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化学学习作风。
【关键词】创新意识 探究过程 实验效果 绿色化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启蒙学习提供直接的感性认识,因此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学好化学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应有的作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把课堂实验操作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一些难度不大的探究实验放手给学生来操作,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教材中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轮流来做这就促使学生在课前要认真预习。这种将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实验的方式尊重学生主体,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的实验教学形式。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演示实验“学生化”,委派并指导学生在讲台上独自或协作完成。例如,在学习“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时,可以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交流并归纳结论,得出金属的化学性质。由于学生事先对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没有印象,只有通过自己所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所以学生操作认真,观察仔细,思维活跃。
二、创造性的探究实验能力是实验教学的升华
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探究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探究作为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探究余地。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轻易包办;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的结论,教师就不急于下结论。教师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步骤、弄清实验原理;独立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论;独立想办法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等。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思考: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以此激活它们的思维,使他们所有的潜能和创造性都充分表现出来。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会有质的飞跃。例如学习完第十一单元时,我让学生设计并探究:家里厨房中的食盐和碱面混淆了,请你用至少三种方法来鉴别。写出完整的探究过程。大多数学生准确地设计出实验步骤,观察出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改进实验手段,利用电教媒体优势,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利用幻灯投影,提高实验的对比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由于现象差别不大,对比起来困难,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来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可清楚的比较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教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在学习铁的冶炼时,视频播放钢铁生产实践过程,然后将其“微化”成化学实验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并按照常规的实验学习思路:操作步骤—观察现象—实验结论来进行学习。尽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在课本上没有安排演示实验,但这个实验却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学中采用视频播放是增加直观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四、推进实验“家庭化”“乡土资源化”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的内容选取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许多现象,实验室药品取用于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可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如在学习“水的净化”时,让学生完成简易净水器的家庭实验,然后把学生作品用在课堂教学中,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我们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育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及时引导用于农业生产中。如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或假期对当地的土壤进行酸碱性的调查,对当地农民的肥料使用情况以及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最后分析讨论本地农业的基本现状。学生获得了一些知识后,回家与家长讨论怎样施用农药和化肥,怎样正确地配制药液等。这样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对当地农村的农业生产也产生了相应的促进作用,二者兼得。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能否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为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根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要求,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善于利用各种实际教学资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新方法,是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茨沟乡初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创新意识 探究过程 实验效果 绿色化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启蒙学习提供直接的感性认识,因此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学好化学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应有的作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把课堂实验操作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一些难度不大的探究实验放手给学生来操作,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教材中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轮流来做这就促使学生在课前要认真预习。这种将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实验的方式尊重学生主体,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的实验教学形式。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演示实验“学生化”,委派并指导学生在讲台上独自或协作完成。例如,在学习“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时,可以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交流并归纳结论,得出金属的化学性质。由于学生事先对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没有印象,只有通过自己所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所以学生操作认真,观察仔细,思维活跃。
二、创造性的探究实验能力是实验教学的升华
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探究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探究作为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探究余地。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轻易包办;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的结论,教师就不急于下结论。教师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步骤、弄清实验原理;独立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论;独立想办法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等。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思考: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以此激活它们的思维,使他们所有的潜能和创造性都充分表现出来。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会有质的飞跃。例如学习完第十一单元时,我让学生设计并探究:家里厨房中的食盐和碱面混淆了,请你用至少三种方法来鉴别。写出完整的探究过程。大多数学生准确地设计出实验步骤,观察出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改进实验手段,利用电教媒体优势,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利用幻灯投影,提高实验的对比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由于现象差别不大,对比起来困难,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来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可清楚的比较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教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在学习铁的冶炼时,视频播放钢铁生产实践过程,然后将其“微化”成化学实验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并按照常规的实验学习思路:操作步骤—观察现象—实验结论来进行学习。尽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在课本上没有安排演示实验,但这个实验却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学中采用视频播放是增加直观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四、推进实验“家庭化”“乡土资源化”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的内容选取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许多现象,实验室药品取用于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可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如在学习“水的净化”时,让学生完成简易净水器的家庭实验,然后把学生作品用在课堂教学中,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我们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育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及时引导用于农业生产中。如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或假期对当地的土壤进行酸碱性的调查,对当地农民的肥料使用情况以及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最后分析讨论本地农业的基本现状。学生获得了一些知识后,回家与家长讨论怎样施用农药和化肥,怎样正确地配制药液等。这样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对当地农村的农业生产也产生了相应的促进作用,二者兼得。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能否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为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根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要求,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善于利用各种实际教学资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新方法,是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茨沟乡初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