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足球水平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而作為我国足球源头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我国青少年足球现状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中国足球 青少年 存在问题 体制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a)-0212-01
虽然我国青少年足球自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青少年足球工作中的根本任务(拓展规模和提高水平出人才)不但没有随着职业化改革进程而有所发展,其存在的问题反而日益凸显。总结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巴西等足球水平较先进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律,通过加强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我国青少年足球健康有序的发展[1~2]。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实地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了深入浅出的探索。
1 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1~3]
1.1 对青少年足球运动普遍缺乏战略性认识
众所周知,大量的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是一国足球整体水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关键所在。巴西、阿根廷和西班牙等世界足球强国无不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青少年足球自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对青少年足球运动普遍缺乏战略性认识。
1.2 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忽视了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突出表现在:(1)训练不够科学,相关教练员理论知识匮乏,训练理念和方法落后,忽视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2)选材不够科学,目前在挑选青少年足球苗子过程中常出现教练未经科学和系统的验证,单凭长期的工作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致使淘汰率偏高,很多好苗子均未被发现,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
1.3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培养途径不完善
随着当前我国足球职业化和市场化,职业足球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富人的专属游戏,许多极富才华的青少年因高额的学费而失去了成为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机会,而很多进入培养梯队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同龄人中未必突出。另外,我国的足球学校以及业余足球俱乐部数量急剧下降,学校的培养质量下滑也导致了学员成材率偏低,使得我国足球人口逐渐萎缩。
1.4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足球运动员毕竟是社会个体,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方式的教育。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首先在做人品德上必须过关,其次必须储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两方面极为欠缺。
1.5 过分注重比赛结果和成绩
当前,在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竞赛和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和比赛成绩的陋习。某些地方队为了片面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球员年龄。这些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极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和成人化,致使相当多的成人足球运动员技术落后、基础薄弱。
1.6 教练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在加强教练足球理念、训练理论和方法等业务水平的学习基础上建立健全教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养、评估和奖罚机制,从而使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养和使用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2 改变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的对策[2~4]
改变我国当前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的根本在于抓好普及和出好人才。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破解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困局。
2.1 深化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我国青少年足球的两大任务是:建立普及基础和提高水平出人才。但是,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质量。因此,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在尊重国情、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世界先进方法的基础上应深化改革。具体来说,可考虑以下方式:(1)职业俱乐部除设置职业队及19岁以上的职业预备队外,为充分发挥职业俱乐部在人才培养和教练员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职业俱乐部注册条款须要求其设置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后备梯队;(2)为更高层面地强化培养和考察选拔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每年中国足协、俱乐部及地方足协可从侧重提高的青少年队伍中再选拔突出的运动员组织冬夏训练营;(3)为充分利用地方足协的足球资源和调动社会办足球的积极性,地方足协要以全运会和城运会为契机,设置不同的年龄组,积极创造条件自办或鼓励扶持社会开办青少年足球课外培训中心、业余体校或者经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半读或半训的足球学校。
2.2 加大学校足球的发展力度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萎缩的局面,必须主动积极的联系相关教育部门,大力发展学校足球。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采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抓主办,足协及社会协从协助的方式。只有学校足球真正发展起来了,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基数和基础方能得到积累。
2.3 夯牢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基本功
我国成人足球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基础功不扎实。因此,在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及青少年足球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先进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经验,系统科学的完成青少年各年龄组的训练大纲,夯牢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基本功。
3 结语
我国足球自职业化以来竞技水平仍未有明显突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不力。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即人数规模逐渐萎缩和人才质量下降。为破解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困局,深化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加大学校足球的发展力度和夯牢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基本功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刘浩,薛俊,赵勇.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
[2] 杨一民.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1).
[3] 朱军凯.对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现状与培养问题的几点认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 项和平,徐金山.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5).
关键词:中国足球 青少年 存在问题 体制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a)-0212-01
虽然我国青少年足球自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青少年足球工作中的根本任务(拓展规模和提高水平出人才)不但没有随着职业化改革进程而有所发展,其存在的问题反而日益凸显。总结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巴西等足球水平较先进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律,通过加强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我国青少年足球健康有序的发展[1~2]。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实地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了深入浅出的探索。
1 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1~3]
1.1 对青少年足球运动普遍缺乏战略性认识
众所周知,大量的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是一国足球整体水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关键所在。巴西、阿根廷和西班牙等世界足球强国无不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青少年足球自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对青少年足球运动普遍缺乏战略性认识。
1.2 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忽视了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突出表现在:(1)训练不够科学,相关教练员理论知识匮乏,训练理念和方法落后,忽视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2)选材不够科学,目前在挑选青少年足球苗子过程中常出现教练未经科学和系统的验证,单凭长期的工作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致使淘汰率偏高,很多好苗子均未被发现,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
1.3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培养途径不完善
随着当前我国足球职业化和市场化,职业足球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富人的专属游戏,许多极富才华的青少年因高额的学费而失去了成为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机会,而很多进入培养梯队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同龄人中未必突出。另外,我国的足球学校以及业余足球俱乐部数量急剧下降,学校的培养质量下滑也导致了学员成材率偏低,使得我国足球人口逐渐萎缩。
1.4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足球运动员毕竟是社会个体,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方式的教育。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首先在做人品德上必须过关,其次必须储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两方面极为欠缺。
1.5 过分注重比赛结果和成绩
当前,在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竞赛和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和比赛成绩的陋习。某些地方队为了片面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球员年龄。这些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极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和成人化,致使相当多的成人足球运动员技术落后、基础薄弱。
1.6 教练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在加强教练足球理念、训练理论和方法等业务水平的学习基础上建立健全教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养、评估和奖罚机制,从而使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养和使用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2 改变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的对策[2~4]
改变我国当前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的根本在于抓好普及和出好人才。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破解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困局。
2.1 深化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我国青少年足球的两大任务是:建立普及基础和提高水平出人才。但是,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质量。因此,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在尊重国情、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世界先进方法的基础上应深化改革。具体来说,可考虑以下方式:(1)职业俱乐部除设置职业队及19岁以上的职业预备队外,为充分发挥职业俱乐部在人才培养和教练员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职业俱乐部注册条款须要求其设置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后备梯队;(2)为更高层面地强化培养和考察选拔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每年中国足协、俱乐部及地方足协可从侧重提高的青少年队伍中再选拔突出的运动员组织冬夏训练营;(3)为充分利用地方足协的足球资源和调动社会办足球的积极性,地方足协要以全运会和城运会为契机,设置不同的年龄组,积极创造条件自办或鼓励扶持社会开办青少年足球课外培训中心、业余体校或者经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半读或半训的足球学校。
2.2 加大学校足球的发展力度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萎缩的局面,必须主动积极的联系相关教育部门,大力发展学校足球。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采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抓主办,足协及社会协从协助的方式。只有学校足球真正发展起来了,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基数和基础方能得到积累。
2.3 夯牢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基本功
我国成人足球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基础功不扎实。因此,在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及青少年足球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先进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经验,系统科学的完成青少年各年龄组的训练大纲,夯牢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基本功。
3 结语
我国足球自职业化以来竞技水平仍未有明显突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不力。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即人数规模逐渐萎缩和人才质量下降。为破解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困局,深化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加大学校足球的发展力度和夯牢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基本功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刘浩,薛俊,赵勇.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
[2] 杨一民.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1).
[3] 朱军凯.对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现状与培养问题的几点认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 项和平,徐金山.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