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除了避免接触变应原之外惟一能够影响变态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手段.传统方法 多采用天然变应原提取物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然而随着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免疫学技术的发展,特异性免疫治疗也有了新发展.各种新型疫苗层出不穷,新型佐剂开始研发,舌下免疫治疗也逐渐在临床开展.目前其已用于预防治疗变应性鼻结膜炎、哮喘及毒液变态反应,而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还处于试验阶段.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化工装置中各类换热器换热管试压卡具的设计结构原理及应用效果,该夹具具有密封性较好,操作简单,适用面广的特点.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结核病防治效果综合评价的数理统计方法。方法运用TOPSIS法和RSR分档法相结合对各评价单位的综合评价效果进行排序和分档。结果14个市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好
输液是医院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医护人员须根据药液种类和输液对象的不同调节输液的滴速,而常用的调节滴速的方法通常是使用普通手表数输液的滴数,既浪费时间又不是很准确.
目的 探讨肺透明膜病(HMD)早产儿经机械通气/高氧或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后其尸检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及增殖抗原Ki67表达情况,分析临床治疗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降低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的最佳术式.方法 40例贲门癌患者分2组(吻合器组和隧道式吻合组)进行消化道重建,食管腔内连续24 h进行pH监测.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临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医学生接触最早又是最重要的医学启蒙学科之一,它提供了大量的医学名词和基础知识,学习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采用多变灵活的教学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界定与目标出发,在分析学校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中基本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为了更好的促进研
临床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0%,一直是该治疗领域的难点。进入药物支架时代,新器械的发明和新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急性并发症及中、远期的靶血管重建率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活动期RA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给予LEF 20 mg/d;对照组45例,给予甲氨蝶呤15 mg,每周1次,24
目的 通过对小儿外科部分患儿实施住院流程重组,解决我院小儿外科长期存在患儿多、床位数少的矛盾,提高医院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方法 对中小手术患儿实施24 h出人院管理,取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