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外一篇)

来源 :凉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来阿明迈着轻快的脚步带着女朋友曲比阿牛提着行李走进家门。心里想着:阿爸阿妈一定想不到我会从外边带一个女朋友回来。这是我出门打工得到的最大收获。
  黑来阿明对正看电视入迷的父母说道:“阿爸,阿妈,我们回来了。这是我女朋友曲比阿牛。昭觉的,我们在杭州打工的时候认识的。”黑来阿明把曲比阿牛介绍给父母。
  “叔叔好!阿姨好!”曲比阿牛向黑来阿明父母问好。
  “好!好!”黑来阿明父母应道。
  “这孩子要回来也不给我们来个信。”黑来阿明母亲赶紧接过曲比阿牛行李放在桌上。拿过凳子放在曲比阿牛面前:“走够了吧,快坐下歇哈。”
  曲比阿牛坐到凳子上。
  黑来阿明母亲把黑来阿明拉到外边低声问黑来阿明:“给你提过她家要多少钱的事吗?”
  “没听她提过。”
  “那就好。我们正愁没那么多钱给你娶老婆呢。以前因为家里穷没钱给女方家彩礼钱害得你二十八岁了还没结婚。这下好了。”
  黑来阿明和母亲进屋。黑来阿明母亲问道:“你们走这么远的路一定饿坏了吧。我这就弄饭给你们吃。”
  “我们下午吃了饭了的,这会还没饿。阿爸,我们家什么时候开始养这么多羊和猪的?一进院子,我就听到那么多羊叫声和猪叫声。”
  “一年前。我们得感谢驻村王书记才是啊。王书记一来就争取来扶贫资金让我们全村养羊。可我们却把羊杀来吃了。我们都不理解和支持王书记的工作。觉得王书记只是下来镀金的,三年任期一满就会调回去。他一调回去,以后可能就再没人管我们,我们还不是会回到从前的老样子。还不如趁现在国家能给我们好处的时候得一点是一点。我们对王书记都有抵触情绪,对王书记的工作都不支持。王書记辛辛苦苦争取来的扶贫资金就这样被我们吃到肚子里。王书记心疼啊。争取不到扶贫资金又不能看着村子穷下去不管。王书记这才想出‘借羊养羊’和为希望集团代养生猪的法子。可惜我们很多人都不懂科学养猪的方法,更不懂猪病的预防,结果,代养的生猪成批地死去。猪死后。我们都不晓得咋过办?是王书记跑断腿再次与希望集团联系才又为我们争取来的生猪养殖。还请来技术人员指导我们养猪、养羊。王书记不容易啊。对了,你去外面打工挣了多少钱哩?”
  “除了寄回家里的。这里还有四万元。”黑来阿明掏出一张银行卡递给父亲。
  父亲笑呵呵地接过银行卡看了看又递给黑来阿明。“你自己挣的钱你自己保管吧。现在家里不缺钱。没想到你出去才两年就挣了这么多。当时王书记组织村里小伙出去务工,你还不想去。你得好好感谢下王书记才行。”
  “是啊。不是王书记让我们出去打工,我现在都还在家里,不会挣到这么多钱。也不会认识曲比阿牛了。”黑来阿明深隋地看了曲比阿牛一眼。
  “我们穷了这么多年,都觉得再也没希望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王书记一来,就大大改变了我们村的穷模样。”
  “阿爸,山上的树林有人放养土鸡吗?”
  “还没有。”
  “那太好了。过了年,我就去山上树林养土鸡卖钱。我在报上看了篇报道,说在树林放养的土鸡销路好,挺赚钱的。”
  “你不出去打工了吗?那我咋办?你说了过完彝族年又和我去杭州打工的。”曲比阿牛问道。
  “留下来和我一起创业吧。我相信,我们过几年就能富起来。”
  “你不是说打工比呆在家里好吗?”
  “以前没收入的时候,是觉得出去打工比呆在家里好。现在有了资金可以在家发展产业致富,就不觉得打工好了。留下来吧,和我一起创业!”
