战略;战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09-01
   《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意指通过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高中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只想得到一个结果,即提高高中生的能力。高中生的“能力”通常表现在他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可以说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如何提高学生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努力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能力的提高最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运动”,一切能力的产生均取决于学生的思维。如同一场成功战役需要总指挥运筹帷幄,提前制定详细且有效的战略战术一样,高中历史教学如想达到预期效果,同样需要科学的“战略”和合理的“战术”。 本文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战略目标”,对如何围绕此“战略”组织有效“战术”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思想与活力。
   一、铺设思维的“基石”
   高中生的“思维”来自于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他们“思维”能力的产生是在掌握了知识之间存在的种种联系之后,通过认知、积累与整合然后完成创新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脱离了基础认知的思维培养只能是一场空谈。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认知,让其成为思维的“基石”。在指导学生认直听讲、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对重点、难点进行准确记忆,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何让自己的思维“动”起来,变书本知识为任由自己“操控”的已有经验。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如果想对历史事件了解得更加清楚和深刻,就要把握好几个“要素”,即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以及事件在当时所造成的影响。教师从这几个要素出发,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认知的“技巧”,清晰知识的脉络。然后将第二次鸦片战争事件交由学生自行分析、思考、研究、归纳,并形成自己的结论。
   二、点燃思维的“火焰”
   不管是前之古人,还是今之来者,凡教育者都从实践中得出一个真理:教育绝对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让学生能够在某个氛围中,想思、敢思、乐思,并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将自己所思进行“忘我”的表现,逐渐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时,先用问题为学生模拟创建一个“生活化”学习场景:如果你是某个企业的负责人,准备投资建厂,你认为哪些条件是必须具备的。这是让学生从生活联想到“工业”的一个非常直接的方法,尤其是通过这种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造。而在教师对“工业革命”的产生与过程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再抛出问题:我国的历史发展哪些方面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样的问题有效地将中、外进行了关联,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与知识进行了分析后,认识到工业革命的结果是西方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国力强大。但当时西方国家强大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侵略,而当时贫弱的中国无可幸免地成为当时西方列强的争夺目标,这就是鸦片战争一再爆发的原因。仅仅一个引导性问题,就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发展联系在一起,也将学生学过的鸦片战争的旧知与新知进行了有效衔接,让他们对历史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好奇,而正是这份“好奇”成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
   三、开启思维的“智慧”
   很多高中生容易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不是学历史的“料”,不管是否掌握到了学习的技巧,历史对于他们来说总是如同“天书”一般晦涩难懂。我们相信,学生之间的智力与智商都是不相上下的,为什么在学习效果方面却会出现很大差异,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是否已经打开了自己的思维大门。学生的思维犹如一个藏有无数智慧的宝库,教师只有找到打开宝库的钥匙,才能够开启这些智慧,并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智慧,将知识转化为受用终身的财富。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引、善启,善于创新地让学生激活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历史,认识历史,分析历史。如在讲到一些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历史。这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动用”自己的思维智慧进行大胆猜想,课堂气氛更为热烈。在热烈的讨论和探究中,学生的思想活跃,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结束语
   明确“战略”目标,选择合理“战术”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只有探明教学之本源,返璞归真,围绕“战略”目标采取多种“战术”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教学之本,教育之本。
  参考文献:
  [1]陈贵珍.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开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高中生学习,2014(05).
  [2]郭亚龙.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方法的探究[J].青少年日记,2013(02).
  [3]戴军.历史教学创新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01).
其他文献
柠条是山西常见的落叶灌木,分生能力强,具有调节栽植地局部小气候、涵养水源、改变局部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介绍了柠条的生理特性、平茬后再生长机制原理以及平茬复壮更新技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兴趣,处理好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a勤于思考,敢于说话、敢于质疑。同时,教师应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质疑中去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与善于思维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
用优良地方品种仙居鸡与国内优质黄羽鸡进行正反交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鸡体型外貌均具'三黄'特点,经9项肉用性能指标测定,并经专家综合评定,A(JH×BD)、B(B
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碰撞出思维火花,形成情感共鸣,才能很好地达成预定教学目标。文章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阐述以生为本
摘 要:结合班主任班级管理实际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可行性、有效性的解决策略,以期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日常开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情感;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78-01  班级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班主任组织和实施,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
摘 要:结合初中音乐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音乐教学问题的策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84-01  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美育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内容,而音乐是实施
摘 要:文章分析当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剖析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研究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职业中学;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培养策略;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10-01  我国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过度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现象。在当
在化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化学教师的青睐而广泛应用,它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文章从构建化学教学情景的原则、构建化学教学情景的措施两个方面着手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养猪技术的普及,规模养猪已成为养猪业的主要形式.在宁海养猪50头以上的场(户)已占全县养猪总量的78%左右,出栏率已从原来的82%提高到了目前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