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wh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随着国家新课改的实施,新课程、新理念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也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我们只有去探索、实践、反思、创新,并创造性地驾驭教材,不断地给自身“加油充电”,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之美;学生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性等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做法:
  一、激情导入,体验数学课情境之美
  学生的情感总是在老师的感染下逐渐萌发的,教师一定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数学。因而教师要融洽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入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一位老师教学“圆”,从童年时代的推铁圈到现在的呼啦圈,从奥林匹克的五环旗说到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老师充满激情的配乐感怀,使全班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老师的“侠骨柔情”感染了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的“圆”感到不再陌生,并且有了急切了解更多的关于圆的知识的愿望。于是老师请大家动手制作圆的模型,不失时机地讲授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室里始终播放着《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把客观的“圆”演绎成人间情感的故事。
  二、创设争辩环节,让道理越辩越明
  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他们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情绪方面,并不墨守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这无疑能收到较佳效果。一位数学老师把数学课上成语文教材里的口语交际,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下面的争论话题:三分之四是不是最简分数。甲方观点:三分之四是最简分数。乙方观点:三分之四不是最简分数。一场激烈的争辩开始了,双方利用最简分数的概念展开舌战。乙方认为,三分之四,分子与分母是互质,符合最简分数的命题,但考虑到三分之四不是真分数,所以一直强调三分之四不是最简分数,而甲方抓住最简分数只要符合分子和分母互质这个必要条件,不考虑最简分数是否是真分数或假分数,向乙方展开攻势。最终,乙方败在甲方有理有据的事实面前,双方最后握手言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师评价了甲方不仅对数学知识把握得很好,而且能通过机智的提问帮助同学理解概念,称赞甲方才思敏捷,能言善辩。接着幽默地夸奖乙方,告诉他们许多事实都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你们发明一项规定:只有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质时,才叫最简分数,说不定以后教材就变了。并鼓励乙方积极动脑筋,不断探索,数学这门功课就是奇妙无穷,只要你们不懈追求,耀眼的奥数明星也许就会从我们班上诞生。教室里始终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氛,学生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江河,直泻千里,他们的思维在碰撞,激情在燃烧。
  三、巩固要精练,以训练发展学生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1.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娱乐性的题,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2.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四、结合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举手的形式讲讲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以及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学生积极思考,给出很多生活中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画出轴对称图形,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又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根据爸爸妈妈提供的数据,统计出家庭支出的各项费用和总费用,然后求出各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以此观看家庭的支出情况,并写出节约开支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将时刻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新的思考。面对新课改我们都要经历探索、实践、反思、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真正地领悟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不断地给自身“加油充电”,并将这些细节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桂春.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10):32-33.
  [2]李幽然,李燕.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之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9):75-77.
  [3]周丹.浅谈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154.
其他文献
摘 要: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高学校任教,音乐教学的欣赏课常被认为是多余的,大家都觉得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是学不到任何知识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音乐欣赏课不仅能学到知识且能学到在一般的音乐课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那就是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勾起学生对音乐的浓烈兴趣与爱好,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智慧得到启迪,提高他们的音乐的审美情趣与能力,使他们全方面的素质均可得到发展。我个人认为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高
摘 要:本论文立足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故事教学的时效性,说明教学时效性重要性。最主要的要加强小学语文古诗中朗诵,然学生感受到古代诗文韵律。其次是要讲解诗词所表达的丰富的感情,最后结合现实的生活,深入浅出讲解诗中表达哲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不断改革,很多名篇被选编到小学语文教材里。这些名篇在形式题材、选用典故等方面与现代汉语语法相距甚远,因此古代诗篇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论文
松树、杨树、桉树、杉木等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人工林树种,其生长速度快,采伐周期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木材短缺的困境。桉树(Eucalyptus)相比较于其他人工林树种而言,存在容易变形、开裂、干燥困难等缺点,这些固有缺陷极大影响了桉木的加工利用,实木利用或实木集成利用等困难,造成的桉树木材加工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可以通过对速生桉木材材性改良,改良木材缺陷,提高木材强度,以提高其利用价值。本研究
摘 要: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各自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出从课前到课后的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每个学生都在合适自身条件的环境下学到英语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教学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句。有时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时,总感到听老师讲课或自己看语法书时很明白,但自己一做题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