  “我吃不了苦。”
  “放心不会让你吃苦受累的。重活脏活都不会让你做的。”
  “留下来吧,我们儿子会对你好的。”黑来阿明父亲说道。
  黑来阿明母亲也在一旁帮腔着说:“就是呀,你要真看得起我儿子,就留下来和我儿子结婚。你家里要多少钱,我们都想办法给。放心我们会把你当亲生闺女看待的。”
  “就怕你们给不了那么多钱。我是逃婚出来的。我哥为了有钱结婚不经过我同意就和父母做主收了外村一青年男子十五万彩礼钱要把我嫁给那个人。我不喜欢那个人不想和他结婚才偷偷跑去杭州打工的。要和黑来阿明结婚,黑来阿明得帮我退还那人给我家的十五万块钱解除和那人的婚约。我是真心喜欢黑来阿明哥哥的,我才到杭州的时候找不到工作,从家里带去的钱都用光了连饭都吃不上,是好心的黑来阿明哥哥带我去吃的饭,还把我介绍到厂里上班让我有了容身之地。我是真的想和黑来阿明哥哥生活在一起。不过只要你们有困难,我也不会连累你们。”
  “咋以前没听你说起过呢?”黑来阿明问道。
  “以前你又没说要和我结婚。”
  “可不可以先结婚,等我有了钱再退还那人的十五万块钱?”
  “不行!必须先退还那人的钱。不退还那人的钱就和你结婚,那人知道了会跑去我家里要更多的钱。”
  听到这话,黑来阿明父亲眉头紧皱。这日子刚好起来,难道又要因为儿子结婚重新回到贫困的状态吗?儿子大了没钱找不到媳妇老的愁,儿子找到了结婚对象要结婚了老的还是愁。这十五万的结婚彩礼钱哪来呢?儿子去杭州打工也只挣了六万,把家里养的猪、羊卖了合在一起离那十五万也差得远。唉!只有找亲戚和家族凑了,以后他们有事的时候再想法还上。就不知道能不能凑够二十万?……
  想到这,黑来阿明父亲对曲比阿牛说道:“你们今天走累了好好休息,我们明天晚上再给你们答复吧。”
  山风袭来,门外响起呼呼的风声。
  黑来阿明感觉房屋在风中摇晃起来。
  扶贫之路
  宋萍下班回来看到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的孙定辉,问他:“咋回来了?”
  孙定辉答道:“你以为我想回来。还不是县纪委找我谈话!”
  “你不会有问题吧?”
  “我能有啥问题?”   “那纪委为啥找你谈话呢?”
  “谁知道呢?明天去了纪委才知道。”
  “如果你真有问题呢?”
  “你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你还不了解我?”
  “我当然了解你。就怕纪委真的查出问题来。”
  “他们要查就让他们查去吧。全县这么多第一书记就我去的地方条件最差。我都想不通改革开放都进行三十八年了。为啥那个村还是那么穷那么落后。我去的时候通村公路才修一半。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修得好。现在只能走巴掌宽的山路。住在乡政府,每天在山路来回跑,一个月时间鞋就磨烂了三双。都不敢再穿皮鞋。一穿皮鞋,腳上就会被打起泡。晴天还好些,一到下雨天,路就打滑。时不时山上还往下边掉石头。有一次我就差点摔到崖下去了,还有一次差点被山上掉落的石块砸中。那个村也不通广播。开个会也得派人去挨家挨户通知。村里的支书和村主任也不支持我工作。我去了后,他们就当甩手掌柜,什么事都推给我,好像扶贫工作是我一个人的事。想起来就一肚子火。”
  “实在不行就申请调回来吧。”
  “调回来,你说得容易。三年任期没满是不可能调回来的。我倒希望他们纪委能查出点问题来。这样我就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
  “真查出问题来,你前程不就毁了?”
  “放心,我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算有问题也是小问题。有可能就是我把原来村主任划给他亲戚的低保重新评给了村里真正贫困的人,得罪了一些人。”
  “你们的工作真难做。”
  “是啊。在下边我都快半个月没吃上肉了。今天你买肉了吗?”
  “没想到下边这么苦。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得好好补补才行。”
  “我去城里羊肉餐馆联系下。村里建档立卡户喂养的羊可以销售了。我得先帮他们联系买主。”
  “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纪委都已经找你谈话开始调查你了。你还为那些乡下人操什么心?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纪委只是找我谈话,又没停我职。该干的工作我还是得干。”
  “万一纪委查出你有问题真的停了你职,那你现在的工作不是白干了。”
  “不是还没查出问题来么?”
