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大模板能够大大的提高模板的使用率,实现模板的工具的普及化作用,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大大的缩短工期。本文阐述了大模板建筑的结构类型及特点,探讨了大模板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模板;施工;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模板施工技术一般是用来指支持模板的完整构造体系或者是新浇混泥土而成成型的模板,在其中和混泥土相互接触,并且对尺寸的严格控制,对形状,位置有着严格要求的地方叫做模板。模板主要的支持系统一般而言有杆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在模板类型中,我国一般将长度、宽度大于3m的模板称之为大型模板。
一、大模板建筑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1、大模板施工的结构类型:(1)除了大模板施工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外,其结构整体性能好,冲击能力强,但施工應高空作业,装饰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 (2)钢筋混凝土和预制大模板现浇组合,大模板施工的现浇、预制组合内墙模板施工的建筑,整体结构好,抗震性能好,减少高空作业和壁板装饰工程施工速度,减少工期短。(3)内墙现浇和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用普通粘土砖砌体。能使建筑物预防不同地震强度,但略强地震一般用砖混结构,墙体装饰工程量小,工期短,施工速度快。
2、大模板施工的特点:(1)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大模板施工的墙,能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承担,墙由钢筋混凝土现浇,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2)大模板建筑的墙体厚度比砖墙减少约1/3,与类似结构的混合结构相比会增加使用面积,从而增加建筑面积的平面系数。(3)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的模板建筑,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而且提升和去除可以用机械来完成。(4)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大量的抹灰作业,减少工程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大模板施工的耗钢量大,投资多;需要用大型起重运输机械来施工,机械存放占现场位置多。
二、大模板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新旧混凝土接缝处错台、漏浆解决措施
(1)剪力墙钢筋验收合格后,在距楼层标高上100mm 处,安装ф14@600 的顶模筋,顶模筋的长度比剪力墙设计厚度小2mm,两端涂刷防锈漆。用L80×6 制作“┓”形托架,托架上焊接长度为100㎜的ф25 钢筋头作为固定模板用,焊接ф25㎜螺栓穿过剪力墙对拉螺栓孔作为固定“┓”形托架用。
(2)安装外墙、电梯井或楼梯间大模板前,先将“┓”形托架安装好并固定牢固,托架间距控制在900㎜以内。在托架上平铺50mm×80mm的木枋,待木枋调平后,安装大模板,在木板上钉凸形橡胶条挤入缝内的方法解决密封问题,吊装时先吊较长的模板,然后按顺时针(对内墙模板而言)或逆时针(对外墙模板而言)的方向逐个吊装,最后一块模板镶入稍显困难。吊装校正完毕后再镶嵌缝扳,打楔子,在将两块模板校正到同一平面上的同时也将嵌缝板上的凸形橡胶条挤入调节缝内而达到了将模板校平且密封的目的,大模板就位后,用木楔将大模板塞紧,大模板在顶模筋和木楔的作用下,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出现位移,有效控制新旧混凝土接缝处出现错台和漏浆问题的发生,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2、大模板底部漏浆的改进措施
大模板底部与砼表面是硬接触,故而在接触面产生接缝。当然,加强砼的表面的平整度能够减小接缝,但想要使这种接缝为零,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不可能。底缝漏浆能造成造墙体砼的“烂根”的严重后果,人们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在模扳底部垫纸板、海绵等,但效果还不甚理想。
3、大模板装、拆困难解决措施
由于大模板体积大、质量重,故而它的装、卸都比较困难。通过多次的研究,我们在模板的底部焊接两三个撬孔,这就方便撬杠使用时用力,避免了直接接触破坏模板和砼。拆模时,因使用的隔离剂并不能很强的使砼面与模板粘接在一起,另外因模板质量重、面积大,使模板脱离墙面也有一定的困难。欲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相对灵巧的办法,就是利用加固每道墙上相对两块模板的大螺栓来达到目的,可将模板大螺栓的位置两侧用小螺栓固定在模板上,拆模时将大螺栓与其连接固定,松开另一侧大螺栓,轻轻敲击震动螺栓就可使模与砼面脱离。相对一侧模反向操作达到同样目的。
(1)防门窗洞口胀模、位移、变形措施
对于门窗侧模,通常使用50mm 厚的木板,板宽要比剪力墙厚3mm,用0.5mm 厚的镀锌铁皮包裹侧模,这样能够保证门窗侧模的足够的刚度,避免门窗侧模的变形,同时还能让洞口侧模处混凝土有很好的清水效果。
