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部讲述亲情、爱情、友情的片子,它的风格带有我们一贯的温情色彩,同时透出些许幽默。”——导演顾晶
家庭剧终于不折腾了
编剧陈彤用“温开水”来形容这部家庭剧。通常情况下家庭情感剧,都不会温开水式地讲故事,尤其中年家庭,故事中必有婚姻危机或者第三者插足、婆媳矛盾等洒狗血必备“三板斧”,好像非得闹得惊天动地才有看头。《说好不分手》没有吵不完的架,没有离婚、分手,更多的是付出和牺牲。一个你我他身边的现代家庭故事,涵盖了医生与患者、爱情和婚姻、生命和死亡等多层主题。主人公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小夫妻,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为幸福的生活而打拼,没有时间休假,不敢过早要孩子,透支健康,终于买车买房想要个孩子安定了,却因意外面对考验。剧中用最生活的方式和淡淡的温情讲述了主人公对幸福的理解。“这是一部不折腾的戏,我想老百姓已经被折腾够了,应该看一部踏踏实实的关于幸福的戏了。”陈彤说。其实从陈彤写的《马文的战争》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中年人的婚姻在不吵不闹下的悲欢离合,这是另一种真实的中国婚姻。
“清纯”熟爱
清纯和熟爱这两种矛盾的状态如何能放在一起呢?《说好不分手》中恰恰就是这样使之合情合理了。相比之前大热的《幸福来敲门》,同是家庭情感剧的《说好不分手》则生活基础更为扎实,展现了年龄跨越三代人的爱情生活观。从严谨宽厚的60后,到理想务实的70后,再到浪漫彷徨的80后,构成了一台“爱情样板戏”。剧中尽管感情线多,人物关系复杂,但每一段感情都是美好而纯粹的爱情。于是更有网友提出要学习剧中男女主人公,号召大家“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不过剧中的完美爱情是否太过“清纯”而脱离了现实,林易南因为遗嘱的事甘愿为妻子自愿入狱的极端剧情,引起不少热议,不过对此陈彤反驳说:“或许不是真爱太少,而是我们麻木太多。”“长江的水啊,清幽幽:你我的爱情,才开头。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这是剧中主人公林易南常和冷云说的湖北民谣,当有人笑称这样完美的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犹如绝种的恐龙时,顾晶坦言:“人都需要一个梦,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起做梦。”
从《幸福来敲门》到《说好不分手》,孙淳分别和蒋雯丽、陈小艺出演了两个人到中年的丈夫形象。很有层次的表演,加上剧中人物特征即使缺点也完全符合了当下人的审美标准,因此被老中青观众喜爱,也突然间,孙淳被很多年轻的观众称为“最帅蜀黍”。对这个热闹的场面,孙淳并不觉得自己有何变化,那么多年演下来那么多个角色,杜淳一直认为作为演员,精神家园不能荒芜,他爱好阅读,满足于家庭的和美,最近在他手边的书是《马龙·白兰度传》。他老说,我对自己要求有点高,但是……没有什么欲望。转而他问我:想演几部好戏算是欲望吗?电视指南:你平时会看电视剧吗?孙淳:我不大看电视剧,除非是这一段某部非常好的作品,我会找制片人要碟来看,比如《潜伏》。家庭题材的剧不太看。但是我太太她有军人情结,家里是军人,军旅题材剧她全都看过。
电视指南:可是你接连演了几部家庭情感剧。
孙淳:演员很被动,比如说等米下锅。去年很巧,就是有两部这样的戏来找我,而且剧本还不错,这个不错的前提和根源在于你看完这些剧本,能感动你。尽管有大戏有大角色,但是剧本做得不行不能感动你,作为演员,你只好放弃。这两部戏都是因为挺感动我就接了。
电视指南:那你就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出于本心的。
孙淳:我从做戏到现在一直就是这样,所有的剧本就是要感动我。《幸福来敲门》,严歌苓笔下,人物都是有爱的故事,《说好不分手》的编剧是以语言见长,她的着笔点都是和现实生活和现实状况联系的,人物幽默风趣。
电视指南:连续出演关于平凡人的普通感情生活,区分开有难度吗?
