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白领的K歌社交令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事聚会、领导请吃饭、陪客户应酬……酒足饱饭后挑个包厢K歌可算是全民爱好啦!而且,据说人在唱歌时,大脑会释放出促进相互感情的荷尔蒙,连平日严肃的上司也多了几分可爱。
  但是在KTV里除了动听的歌声,你的礼仪和言行更能彰显自己的修养与风采,靠它们来成功外交或许会有升职潜能哦。现在就给你传授唱K社交的技术。
  
  KTV“角落王”心声
  光喝酒不唱K是社交瓶颈
  以前和同学出去唱歌,Jim总是坐在角落里喝啤酒。在学校的时候并没觉得有问题,可上了班以后,才发现这种作壁上观的状态,使自己无形中成了“圈外人”。
  他的同事经常去唱歌,一开始还叫Jim一起去,后来发现,每次Jim都是坐在一边喝啤酒,吃爆米花,有一次居然在角落的沙发上睡着了。从那以后,大家就很少叫他一起去唱歌。无形中,Jim在职场也被孤立。
  其实,现在大家去K歌,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唱歌,更多的是唱给别人看,在KTV里展示自己,联络感情。就因为Jim自己唱歌方面的“缺陷”,使他的“职场社交”受到影响,少了很多和同事沟通的机会。
  可以走音但要有参与的心
  Sasa在一家公司做营销工作,唱歌走音也成了她工作的一大“障碍”。有的时候招待客户,接待考察什么的,少不了去KTV唱唱歌、喝喝酒,可每次一进KTV,她雷倒众生的唱腔就把客户吓到呆,感觉特别没面子。
  最要命的是,这种状态也很影响自己的工作“加分”。像那些唱歌好听的女同事每次都能跟客户打得火热,并借助K歌的“软实力”,一下子就能给自己的职场发展拓宽通道。
  最近Sasa在一些网站发现有K歌培训班,她想不如一掷千金去学习发声技巧,给自己增强自信,想唱就唱,省得开口就跑调,反正技多不压身。
  K歌社交的葵花宝典
  点一首口水歌暖场
  K歌前需要选家口碑好、音响佳的KTV,作为业余级非资深唱歌人士,硬件设施的好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参与者的热情投入程度以及聚会的质量。
  到KTV,记得微笑着和现场每个人打声招呼哦,亲切的第一印象,不仅为你加分,而且让人产生亲近你、与你攀谈的愿望。
  你可以先点一首耳熟能详、流传正广的口水歌暖场,带动现场气氛,不要嫌口水歌俗,重要的在于每个人都能唱会哼,把麦克风传给身边人,让大家都参与进来——熟悉的歌声里,彼此距离马上拉近!
  像挑角色一样选座位
  包房虽小,但也有着“王座”和“马桶座”之分。靠近点歌台的位置即为王座,此座的优势就在于点歌方便,歌喉不佳的人一定要尽力抢到此座,当别人在唱歌时,你不至于待一边“乘凉”,可发挥积极作用,为大家做点歌服务生的同时,也可为自己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交流机会——如此具有奉献精神,好印象便会加分。
  座位在拐角的位置是左右逢源的好地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周围人的谈话。最中间的位置即是“马桶座”,位置与普通座大致差不多,但有一个弊端,出入不方便。
  音量切忌过度高分贝
  在这个封闭的KTV包厢内,当你拿起麦克风的那一刻,你就是这里的主角。而你首先应注意的就是音量。
  话筒与嘴巴应保持10~15cm的距离,掌握歌曲的律动与氛围的营造,切忌为了情感的抒发而过度提高你的分贝。可能沉醉其中的你难以察觉,但听众也许早已忍受不住了。
  释放你最真实的一面
  唱歌可能并非你的强项,可既来之则安之,别傻坐着让大家误以为你摆谱,五音不全也唱首歌助助兴吧——亮出自己的不完美,反而让他人感觉到你的真实。
  如果你是个常K歌的潮人,也应注意不要全点新歌,除非在场的与你一样皆是歌唱潮人。如果在座的各类朋友都有,你不妨点些老歌,更可唤起大家的亲切感,那些歌曲承载了一段光阴记忆。当然,如果你只倾心老歌,也不妨唱几首时下流行的新曲,展示一下与时俱进的情怀。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点歌送给在座的某某某,对方会备受感动。
  八卦话题为气氛升温
  如果在座的有性情内向、不善言辞的同事朋友,注意不要只顾自己K歌而冷落他们。你可以主动为其点几首大众熟悉的歌,或有意识地与其聊天,如果一下找不到好的聊天话题,可以八卦一下来活跃气氛。
  从人气博客到游玩路线,从东半球“八点档”到西半球,从次贷危机到商场折扣……K歌也能成为大伙儿交换新资讯与观点的好机会。话题的选择不要太偏门,要兼顾大家的参与性,聊天时机与声调要恰当,尤其不要影响正唱歌的人的兴致。
  收敛一点麦霸的脾性
  K歌现场最怕的就是遇见“麦霸”,如果是音色优美的麦霸,也算耳朵有福。万一碰上每首歌都“我会!我会!”且走调千里的霸主,包间里的人就只有暗自叫苦的份了。
  切记不要抢唱他人歌曲,即便你唱得比对方拿手——对多数人而言,除非是对歌曲完全不熟,不然不会希望自个儿的独唱变成小合唱。
  做“K歌之王”的细节禁忌
  把握好K歌时间。为了不使嗓子疲劳嘶哑,一次欢唱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
  因KTV包厢地方狭小,聚会时最好使用味道清淡的香水,注意体味与口气等细节。
  小型聚会胜在交流的质量,而非人物的数量,邀请人数不宜过多,最好不超过8人,双数为佳。
  切歌是我们在KTV里习惯性的一个动作,但每次切歌前,你必须先征得演唱者的同意,不管对方的演唱水平如何,也不管这首歌动听与否,切勿擅自主张,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其他文献
【关键词】多义性古文,命题视角,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1-0047-03  《历史教学》2011年第1 2期发表笔者文章“一道选择题的一波三折”后,引发一些同行的兴趣和讨论。他们认为“惟适之安”题修改过程的诸多考量很有启发意义,也指出本题在使用多义性材料方面存在科学性和严谨性的问题。  “惟适之安”题是这样的:  下图为某名人陵