(2)为防止门窗洞口的轻微的位移,通常在门窗洞口处的大模板上焊接∠40×4 作为门窗侧模限位器,它的角钢间距应该不超过600 mm,在焊接角钢时,应该先在大模板上标好门窗洞口线,然后向内推移门窗洞口线53mm 进行定位,并焊接牢固角钢。通过模板限位器约束,可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门窗洞口出现位移变形现象。
(3)门窗洞口侧模采用自制专用卡具连接,卡具用∠125x10 和∠80×6 通过Φ14㎜的螺栓连接,如图1 所示。门窗洞口侧模拆除时,先松开模板卡具,然后将门窗侧模逐块拆除。采用专用卡具,不但解决了门窗侧模容易被拆坏、材料浪费的难题,而且提高拆模的施工效率。
(4)墙体砼浇灌时,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砼从模板上口跑出,落到操作平台上,流到模板背面的大楞上和楼面上。增加了模板清理工作量,同时产生不少浪费。一般情况下在操作平台上钉一块铁皮,封死操作平台跳板的缝隙。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模板操作平台和防护拦杆在整个施工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个重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5)因企口式模板属于子母口拼拉,故安装时放线应严格控制,允许安装误差为3mm。模板安装后应严格检查,阴角模、阳角模与大模板之间子母口是否拼接到位,否则将严重影响砼质量。穿墙螺栓采用锥形螺栓,这样若被混凝土堵塞有利于穿墙螺栓取出。所有外墙最上一排穿墙螺栓必须加内径为Φ32 套(有阳台处除外)。用于上一层墙体的钩头螺栓。
总之,利用大模板能够大大的提高模板的使用率,实现模板的工具的普及化作用,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大大的缩短工期。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常常的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只要不断地总结操作方法,吸取好的使用经验,大模板的微小的弊端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参考文献:
[1]舒文超,李华明.钢管扣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及实测分析[J].施工技术,2006,35(7):50-52.
[2]覃轲.高43.6m的模板支撑系统设计与施工[J].建筑施工,2010,32(8):815-816.
[3]曾凡奎,刘学兵,胡长明,于经,张涛.高大模板支架承受的两种特殊荷载分析[J].
[4]建设部干部学院.房屋建筑构造[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周启文 关于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 -2010年21期
关键词:大模板;施工;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模板施工技术一般是用来指支持模板的完整构造体系或者是新浇混泥土而成成型的模板,在其中和混泥土相互接触,并且对尺寸的严格控制,对形状,位置有着严格要求的地方叫做模板。模板主要的支持系统一般而言有杆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在模板类型中,我国一般将长度、宽度大于3m的模板称之为大型模板。
一、大模板建筑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1、大模板施工的结构类型:(1)除了大模板施工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外,其结构整体性能好,冲击能力强,但施工應高空作业,装饰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 (2)钢筋混凝土和预制大模板现浇组合,大模板施工的现浇、预制组合内墙模板施工的建筑,整体结构好,抗震性能好,减少高空作业和壁板装饰工程施工速度,减少工期短。(3)内墙现浇和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用普通粘土砖砌体。能使建筑物预防不同地震强度,但略强地震一般用砖混结构,墙体装饰工程量小,工期短,施工速度快。
2、大模板施工的特点:(1)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大模板施工的墙,能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承担,墙由钢筋混凝土现浇,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2)大模板建筑的墙体厚度比砖墙减少约1/3,与类似结构的混合结构相比会增加使用面积,从而增加建筑面积的平面系数。(3)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的模板建筑,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而且提升和去除可以用机械来完成。(4)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大量的抹灰作业,减少工程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大模板施工的耗钢量大,投资多;需要用大型起重运输机械来施工,机械存放占现场位置多。
二、大模板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新旧混凝土接缝处错台、漏浆解决措施
