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的意义及用法小结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呢”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功能也比较复杂,对于“呢”的意义及用法分析从来都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众学者的说法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归纳总结出“呢”的基本语气意义和用法。
  [关键词]呢 语气词 意义 用法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58-02
  
  “呢”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广泛、使用频率较高,对“呢”的研究由来已久,众多学者对于“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呢”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及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呢”作为句末语气词
  
  “呢”作为句末语气词一般可用在陈述句、疑问旬、反问旬的末尾,用来增添某种语气。
  (一)“昵”用在陈述句末尾,有指明事实略带夸张的意味。“呢”用在陈述句末,有两种情况:
  1.用在一般陈述句末,指明事实略带夸张,且兼有不容置疑的口气,如:
  (1)这栋房子占地六十亩呢!
  (2)天安门广场可大呢!
  (3)他比我小好几岁呢!
  (4)小许同志待人可热情呢!
  (5)你要星星他也能给你摘得下呢1
  2.用在“正/在……呢”“v着……呢”“………着呢”表动作行为持续的句式中,“呢”在这里同样是指明事实并暗含提醒注意的意思!如:
  (1)咦,你们到哪里去?外面还打着雷呢。
  (2)外面下着雨呢!
  (3)他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听录音呢。
  (4)早上我正睡觉呢,突然电话铃响了,把我吓了一跳!
  “呢”是惟一能用在这种表示持续状态的旬式末尾的语气词,所以有些学者或语法学著作中都认为“呢”本身也含有表示持续的意味,笔者认为“持续”这一层意思是由整个句子来体现的,或者动词本身就表示动作行为是可以持续的,如“下”、“听”、“睡觉”等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的东西,表示一段时间的行为,且动态助词“着”最基本的意义也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更不用说一些言明持续状态的副词如“正在”了!所以,由以上可以得出“表示持续的状态”这一层意思是由整个句子来承担的,“呢”在这里更多的是指明事实并提醒听者注意的意味!但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呢”是惟一一个能用在这种句式中的语气词!
  (二)“呢”用于疑问句末尾(是非问句除外),给句子增添了“深究”的口气,对疑问点起深究作用。“呢”用于疑问句中的情况如下:
  1.用在特指问句末尾,句子里一般有疑问词“谁、什么、哪、怎么”等,“呢”对这些语气词所表示的内容进行深究,如:
  (1)你问谁呢?——深究“谁”!
  (2)老魏究竟说了些什么呢?——深究“什么”!
  (3)你到哪儿去了呢?——深究“哪儿”!
  (4)我的书在哪里呢?——深究“哪里”!
  有时现代汉语中会出现“N+呢”的形式,如“我大嫂呢?…你的拐杖呢?”这之类的问话,其实这种形式是“呢”字特指问句的简略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在对话中,如:
  (5)秋秋呢?你不是说他刚才还在这儿吗?=秋秋去哪儿了?
  (6)小孙明天上午起身,小张呢?=小张什么时候起身呢?
  (7)国强呢?=国强去哪儿了?/国强在哪儿呢?
  (8)我的书包呢?=我的书包在哪里呢?
  2.用在选择疑问句末尾,“呢”同时深究两个疑问点。如:
  (1)你到底是中国人呢?还是日本人呢?——深究“是中国人”和“是日本人”。
  (2)他们认识不认识我呢?——疑问点落在“认识”和“不认识”上。
  (3)咱们是去颐和园呢,还是去北海呢?——深究“是去颐和园”和“是去北海”。
  (4)今天晚上你去不去呢?——疑问点落在“去”和“不去”上,同时深究!
  3.用在反问句末尾,因为反问句是无疑而问的句子,所以“呢”用在反问句中是对整个命题进行深究,有时会使句子带有夸张的情绪色彩,如:
  (1)这事谁不知道,你何必瞒我呢?
  (2)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3)谁不知道她很难相处呢?
  (4)看到这种情景,怎么会不叫人高兴呢!
  
