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网络化学教学设计模式应用策略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全国各高校大多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这些网络不仅使学校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在这种基于网络的环境中应用笔者提出的化学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网络 化学教学 设计模式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171-01
  1 认真分析化学教学目标
  化学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灯塔和指南针,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明确、具体、规范,教学内容的分析和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化学教学能否顺利和有效地实施。高校化学教学参考书中规定了每一单元、课时的教学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就无用武之地了,相反,教师在进行基于网络的化学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能动性,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学习者分析的结果来对教参上的教学目的进行分析和具体化,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为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开展打下基础。
  
  2 分析学习者特征
  一切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将对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学设计是否與学习者的特点相匹配,是决定一切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以便为后续的教学设计环节提供依据。网络教学强调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学生发生联系,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一般包括:(1)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分析。(2)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分析。(3)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分析。态度是指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对于化学教学设计者而言,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学习者的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所持有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由于学习态度体现个体倾向性,所以会影响个体行动的方向,进而影响学习效率。由于基于网络的学习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分析还应特别包括对学习者已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的进行分析。
  
  3 选择教学环境与设计化学实验
  基于网络的教学的环境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这种环境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网络学习环境包括局域网(包括Web教室、校园网、城域网络)和广域网(Internet)。化学教学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设计最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教学中获得的信息必须真正理解,重新解释,重新建构,才能真正成为意义建构。化学学科的特色就是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凭着化学实验本身具有的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去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更要强调实验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使他们体验到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使化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更加优化。因此,化学教学应以问题为线索,以实验为载体,展示全过程,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之中。基于网络的化学教学并不是说将试验完全用flash动画来代替,相反,可以利用局域网数据流量大的优点,将试验用摄像头进行直播,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终端上进行详细的观察,这样的效果只有比普通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前排同学看得清试验现象的尴尬情况更好。
  
  4 设计教学控制,设计教学管理和帮助
  基于网络的教学并不是放任不管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广义上来说,也是学习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开放性的网络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善于控制教学的进程,所以,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管理。在基于网络的化学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反思、升华所学知识;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5 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
  化学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中,施教主体、学习主体分别作用于其他要素,以及两主体双向互动所采取的有意识行为的总称。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施教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构建人际关系的活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能具体地贯彻和体现教学策略,是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具体实践的关键,关系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关系着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任务完成的程度、质量和效率。教学活动设计是自觉地搞好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创造活动的重要领域.没有化学教学活动设计,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化学教学策略设计……乃至整个化学教学设计都将成为一纸空文,不能对化学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活动设计包括行为教学策略设计,学生行为活动设计和教师行为活动设计。
  
  6 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其具有反馈调节、诊断指导、强化激励、教学提高、目标导向等功能,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就功能来说,应该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源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评价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这里主要结合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关于评价改革的理念来对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中突出信息化特征的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一个说明。
  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点就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在评价的方式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称量化评价。质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Portfolio)评价法等,其中成长记录的评价法又称学习档案袋评价法,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学习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就是指通过对学习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由于学习档案袋的制作和分析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完全依靠人工的方法来完成必然会带来极大的工作量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便,信息技术的运用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应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和分析学习档案袋的评价称为电子档案袋评价,这是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特征的一大体现。
其他文献
游戏是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为日语学习创造真实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激发
以2,4,6-三氨基嘧啶为三胺单体,经由聚酯铵盐前体粉末发泡合成了具有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泡沫。结果表明,三胺单体的加入对聚酰亚胺前体及其泡沫的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没有明
本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与实践,旨在探讨适合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新思路,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深程,在其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有:鼬要仔细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