  “我真的服了你!我猜纪委找你谈话,多半是村里人告的你。你一心一意为村里人着想。村里人却要告你。把你告了,你还为他们办事。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
  “那是他们不理解我。等他们理解了。他们会支持我的。”
  “你说你这么卖力地为他们办事,倒被人告到纪委。我就不相信你一点不生气。换做我。我早他妈不干了。谁爱于谁干去!”
  “这只能说明我工作没干好。以后扶贫项目有了效果,村民得了好处。就不会再为难我的。就是村里土地种的核桃、板栗、花椒,要三年后才会挂果。村民还没得到实惠,就不怎么支持我的工作。发核桃、花椒、板栗树苗给他们的时候,村民就说栽的核桃、花椒占了他们土地,影响了包谷、洋芋产量,更影响他们做庄稼。没人愿意栽。你组织人给他们栽在地里吧。你第一天给他栽了核桃、花椒,第二三天,他就悄悄把栽好的核桃、板栗、花椒拔了。他们拔了,我只得安排人重新帮他们种上。并告诉他们哪个再拔和毁坏栽好的核桃、花椒、板栗,哪个家以后就享受不到扶贫待遇。他们这才没有拔地里的核桃、花椒、板栗的。有人就对我说过,我只是来走过场来镀金的,三年任期一满,我还是要调回去。他们的生活还是会回到老样子。村民等、靠、要的思想很严重。他们对国家当前的扶贫认识局限于,国家会时不时给他们慰问金和慰问品。栽核桃、板栗和花椒时,就有村民对我说,你让我们栽核桃、花椒、板栗,还不如给我们每家每户发五百块钱。他们就没想过,这五百块钱用完,他们还是会陷入贫困状态。争取来扶贫资金让他们养黑山羊吧。没过几天,大多数人都把羊杀来吃掉或偷偷牵去山下卖掉了。你知道我有多心疼。这是能让她们脱贫致富的羊,就这样被他们吃了或卖了。为了争取买黑山羊的扶贫资金,我的腿差不多都跑断了。我容易吗?扶贫的羊没了,但我的工作还得干下去。争取不到养黑山羊的扶贫资金,又不能让村民就这样穷下去。我都不知该怎么办了。听说其他贫困村在搞‘借羊养羊’‘借猪养猪’,我特地赶去考察。考察回来后,我去了趟会理。与那些养殖大户协商,借来两百头羊,两年后还他们四百头羊。羊运来后,我害怕他们再杀来吃了或拿去卖了。他们再杀来吃了或拿去卖了,他们脱贫就再也没有希望了。我只能让那些村民打借条,让他们限期归还借的羊。也许就是这件事,让村民想不通。他们会认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为啥还让他们还。他们才不相信是借来养的。他们会认为这是国家发给他们的。”
  “你一心为村民着想办事,却得不到村民半分理解和支持。”
  “可能我的扶贫思路和工作方法有问题。我一心只想让村民早点脱贫致富,到处争取扶贫资金,为村民找脱贫致富的方法。脱贫攻坚的工作差不多我一个人在做。久而久之,村民就觉得巴古村的脱贫是我一个人的事。就连村支书和村主任对我的工作,也只是嘴里支持。看来我以后得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改变村民等、靠、要的思想,变村民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我煮饭去了。你办完事回来好好休息一下。饭好了,我叫你。”
  “我就不在家里吃了。我要请那些羊肉馆老板吃饭。”
  “你掏钱还是村里出钱?”
  “当然是我掏腰包了。村里一穷二白,根本没钱。”
  “村里人都把你告了,你还出钱请人吃饭帮村里人联系买主卖羊。你咋那么傻哦?别望着我,我没钱。你要请人吃饭,你自己想办法。”
  “我就知道,你不会支持我。”孙定辉走出门去。
  晚上十二点,孙定辉才一身酒味回到家里。没脱衣服倒在床上就睡了。
  第二天中午孙定辉一身疲惫从县纪委回到家。宋萍忙问他,纪委找他主要谈什么。孙定辉说道:“和我预料的一样。”
  “你预料到什么了?”
