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机构5年原位肝移植726例术后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14例资料回顾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虽然肝移植技术已经成熟,但肝动脉血栓形成仍是造成肝移植后移植物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肝动脉血栓形成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处理,只有再次肝移植才能挽救患者生命.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后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从2004-01/2009-12共实施726例成人尸肝移植,共14例患者经造影证实在肝移植后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回顾性分析以上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14/726),发生的平均时间为移植后10 d(1~41 d).14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中,6例表现为急性的肝功能恶化,4例表现为胆漏,1例表现为肝脓肿,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行急诊肝动脉再血管化,2例行肝动脉溶栓治疗,3例行肝动脉再血管化联合肝动脉局溶栓治疗,6例行再次肝移植.本组肝动脉血栓形成相关的死亡率为42.9%(6/14),其中2例行肝动脉再血管化后因胆道坏死、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溶栓后再次血栓形成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肝动脉再血管化联合肝动脉溶栓后因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死亡;2例再次移植后早期因严重感染死亡.8例患者康复出院,并常规随访18~66个月,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肝移植后18,29个月因肝癌复发死亡,以上患者随访过程中移植肝功能正常,肝动脉畅通.提示肝动脉血栓形成是肝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在造成不可逆的胆道和肝实质损伤前,尽早恢复肝动脉血流可以避免再次肝移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设计越来越重视.给排水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
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采用传统的PID控制难以满足工艺提出的要求,为此本文设计出一种神经智能PID控制器,将神经网络和PID控制融为一体,并且根据PID自整定获取神
文章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加入制度因素,对河南医药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将河南省医药制造业跟全国以及省内其它一些行业相比较,对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起引导、启发作用,因此,教师在当前形势下应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引导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肠道通透性及损伤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CRF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5/6肾切除制备CRF大鼠模型,定期监测血生化至模型成功建立。术后第12周
目的 评价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周龄7~9周,体重21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6):
目的 探讨高风险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6例高风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局麻)下经皮多针多向内固定结合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评价其疗效及手术
控制高血压对于卒中预防至关重要.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单药治疗往往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而联合用药可提高降压效应,但并非所有降压药均效果良好.中国高血压干预效果研究
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应用,利用青少年热衷的网络形式传授知识,正在引发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了云空间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优势,同时为了适应云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对
目的 总结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40例单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经验.方法 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3岁.应用常规腕关节镜入路和器械对桡腕关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