  二、“呢”用在句中
  
  “呢”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并提请注意,使听者注意到“呢”停顿后所说的内容!“呢”用于句中情况如下:
  1.“呢”用于主语后时,除了表示停顿并提请注意外,一般还用于表述两个或者更多的事物从而形成对比,这种对比在某些情况下含有一定的转折意味!如:
  (1)你走好了,我呢,你就不用管了!
  (2)这几个孩子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姐姐爱好体育,妹妹呢,爱画画,哥哥喜欢音乐,小弟呢,就知道玩!
  (3)马呢,不是让给病号骑,就是替大家驮干粮!
  (4)人呢,倒是一个老实人,只是有点太拗!
  2.“呢”用于状语后。用于状语后的“呢”一般用于并并述多种情况!如:
  (1)爱姑回到那边去,其实呢,也没有什么味!
  (2)这个人总爱说漂亮话,实际上呢,不做一点扎扎实实的工作。
  (3)今天晚上我实在不能去,一来呢,我有点头疼,二来呢,还可能有人来找我!
  (4)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下一件大罪名!
  3.“呢”用于述语和宾语之间,此时的述语一般为“觉得”“认为”之类表示心理活动的词,主要只表示停顿,并提请注意,如;
  (1)我觉得呢,小王这几天有点心神不宁!
  (2)我想呢,今年有机会的话,去趟海南。
  4.“呢”用于假设复句的第一分句后。“呢”除了用于一般的假设复句,还可以用于两歧式的假设复句,表示对立的两种情况或左右为难犹豫不定,如:
  (1)我要是不同意呢,你怎么办?
  (2)你批评得对呢,我就虚心接受;批评得不对呢,那也没有什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3)这两个主意虽然不同,可是结果一样:不去呢,她必不会善罢甘休;去呢,她也不会饶了他。
  5.“呢”用于选择复句既可以只用于前一分句末,还可以同时用于两个分旬末,如:
  (1)通宝,你是卖蚕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2)究竟是宝贝呢还是破烂?我看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3)你想学习文学呢,还是想学习历史呢?
  (4)梁宝生对呢,还是郭振山对呢?
  
  三、结 语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呢”的意义及用法进行小结,有助于教师的课堂讲解,更有助于学生对于“呢”的规律性的掌握,对于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理论界关于第20条第3款七个其一该条款的适用标准不统一;其二,适用标准不明确;其三,有些解释难以自圆其说,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其四,对该条款的解释呈无限扩大趋势,
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坚持课前充分备课、教师准确定位、学生充分自主学习与交流三个条件,注意上课激情饱满、实行兴趣导入和教学设计精确,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
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中应用广泛。案例的连贯使用,结合各章知识点以及跨章节使用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效果,可以克服统计学本身枯燥琐碎等难题,提高学生的实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学习地理知识不但对于学生的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学生了解地理常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高中地理课程教材与教学要求都有很大改变,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仍未能及时扭转,这也导致了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们要积极适应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对于教材展开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寻找提升
经过验证,在听力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策略训练是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而在所有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又是重中之重。本文将听力教学与学习策略理论中的元认知策略相
费森尤斯4008S型血液透析机的临床应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其极易出现运行故障,给检查与治疗工作造成影响,对此则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检验,及时发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国家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表现,人才被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研究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自然而然成为国家战略储备人
摘要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之所以成为两种自由观,是因为两者对选项和选择能力的特殊规定性。将无支配的自由理解成一种独立的自由观,存在三种解释性的根据,分别是心理学障碍的解释,意志论的解释和自由的弹性实现的解释。本文认为只有第三种提供了无支配自由观作为独立自由观的根据。  关键词无干涉 无支配 弹性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79-02    根
情景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中正逐步得到重视和运用,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情景教学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情景教学的具体应用以及情景教学中应注意
[摘要]道德是人的生命的展现,是人之为人的存在。作为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形式,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同时,道德教育的现实呼唤着道德教育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的实现。因此,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的本质要求,也是道德教育得以实现的新途径。  [关键词]道德 道德教育 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