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方式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y2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课堂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创新化和自主化。在新的教学形式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教学的任务从传统的言传身教转变成为启发学生进行自发、自主的对知识进行探索。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中,教师对学生自身的创新型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育,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增强其自身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推动义务教育最后一个阶段的创新教育创造条件。
  【关键词】自主探究 理论指导 初中语文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提出的,初中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针对现代环境的教学任务需求,安排和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及时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整。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自主预习 对课堂学习进行“预热”
  课前预习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基本任务和首要前提。针对教学环节的不同课时安排和课文内容,系统性的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可以提倡学生利用现在的互联网进行广泛搜集有关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从而使学生在课文预习过程中就可以对整体学习内容有所把握。其次,课前的预习可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猎奇心理,潜在的拓展学生对语文知识了解范围。
  在古文学习方面,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古文中经常出现晦涩难懂的词汇和较大反差的古今异义词汇,学生通过预习,标注出生僻词汇和出现频率较高的异义词,这对于在后期学习中积累大量词汇,推断生僻文章中的词义,提高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大有裨益。另外,复杂的古文句式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学生在进行预习时做好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在课程正式学习时便可以减少大脑负担,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2.多种手段 对课程内容进行“升温”
  创设情境和提出疑问是增加课堂活力的两大主要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所具有的阶段性和差异性特点,积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文的背景进行充分想象,揣度出版人员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示范文章的意图,从最根本上体会我国传统文学中的魅力。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开他们对相关生活经验的回忆,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整体或是其中一小段的理解,进而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意识,最终创设出一种自主积极求知的课堂学习氛围。
  设问是极为便捷的创设情境的手段,在正式开始文章学习之前,通过简单的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的剔除不恰当的思维方向,在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升温”作用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此时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对课文、尤其是需要理解性记忆课文的学习。例如在《出师表》学习时,在确定进行了预习环节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三国末期魏蜀吴之间的实力对比开始,设问“刘禅即位后,三国的后续发展趋势会是如何?”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反推的发散式讨论归结到史实,欣赏诸葛亮作为一代谋士对主公死后的一系列分析,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如此进行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对比的基础上很快的对全文内容进行掌握。
  3.自主探究 对课外知识进行“加热”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爱表现自我、思维方式独到等特点,教师要抓住这一鲜明的学生性格开展与教学任务相关的辅助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语文竞赛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和理解能力。初中语文学习环节中有着多种题材的诗歌样式,积极向上而富有充沛的情感,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增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例如《雨巷》的朗诵,体会作者偶遇女孩时的激动与矛盾心理,淡淡的哀愁就此产生。而《沁园春》系列的朗诵则充满着对生命、自然、革命的积极乐观之情,豪迈的民族感油然而生。增加学生课下自主寻找适合自己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修养,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4.及时复习 对学习内容进行“保温”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不断地知识积累过程,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讨论环节都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学习的目的在于灵活应用,温故知新。只有不断的将所学知识进行不重合完善,才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采取布置开放性作业的方式,减少生字词的抄写,缩小习题练习范围,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教学观念,将“量”转“质”,利用课下时间的灵活性的特点,结合当堂课程所学内容,只规定最后的考核办法,让学生自主安排自己的作业布置。例如当教师讲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文时,就可以给大家布置搜集相关的诗句或名言,让学生在课下有意识的总结相关的内容,在下堂课开始前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查漏补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外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也积累了更多的素材,打破传统呆板的写作理念,形成开放化的写作意识。
  【参考文献】
  【1】董运翔.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龙安邦.浅议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自主学习理论的应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或通过提问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相对平时生活中的提问具有精确性、思考性、针对性和必答性的特点。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能真正发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作用,这不仅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更要考虑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两大提问技巧:第一,师者教态的艺术性;第二,结合文本提问的艺术性。  一、从教师教态上看提问的艺术性  首先,留足空间阅读和思考。在学习新知
【摘 要】  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较,情景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的代入感,可以让学生的愉快的氛围之中学习到比以前更多的知识。本文就是对这样一种情景教学法做出详细的解释,借此来表达情景教学法会与初中历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情景教学 应用  一、情景教学的优势所在  1.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  古人以史为镜,大多是用历史来告诫自己,勉励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相对而言还
由于2009年10月下旬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降水情况还不能确定,2009年10月13日CBOT大豆期货市场收低,中止了近期涨势。11月大豆开盘996.5美分,高点1012.25美分,低点987美分,收盘993美分,下
针对三峡水库开县淹没区淹没损失大,同时鉴于原研究的大防护方案被否定和分块小防护方案并不完全有效,提出了泄水拦沙淤地还田方案.方案如实现后可保护淹没耕地 2 520 hm2(3.
【摘 要】  小学阶段作为教育系统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促进学生等习作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这样才能积累大量的素材,在写作的时候水到渠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注定了微时代的形成,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越来越适应微阅读,微阅读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特别是对小学中年级的学生,
南水北调工程已正式列入"十五"计划,近期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东线和中线开工建设.文章论述了大西线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和研究路线;论述了采用数字地球虚拟仿真技术研究西南诸外
传说在浩瀚无际的沙漠深处,有一座埋藏着许多宝藏的古城。要想获取宝藏,除了必须穿越整个沙漠,还必须战胜沿途那些数不清的机关和陷阱。沙漠里一没有饮水、二没有客栈,要穿越
企业的经营会面对区域不同所产生各种情况,包括渠道的特性不同、终端消费者的不同、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和不和谐因素等。这就要求企业通过相应的T-段和方式,来满足整个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