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一切思维都是从从问题开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看来,课堂的成功,问题设计是关键。好问题可以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教师深入挖掘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很重要的。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点
  1.1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使其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在真实场景回放“感动中国——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感人氛围之中,我自然而然地抛出本节的第一个问题:“……感动之余,当用生物学的眼光审视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肾移植能够救治尿毒症?肾脏对人体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尿毒症患者,但真正能进入学生视野的没有几个,自然也就无法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关注。而此时,真实问题情境的构建,将学生很快引入到所要探究的课题中来。面对这种真实的“挑战”和任务的驱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紧扣学习内容的真实问题真正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对于教材中的难点,我构建了一些“积极思维”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生物必修1的“细胞分化”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构建了一个“积极思维”栏目,具体如下:
  ①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②想象一下,如果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只分裂而不发生其他变化,则发育成的人体会是怎样?
  ③正常情况下,人体没有发育成一个球状物或葡萄状,为什么?
  ④你的心肌细胞与大脑细胞都来自受精卵,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不同,而遗传物质一样吗?
  ⑤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有改变吗?身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吗?
  ⑥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皮肤细胞行吗?
  ⑦胰岛素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说明胰岛基因在其细胞中得到表达,但皮肤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中胰岛素基因表达了吗?
  ⑧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的基因能表达,有些基因不能表达,说明基因表达具有什么特点?
  ⑨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什么?
  1.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着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
  2.把握提问的时机
  提问时机主要指提问的课堂时机和提问后的等候时间,尤其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有的老师在提问后,缺乏等待的耐心,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地作出回答,老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需要足够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而是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学生。
  如果老师在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详细、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以更多的依据为基础作出有预见性的回答,而他们的成就感也会明显增加。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不能“随便问”,更不能“惩罚问”,而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并在提问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有好的课堂反应。
  3.优化提问的思维方式
  3.1所提的问题具有适度性
  所谓适度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话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启发意义:“为了激励人们向前迈进,应使所给的问题具有一点的难度,但也不要难到高不可攀,因为望而生畏的难题必将挫伤人们继续前进的积极性。总之,适当难度的问题,应该成为人们揭示真理奥秘征途中的路标,同时又是人们在问题获得解答后的喜悦感中的珍贵纪念品。”这句话启示我们所提的问题应当难易适度,但是适度的标准怎样确定呢?
  只有问题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和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例如:在讲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我利用学生已熟悉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推测基因自由定律的条件、实质与组合数,以及基因型种类与表现型比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从而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与此同时,在提问时适当运用“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言来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害羞、畏难的心理障碍。
  3.2所提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提问后目光应该扫视全体学生,产生群体效应,保证全体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而言,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和聆听别人回答的权利。课堂提问的设计以学习成绩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无论哪个班级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所以课堂提问应能使全体学生都参加思考,不应该只针对少数尖子生,而要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使提问具有普遍性。
  3.3问题要有启迪性
  问题要有启迪性,即所提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言行有潜在的影响。教师讲完后总是问“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这样的提问效果平平。
  综上,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一线教师。随着近两年“上好课”的校本培训的全面开展,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和教学效果最大化。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精心备课、优化作业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的节奏加快,教学的内容更新,知识的容量增大,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方法,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课堂中合理、适时机地利用电教媒体  1.运用模拟投影,
期刊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摆脱多年来的困境,提高适应性和有效性,真正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必须实现科学化。但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化,却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化 途径    当前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和环境的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怎样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呢?我结合
摘 要: 大学生党员作为特定的青年群体,虽然身份发生变化,但不可否认仍处于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过程中,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引导教育大学生党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直面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现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加以引导。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方
目的:观察护髓饮对骨髓抑制性贫血小鼠外周血、骨髓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造血调控机理。 方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家庭的风险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覆盖广度、使用深度
摘 要: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从教学上还是管理上都有别于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教师如何处理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好工学之间的矛盾,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便成为成人教育有何成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师生关系 远程教育模式    近几年随着我国知识型和学习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