孙淳:没有难度。有人说演员的创作是从读剧本那一刻开始的,我同意这个说法。我不是把所有角色都拉到自己身上那种人,在戏剧学院时,戏剧学院的老师跟我说:不要在意自己,要在意心中的每一个角色。
电视指南:林易南为了逗妻子开心显得有点话唠,你个人似乎不太爱说话,你怎样理解他这种话唠?
孙淳:我分人,总体来讲比较寡言,比如过去我们说两人要相辅相成,现在的关系是相反相成,一个人在对方身上能够强烈地看到自己的存在,当时在调整李易南和冷云关系时就要这样的反差。
电视指南:在你看来,现在这个阶段是你最好的时候吗?
孙淳:一般不是自我感觉特别好的人,我还知道我姓什么,不会浅薄到一两部戏火了就飘飘然。我经历过寂寞。电视指南:这里的寂寞你怎样理解?孙淳: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演员一开始选择将表演作为一种职业的时候,作为一生的道路,你就注定了其中有鲜花和掌声,也许就是一瞬间,但聚集了多少寂寞。有的人刚刚触摸这个屏幕的时候就火了,有的人很多年努力都没有达到顶点,那么没有达到顶点的演员就是坏演员吗?只有演员才能真正体会到。演员开始被人接受只是刚开始,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是个很大的课题,有的人没有红但是他的路走得很长,每个人的艺术道路不同。
电视指南:很多90后的观众很喜欢这个剧,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孙淳:作者写的东西体现的是80年代前后的价值观。有句老话是“一代人办一代人的事”,这个剧为生活在八九十年代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剧构置的年代的氛围使他们新鲜好奇。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是有梦想的,电视剧是造梦的。
电视指南:有人评价林易南太完美了,有点脱离现实。
孙淳:实际上我们想一想,《幸福》和《说》两部作品背后闪烁的光辉十八世纪就有了,有多少历尽沧桑的美好的品德。我们不是发明者,而是发现者,重拾这些美好的东西再放到现在的年景中来,你觉得新鲜吗?即便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塑造一个理想化的人出来,生活会更加美好。
电视指南:接着要播出的是《孔子春秋》,能介绍下里面的角色吗?对自己的古装扮相还自信吗?
孙淳:我演的是孔子的老师,戏份主要集中在前十集,这是是一个高位的公子却作为隐士的形象出现,是有情怀的角色,也是我出演的理由。
家庭剧终于不折腾了
编剧陈彤用“温开水”来形容这部家庭剧。通常情况下家庭情感剧,都不会温开水式地讲故事,尤其中年家庭,故事中必有婚姻危机或者第三者插足、婆媳矛盾等洒狗血必备“三板斧”,好像非得闹得惊天动地才有看头。《说好不分手》没有吵不完的架,没有离婚、分手,更多的是付出和牺牲。一个你我他身边的现代家庭故事,涵盖了医生与患者、爱情和婚姻、生命和死亡等多层主题。主人公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小夫妻,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为幸福的生活而打拼,没有时间休假,不敢过早要孩子,透支健康,终于买车买房想要个孩子安定了,却因意外面对考验。剧中用最生活的方式和淡淡的温情讲述了主人公对幸福的理解。“这是一部不折腾的戏,我想老百姓已经被折腾够了,应该看一部踏踏实实的关于幸福的戏了。”陈彤说。其实从陈彤写的《马文的战争》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中年人的婚姻在不吵不闹下的悲欢离合,这是另一种真实的中国婚姻。
“清纯”熟爱
清纯和熟爱这两种矛盾的状态如何能放在一起呢?《说好不分手》中恰恰就是这样使之合情合理了。相比之前大热的《幸福来敲门》,同是家庭情感剧的《说好不分手》则生活基础更为扎实,展现了年龄跨越三代人的爱情生活观。从严谨宽厚的60后,到理想务实的70后,再到浪漫彷徨的80后,构成了一台“爱情样板戏”。剧中尽管感情线多,人物关系复杂,但每一段感情都是美好而纯粹的爱情。于是更有网友提出要学习剧中男女主人公,号召大家“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不过剧中的完美爱情是否太过“清纯”而脱离了现实,林易南因为遗嘱的事甘愿为妻子自愿入狱的极端剧情,引起不少热议,不过对此陈彤反驳说:“或许不是真爱太少,而是我们麻木太多。”“长江的水啊,清幽幽:你我的爱情,才开头。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这是剧中主人公林易南常和冷云说的湖北民谣,当有人笑称这样完美的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犹如绝种的恐龙时,顾晶坦言:“人都需要一个梦,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起做梦。”