不做宠坏男人的“好”女人  榜样一:奥巴马的太太  米歇尔每天晚上9点半上床睡觉,第二天4点半起床健身,随后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在奥巴马参选总统前,她始终要求他周一至周五每天按时回家吃晚餐。她是个强悍、有条理且效率极高的主妇,奥巴马称她是家里的主心骨与稳定器。一次,奥巴马在国会的提案获胜,兴奋地打电话告诉米歇尔,米歇尔听完后,冷静地说:“家里有老鼠,你下班时顺路买一只灭鼠夹。”  奥巴马参选后,很多
关键词 崇文抑武,宋代政治文化,史料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18-06   “崇文抑武”是宋代政治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它体现在宋代诸多方面的制度设计之中,不仅重塑了朝堂的社会风气,而且影响宋代军事、思想、社会等方方面面,是理解宋朝时代特征的一把钥匙。   在高一年级《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就课前的知识储备来
谭嗣同虽非康有为的入室弟子,但卻私淑于康有为。戊戌时期,谭嗣同与康门、“康学”的关系密切不只是康、梁的事后回忆,也是谭嗣同的身前自白。甲午战后,谭嗣同的学术转向是在“康学”的影响下实现的,他随后完成的《仁学》正显示了其学术思想与“康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随着康门弟子入湘执教时务学堂,谭嗣同不避嫌疑,不仅与康门弟子相从甚密,对康有为褒扬有加,而且在《湘报》大力宣传“康学”,甚至为维护康门弟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什么可抱怨的。  ——白岩松  一位炼工告诉我,铸钢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淬火,把滚烫的钢锭放到冷水里急骤降温。人生的许多辉煌不在于狂热地宣泄,而在于冷静地凝结。  一位厨师告诉我,鲜活的鱼没有挂糊油炸的,真正的好汤从不添加味精,而是慢慢熬成的原汁。人生的许多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  一位渔民告诉我,因触礁倾覆的船
[关键词]历史学,教学,学科特征,“大危机”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68—03  新课改已进行了10年,对历史学科特征的强调和回归已经越来越为教学和高考所重视,比如应用史料构建新情境来培养和考查学生史学能力的教学案例已不新鲜。同时,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遇到若干理论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时,教学中依然充斥着空泛的、教条的结论或概念。这
一个男人,如果文人气特别重,便难免“女里女气”,甚至翘起“兰花指”,拿起“娘娘腔”。这里也没有“性别歧视”,女人不比男人差,阴柔之美也是美。问题是,我们非常喜欢“女人味”,却完全无法接受“娘娘腔”,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弄清什么是“娘娘腔”。表面上看,娘娘腔,就是男人说话像女人。女人说话像女人,是“女人味”;男人说话像男人,是“男人味”。不男不女,当然“不是味”。  问题是,女人说话像男人,叫
高考以学术成果入题,近年来已非常成熟。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一是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占有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历史;二是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学术界有重大争议的问题大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材料没有变化,但时代不同了,认知出现变化;一种是发现了新的材料,颠覆了原来的结论;再有就是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史学观念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大相径庭。具体到某个历史事件,这三种情况可能会交叉出现。历史学
关键词 美国史,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65-06  美国有着重视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传统,并有组织专家学者与中小学历史教师合作的丰富经验,早在19世纪后期美国的一些史学工作者就给予中小学历史教育极大的关注。①全美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简称AHA)组织成立的“七人委员会”在
关键词 材料解析题,历史核心素养,茶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58-06   试题是影响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命题是高中历史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然而,高中历史日常教学和考试中所使用的试题水准常常参差不齐,内容重复率高。依靠大量低水平命题逼迫学生机械化练习,大搞题海战术,有悖历史教育的初衷。当前,素养教育正在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