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03-02
  摘要:
  建设工程是一个商品、产品,不可能实行更换或重做,贯穿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第一要务。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设工程; 全过程管理; 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与管理
  1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质量管理模式。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建筑企业还存在诸多的质量和管理问题,国民经济发展一大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必须尽快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如今面临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工程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只有好的工程质量才会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益,也才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也成为建设者应该深思的问题。针对目前建筑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认真研究和分析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模式,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
  2.1建设单位缺乏技术人才。
  建设单位缺乏懂法律、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对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功能定位不准,对设计单位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施工中图纸设计变更多、修改随意性大,使施工复杂化。
  2.2单位提供原始资料不全。
  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提供原始资料不详细、技术指标不全、出图深度不够,导致工程项目未实施即存在质量问题和隐患。
  2.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利益驱使下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对施工、监理队伍考察不够、选择不当,参建各方的现场管理组织、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素质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建不完善,管理机制不顺畅,家庭式管理模式落后、水平低,技术人员配备不全、执行力差,施工管理不善等。
  2.4原材料不合格。
  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原材料不合格、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低成本竞争降低混凝土质量等导致的结构安全、质量隐患。
  3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所以质量保证体系必须覆盖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
  3.1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强化建筑项目目标责任制是完成和达到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指标、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的根本保证。
  3.2加强管理机制。
  企业内部必须加强管理,引进现代管理机制。在当前环境条件下,固步自封的企业只能获得短时间的生存机会,长远地看不会有大的发展,特别是WTO后,大量外资建筑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对我国现有的建筑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企业内部必须加强管理,引进现代管理机制,特别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体系。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制度,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每个项目部都要制定质量计划和保证质量的措施,并落实到人和班组。这样,就能把质量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甚至可以不出质量事故。
  3.3推广新技术,提高施工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新材料等组织施工,发展专业化,机械自动化,管理现代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我国现在重点推广各项新技术,如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混凝土与钢筋施工新技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技术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积极鼓励支持建筑施工企业采用新技术,强化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水平,是提高控制及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方法。
  3.4重视人才的培养。
  要重视人才的作用,特别是现场技术人员的培养。在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要按要求配备到位。同时要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要大力加强员工的业务知识培训,把提高每一位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技术作为提高工程质量建设的大事抓。需要的工具书要买,该增的仪器要增加。不能把对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当作走过场、摆花架子。
  3.5强化协作单位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包含土建、水、暖、电、安装等,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协作性强,管理难度大。各层次的分包工程单位互相衔接,各单位良好的协作关系,对实现项目质量总目标是至关重要。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空间、分项工程技术间歇、人力调配等,以保证工期。所以,强化协作单位管理也是保证施工工期和有效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素质之一。
  3.6 注意事后验收。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及时停工整改,第一时间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是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4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方向
  4.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其中包括思想(哲学)、技术两个层次,思想是系统思想,技术是各种具体的工具性方法。
  4.2研究项目管理方法。
  有助于项目管理研究摆脱繁琐的理论篇幅,走出表面化、时髦化的倾向,以其简洁性、实用性应用于工程建设管理中去,发挥其在开发西北、振兴东北的大规模项目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3项目管理方法的方向。
  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推广应用的重点应该是方法。按照“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行“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方法,与施工人员一道,共同对业主,对下道施工工序负责。
  5 小结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推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原则,规范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参建各方应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完善规章制度,掌握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投诉,保证工程项目能满足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期进度的要求。建设结构安全、功能完善的高质量的业主满意的工程,才能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交付建设单位一个满意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及其释义
  [2]刘石林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J] 中外建筑 2004(04)
  [3]杨欢欢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4]刘泉昌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14)
  [5]李晓光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安全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5)
其他文献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描写方面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人物形象的鲜明突出是通过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表现的。
《农田水利学》是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针对西藏地区农业水利专业特点,本文介绍了西藏地区农田水利学教学现状,分析了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阐述了农田水利学教学中的几
记忆一般是指对过往的追溯与回顾。《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8)》作为一种建立在历史资料基础上的“严肃记忆”,也是国内第一本以新闻传播教育为主题的年鉴,它记录历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