从《幸福来敲门》到《说好不分手》,孙淳分别和蒋雯丽、陈小艺出演了两个人到中年的丈夫形象。很有层次的表演,加上剧中人物特征即使缺点也完全符合了当下人的审美标准,因此被老中青观众喜爱,也突然间,孙淳被很多年轻的观众称为“最帅蜀黍”。对这个热闹的场面,孙淳并不觉得自己有何变化,那么多年演下来那么多个角色,杜淳一直认为作为演员,精神家园不能荒芜,他爱好阅读,满足于家庭的和美,最近在他手边的书是《马龙·白兰度传》。他老说,我对自己要求有点高,但是……没有什么欲望。转而他问我:想演几部好戏算是欲望吗?电视指南:你平时会看电视剧吗?孙淳:我不大看电视剧,除非是这一段某部非常好的作品,我会找制片人要碟来看,比如《潜伏》。家庭题材的剧不太看。但是我太太她有军人情结,家里是军人,军旅题材剧她全都看过。
电视指南:可是你接连演了几部家庭情感剧。
孙淳:演员很被动,比如说等米下锅。去年很巧,就是有两部这样的戏来找我,而且剧本还不错,这个不错的前提和根源在于你看完这些剧本,能感动你。尽管有大戏有大角色,但是剧本做得不行不能感动你,作为演员,你只好放弃。这两部戏都是因为挺感动我就接了。
电视指南:那你就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出于本心的。
孙淳:我从做戏到现在一直就是这样,所有的剧本就是要感动我。《幸福来敲门》,严歌苓笔下,人物都是有爱的故事,《说好不分手》的编剧是以语言见长,她的着笔点都是和现实生活和现实状况联系的,人物幽默风趣。
电视指南:连续出演关于平凡人的普通感情生活,区分开有难度吗?
孙淳:没有难度。有人说演员的创作是从读剧本那一刻开始的,我同意这个说法。我不是把所有角色都拉到自己身上那种人,在戏剧学院时,戏剧学院的老师跟我说:不要在意自己,要在意心中的每一个角色。
电视指南:林易南为了逗妻子开心显得有点话唠,你个人似乎不太爱说话,你怎样理解他这种话唠?
孙淳:我分人,总体来讲比较寡言,比如过去我们说两人要相辅相成,现在的关系是相反相成,一个人在对方身上能够强烈地看到自己的存在,当时在调整李易南和冷云关系时就要这样的反差。
电视指南:在你看来,现在这个阶段是你最好的时候吗?
孙淳:一般不是自我感觉特别好的人,我还知道我姓什么,不会浅薄到一两部戏火了就飘飘然。我经历过寂寞。电视指南:这里的寂寞你怎样理解?孙淳: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演员一开始选择将表演作为一种职业的时候,作为一生的道路,你就注定了其中有鲜花和掌声,也许就是一瞬间,但聚集了多少寂寞。有的人刚刚触摸这个屏幕的时候就火了,有的人很多年努力都没有达到顶点,那么没有达到顶点的演员就是坏演员吗?只有演员才能真正体会到。演员开始被人接受只是刚开始,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是个很大的课题,有的人没有红但是他的路走得很长,每个人的艺术道路不同。
电视指南:很多90后的观众很喜欢这个剧,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孙淳:作者写的东西体现的是80年代前后的价值观。有句老话是“一代人办一代人的事”,这个剧为生活在八九十年代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剧构置的年代的氛围使他们新鲜好奇。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是有梦想的,电视剧是造梦的。
电视指南:有人评价林易南太完美了,有点脱离现实。
孙淳:实际上我们想一想,《幸福》和《说》两部作品背后闪烁的光辉十八世纪就有了,有多少历尽沧桑的美好的品德。我们不是发明者,而是发现者,重拾这些美好的东西再放到现在的年景中来,你觉得新鲜吗?即便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塑造一个理想化的人出来,生活会更加美好。
电视指南:接着要播出的是《孔子春秋》,能介绍下里面的角色吗?对自己的古装扮相还自信吗?
孙淳:我演的是孔子的老师,戏份主要集中在前十集,这是是一个高位的公子却作为隐士的形象出现,是有情怀的角色,也是我出演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