(1)剪力墙钢筋验收合格后,在距楼层标高上100mm 处,安装ф14@600 的顶模筋,顶模筋的长度比剪力墙设计厚度小2mm,两端涂刷防锈漆。用L80×6 制作“┓”形托架,托架上焊接长度为100㎜的ф25 钢筋头作为固定模板用,焊接ф25㎜螺栓穿过剪力墙对拉螺栓孔作为固定“┓”形托架用。
(2)安装外墙、电梯井或楼梯间大模板前,先将“┓”形托架安装好并固定牢固,托架间距控制在900㎜以内。在托架上平铺50mm×80mm的木枋,待木枋调平后,安装大模板,在木板上钉凸形橡胶条挤入缝内的方法解决密封问题,吊装时先吊较长的模板,然后按顺时针(对内墙模板而言)或逆时针(对外墙模板而言)的方向逐个吊装,最后一块模板镶入稍显困难。吊装校正完毕后再镶嵌缝扳,打楔子,在将两块模板校正到同一平面上的同时也将嵌缝板上的凸形橡胶条挤入调节缝内而达到了将模板校平且密封的目的,大模板就位后,用木楔将大模板塞紧,大模板在顶模筋和木楔的作用下,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出现位移,有效控制新旧混凝土接缝处出现错台和漏浆问题的发生,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2、大模板底部漏浆的改进措施
大模板底部与砼表面是硬接触,故而在接触面产生接缝。当然,加强砼的表面的平整度能够减小接缝,但想要使这种接缝为零,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不可能。底缝漏浆能造成造墙体砼的“烂根”的严重后果,人们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在模扳底部垫纸板、海绵等,但效果还不甚理想。
3、大模板装、拆困难解决措施
由于大模板体积大、质量重,故而它的装、卸都比较困难。通过多次的研究,我们在模板的底部焊接两三个撬孔,这就方便撬杠使用时用力,避免了直接接触破坏模板和砼。拆模时,因使用的隔离剂并不能很强的使砼面与模板粘接在一起,另外因模板质量重、面积大,使模板脱离墙面也有一定的困难。欲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相对灵巧的办法,就是利用加固每道墙上相对两块模板的大螺栓来达到目的,可将模板大螺栓的位置两侧用小螺栓固定在模板上,拆模时将大螺栓与其连接固定,松开另一侧大螺栓,轻轻敲击震动螺栓就可使模与砼面脱离。相对一侧模反向操作达到同样目的。
(1)防门窗洞口胀模、位移、变形措施
对于门窗侧模,通常使用50mm 厚的木板,板宽要比剪力墙厚3mm,用0.5mm 厚的镀锌铁皮包裹侧模,这样能够保证门窗侧模的足够的刚度,避免门窗侧模的变形,同时还能让洞口侧模处混凝土有很好的清水效果。
(2)为防止门窗洞口的轻微的位移,通常在门窗洞口处的大模板上焊接∠40×4 作为门窗侧模限位器,它的角钢间距应该不超过600 mm,在焊接角钢时,应该先在大模板上标好门窗洞口线,然后向内推移门窗洞口线53mm 进行定位,并焊接牢固角钢。通过模板限位器约束,可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门窗洞口出现位移变形现象。
(3)门窗洞口侧模采用自制专用卡具连接,卡具用∠125x10 和∠80×6 通过Φ14㎜的螺栓连接,如图1 所示。门窗洞口侧模拆除时,先松开模板卡具,然后将门窗侧模逐块拆除。采用专用卡具,不但解决了门窗侧模容易被拆坏、材料浪费的难题,而且提高拆模的施工效率。
(4)墙体砼浇灌时,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砼从模板上口跑出,落到操作平台上,流到模板背面的大楞上和楼面上。增加了模板清理工作量,同时产生不少浪费。一般情况下在操作平台上钉一块铁皮,封死操作平台跳板的缝隙。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模板操作平台和防护拦杆在整个施工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个重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5)因企口式模板属于子母口拼拉,故安装时放线应严格控制,允许安装误差为3mm。模板安装后应严格检查,阴角模、阳角模与大模板之间子母口是否拼接到位,否则将严重影响砼质量。穿墙螺栓采用锥形螺栓,这样若被混凝土堵塞有利于穿墙螺栓取出。所有外墙最上一排穿墙螺栓必须加内径为Φ32 套(有阳台处除外)。用于上一层墙体的钩头螺栓。
总之,利用大模板能够大大的提高模板的使用率,实现模板的工具的普及化作用,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大大的缩短工期。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常常的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只要不断地总结操作方法,吸取好的使用经验,大模板的微小的弊端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参考文献:
[1]舒文超,李华明.钢管扣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及实测分析[J].施工技术,2006,35(7):50-52.
[2]覃轲.高43.6m的模板支撑系统设计与施工[J].建筑施工,2010,32(8):815-816.
[3]曾凡奎,刘学兵,胡长明,于经,张涛.高大模板支架承受的两种特殊荷载分析[J].
[4]建设部干部学院.房屋建筑构造[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周启文 关于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 -2010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