  “还不是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的时候,有的人没评上扶贫户,心里不平衡。说为啥只比别人多了两三百块的收入就不能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扶贫待遇和政策。说我收了别^好处,才给别人评的扶贫户。”   “那你收没收别人好处嘛?”
  “收过。他们留我在家里杀鸡给我吃。我不吃饭,他们就送我鸡和鸡蛋。”
  “你就不应该收他们鸡和鸡蛋的。这下好了。看你咋过收场?”
  “我给了他们钱的。是按高于市场价格的钱给他们买的。我们局里很多人都去巴古村按高于市场价格的钱从贫困户那买土鸡和土鸡蛋。”
  “那这次回来,你怎么不带只土鸡回来?”
  “这不走得匆忙。接到纪委电话,我就赶回来了嘛。”
  “那你下次回来可得记着买只土鸡和两斤鸡蛋回来哈。”
  “放心,下次不会忘的。”
  “不会就因为有的人没评上扶贫户,就把你告到纪委了吧?”
  “还有就是我给你说过的。村民认为羊是国家给他们的,而不是借来的。以为我贪污了扶贫款。我已经给纪委说清楚。纪委也派人调查清楚了。”
  “那我就放心了。以后别喝那么多酒,对身体不好。你昨晚一回来就睡,衣服也不脱,睡得就像一个死猪,怎么叫都叫不醒。”
  “是吗?我还以为我脱了衣服的。”
  “今天想吃啥,我去买,好好给你补一下身体。”
  “饭我可能吃不上了,我得赶回巴古村,晚上还得组织村民在农民夜校上课,教他们科学养猪、养羊、养鸡、养蜂。再晚一会可能就没车了。”
  “就不能明天再走吗?”
  “我放心不下那些羊子!我走了,再晚一会就真的没车了。”
  “每次回来都那么匆忙,都没时间好好聚聚。还想着一家人好好聚聚。没想到你才呆一天就又下去了。都不知你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和我们好好聚聚。”
  “扶贫工作就这样没有节假日星期没有白天和黑夜。只有等以后巴古村村民都脱贫致富的时候就有时间了。”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那一天會到来的!我和县就业局、扶贫办联系好了,让村里青壮年富余人员来县上参加就业培训然后组织他们去沿海进厂打工,巴古村只要贫困户家里有一个人就业就会多一条脱贫门路。我还和外地一农业公司联系好了,利用巴古村自然资源,让村民在巴古村山上树林放养土鸡和养蜂。我相信巴古村过一两年就会脱贫。”
  “等一下,把今天买的猪肉和鸡肉带下去吃。”
  “你快点!”
  宋萍拿出冰箱里的猪肉和鸡肉用塑料袋装好递到孙定辉手中。孙定辉提着沉甸甸的塑料袋大步流星地向西环路坐车的地方走去。
  (责任编辑:李慧)
其他文献
“把爱撒落人间,为爱插上翅膀;我们正在路上,让爱放飞梦想;别怕!别怕!亲爱的人,听见爱在呼唤,梦不再遥远,我们在何方,梦就在何方,让我们的心,随风飞扬……”在优美抒情的歌声里,这部由本土导演阿于木牛,制片人甘建荣、彭文,执行制片人白龙,编剧甲拉曲比、黄安娜,由本土村民本色主演的反映凉山彝族脱贫攻坚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西河故事》,2018年5月在凉山电视台播出,取得良好的反响。犹记得,该剧从2017年
期刊
作为凉山人,之前你看到过完全启用本土编剧、导演、演员的电视剧吗?答案是,“没有。”但现在,你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凉山也有自己纯本土的电视剧作品了,这部剧的名字叫《西河故事》。  2018年5月24日,凉山首部电视迷你剧《彝寨新风之西河故事》作品研讨会在凉山举行,其实早在5月1日,这部剧就已经在凉山电视台公共火把频道完成了首轮播出,受到了凉山电视观众的热捧。  在由凉山广播电视台、凉山州影视戏剧家协会
期刊
凉山州戏剧家协会是凉山影视戏剧家自愿结合组成的影视戏剧专业性的群众团体,于1985年成立;协会每5年举行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委托书记处或秘书长处理协会的日常工作。  凉山影视戏剧家目前会员有300余人,他们来自全州17县市的涉及影视、戏剧单位、机构和社会组织,均为凉山州乃至全省影视戏剧活动中有一定成就的影视专业人员、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戏剧音乐家等。影视戏剧家协会每5年举行一
