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23.2
一、朗读训练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进行语言的积累。可见,我们要把朗读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注重把握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灵活的指导。朗读训练要做到:
1.目的明确:有疏通性的初读,有思考性的悟读,有体验性的品讀……
2.层次清楚:疏通读、探究读、感悟读、感情读、欣赏读……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循序渐进。
3.形式多样:有齐读、个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4.富有感情: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学生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
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读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
二、背诵训练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的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各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所占课文比重较大,其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我们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记忆优势,指导学生背诵一些课文(或片断),对理解课文,开拓思路,丰富词汇和句式都有很多好处。背诵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背诵,即死记硬背;一种是意义背诵,即理解背诵。显然,死记硬盘背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苦差事,有害无益。因此,应当提倡理解背诵,即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其次,在指导背诵时应教给一些背诵的方法,如形象法、分解法、图表法、结构分析法等等,使学生会背、乐背、爱背,从而背得快、记得牢。
三、比较训练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手段。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字词比较是最有效的方法。比较训练的形式主要有:
1.相同字词比较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这样两个句子:“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几分钟。”这两个句中的“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十分丰富的内涵。教学时便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联系课文理解这两个“才”字的丰富内涵:第一句中的“才”,表示烧的时间太久了,既反映出了“我”不忍看,又不能不看的矛盾、痛苦的心情,又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长时间忍受烈火烧身的顽强毅力;第二句中的“才”表示战斗结束时间很短,战友们为了给邱少云报仇,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投入战斗,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敌人,邱少云的伟大精神化作了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2.删字词比较
如《西门豹》中有这一句话:“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要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连用两个“送”字,其实删去一个“送”字,句子也通顺。哪个句子好呢?学生通过品味、比较,便可明白用一个“送”字显得平淡,两个“送”字重叠起强调作用,西门豹这样说既是讽刺又是愤恨,意思是到了那一天,不是送新娘,而是送巫婆、官绅!“送送”二字为下文埋下伏笔,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嫉恶如仇的思想感情。
3.换字词比较
通过字词的更换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遣词造句的匠心。如理解《荷花》中的这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让学生把“冒”换成“钻”、“伸”、“长”、等进行比较,学生便能体会到“冒”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荷花蓬勃的生命力。
四、复述训练
复述可以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促使学生积累词汇,锻炼语言的精确性、生动性和连贯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复述训练应做到:
1.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
复述的方法有(1)连词法。即理出这段内容中起关联作用或起主线作用的重点词语。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理出:“最先……接着……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进行复述。(2)提纲法。如《穷人》,让学生按照“焦急等待——探望邻居————抱来孤儿——丈夫归来——同意抱养”这五个小标题复述。(3)提问法。即根据课文的思路提出问题,让学生按问题复述,如《赤壁之战》便可按这些问题复述:曹操渡工的目的是什么?曹操为什么要铁索连船?黄盖为什么想到用火攻?“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
2.复述形式丰富多样
在复述训练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体裁来确定复述形式。复述的形式通常有:(1)看图复述。课文插图形象、直观,加上有相应的文字,讲读课文时,图文结合,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事半功倍,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思维。如《西门豹》一课中的西门豹惩治官绅、巫婆的插图,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2)表演复述。“表演”就是把手势、姿态、手型等动作和喜、怒、哀、乐的语言表情形象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如《少年闰土》中闰土给“我”讲述“看瓜刺猹”这件事,可让学生进行表演复述,一边表演刺猹的动作:“捏”、“走”、“看见”、“刺”。这样,学生如临其境,真正体会到“看瓜刺猹”稀奇、有趣。(3)改变形式复述。它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选择材料,运用不同的篇章结构形式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可改变人称复述,如《新型玻璃》改用第一人称复述;也可改变语体复述,如古诗《清明》改成白话文复述;还可以改变结构复述,如《灯光》由倒叙改按顺序复述。
一、朗读训练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进行语言的积累。可见,我们要把朗读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注重把握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灵活的指导。朗读训练要做到:
1.目的明确:有疏通性的初读,有思考性的悟读,有体验性的品讀……
2.层次清楚:疏通读、探究读、感悟读、感情读、欣赏读……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循序渐进。
3.形式多样:有齐读、个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4.富有感情: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学生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
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读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
二、背诵训练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的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各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所占课文比重较大,其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我们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记忆优势,指导学生背诵一些课文(或片断),对理解课文,开拓思路,丰富词汇和句式都有很多好处。背诵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背诵,即死记硬背;一种是意义背诵,即理解背诵。显然,死记硬盘背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苦差事,有害无益。因此,应当提倡理解背诵,即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其次,在指导背诵时应教给一些背诵的方法,如形象法、分解法、图表法、结构分析法等等,使学生会背、乐背、爱背,从而背得快、记得牢。
三、比较训练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手段。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字词比较是最有效的方法。比较训练的形式主要有:
1.相同字词比较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这样两个句子:“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几分钟。”这两个句中的“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十分丰富的内涵。教学时便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联系课文理解这两个“才”字的丰富内涵:第一句中的“才”,表示烧的时间太久了,既反映出了“我”不忍看,又不能不看的矛盾、痛苦的心情,又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长时间忍受烈火烧身的顽强毅力;第二句中的“才”表示战斗结束时间很短,战友们为了给邱少云报仇,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投入战斗,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敌人,邱少云的伟大精神化作了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2.删字词比较
如《西门豹》中有这一句话:“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要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连用两个“送”字,其实删去一个“送”字,句子也通顺。哪个句子好呢?学生通过品味、比较,便可明白用一个“送”字显得平淡,两个“送”字重叠起强调作用,西门豹这样说既是讽刺又是愤恨,意思是到了那一天,不是送新娘,而是送巫婆、官绅!“送送”二字为下文埋下伏笔,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嫉恶如仇的思想感情。
3.换字词比较
通过字词的更换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遣词造句的匠心。如理解《荷花》中的这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让学生把“冒”换成“钻”、“伸”、“长”、等进行比较,学生便能体会到“冒”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荷花蓬勃的生命力。
四、复述训练
复述可以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促使学生积累词汇,锻炼语言的精确性、生动性和连贯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复述训练应做到:
1.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
复述的方法有(1)连词法。即理出这段内容中起关联作用或起主线作用的重点词语。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理出:“最先……接着……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进行复述。(2)提纲法。如《穷人》,让学生按照“焦急等待——探望邻居————抱来孤儿——丈夫归来——同意抱养”这五个小标题复述。(3)提问法。即根据课文的思路提出问题,让学生按问题复述,如《赤壁之战》便可按这些问题复述:曹操渡工的目的是什么?曹操为什么要铁索连船?黄盖为什么想到用火攻?“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
2.复述形式丰富多样
在复述训练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体裁来确定复述形式。复述的形式通常有:(1)看图复述。课文插图形象、直观,加上有相应的文字,讲读课文时,图文结合,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事半功倍,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思维。如《西门豹》一课中的西门豹惩治官绅、巫婆的插图,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2)表演复述。“表演”就是把手势、姿态、手型等动作和喜、怒、哀、乐的语言表情形象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如《少年闰土》中闰土给“我”讲述“看瓜刺猹”这件事,可让学生进行表演复述,一边表演刺猹的动作:“捏”、“走”、“看见”、“刺”。这样,学生如临其境,真正体会到“看瓜刺猹”稀奇、有趣。(3)改变形式复述。它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选择材料,运用不同的篇章结构形式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可改变人称复述,如《新型玻璃》改用第一人称复述;也可改变语体复述,如古诗《清明》改成白话文复述;还可以改变结构复述,如《灯光》由倒叙改按顺序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