期刊
由凉山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彝寨新风之西河故事》,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它将正在凉山推进的脱贫攻坚作为叙事主题线索,巧妙地通过8个小故事贯穿呈现,聚焦于波澜壮阔宏大场面中的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塑造,以生动风趣的轻喜剧手法,为观众展示了彝族群众在经济富裕起来之后,对旧有思想观念的革除,即传统陈旧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文明新风尚的交织碰撞,发生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以及土地上坚忍不拔摆脱贫困人
期刊
神圣隽秀的大凉山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生活了13年。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那里有茂盛的森林,清澈的湖泊,散落的村庄,奔跑的牛羊,甘甜的空气,画一样的风景。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一望无际绵绵的大山和山里一条条崎岖颠簸的道路。  刚上小学时,每当放假,妈妈总要带我去看望在大凉山深处美姑县工作的爸爸。现在想来,当时最令我害怕的还是那一百多公里,要走接近一天的山路。天刚亮,妈妈便把我叫醒,草草吃点东西,就坐
期刊
一  像机枪扫射,我的目光随着一溜坐的人群扫过去,在一个人那里稍作了停顿,看上去沧桑脸庞上的那双眼睛也被我视线粘连着了。短促,短促得比一秒还少些时间,但好像都记住了对方。  酒成了礼仪的介质,闹热。昏昏然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坐到了我右边,紧挨着我。“你是支铁,对吗?”他突然问道,目光哀求,深怕我不是他呼唤的那个支铁。要知道,在我不熟悉的乡野村寨里,能叫出我小名的人一定知晓我的家世。  彝人都有小名,
期刊
村长打人了  “村长打人了,村长打人了……”牛牛村的上空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天大的冤屈在牛牛村展开。  村长刘大能听到喊声,心里更气,从开始的抓扯,直接就踹了李虎妞几脚,李虎妞不知道是被踹倒在地的还是顺势摔倒在地的,反正就倒在地上只哼哼,李虎妞家里的人群起对刘大能进行言语上的攻击,没有动手,因为村长家的几兄弟也在旁边看着,打不过啊。  话说牛牛村是贫困村,属于今年脱贫的对象,按照一低七有的标准,村
期刊
淮河的女儿  ——给我心爱的小狗屁妈妈  我想送你四月的早晨  像一件白衬衫,滴答着  露水和鸟鸣。你和小动物们  从古老的城堡醒来  欢快的歌声飞出窗外  古堡的上空,白云悠悠  你湖水一样的眼眸映照蓝天  只有四月的芳草地  才能承接你裸足的舞蹈  我想送给你宁静的星空  星河浩瀚无边  青蛙蹲在碧绿的荷叶上  夜莺开始四月的歌唱  淮河的女儿,庐州的月亮  你美丽的嘴唇  召回夜晚失群的小羊
期刊
那天上午,本该是平淡而俗套的一个上午。如果没有地震或火山爆发这样天崩地裂的大事,我和老婆照例要睡到自然醒。就是那个上午,我突然雷锋附体。我推了推嘴角流着哈喇子的老婆说,我陪妈去买菜吧。今天要买米和油,她一个人肯定提不动。老婆拍了拍我的背,嘴里嘟囔着含糊不清的句子。虽然没听清说什么,但从手势和力度判断,无疑是对我的赞许和鼓励。于是,我像一匹受到主人表扬的小马驹,哼着小曲就朝窗外的背影追了出去。  我
期刊
时间  天下的时间都集合于钟的  那一长一短的  两条腿上。所以  千里万里,我们总是跛脚而前  窗口  在一月的窗口,寻鸟  鸟儿飞了,看花  花还未开  一只默默的眼睛苍白地等待风吹来  冬天  小白花  开在蓝玻璃上  隧道  囚徒的旅程  从洞口,到洞口  鱼  至死也睁着双眼  水  从不登山  却从山上下来  蝶  村女的发梢  是它  最美的栖息地  炸弹  不是为了那声巨响  何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