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适合中国的核电标准体系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统一个性和共性、权威性和自主化的需求,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核电标准体系建设道路。
  首先,利益诉求冲突解决的关键是如何固化共性需求、疏导个性需求。把核电标准体系按纵向三层结构布局,自上而下第一层为总体性和基础性标准,是核电建设营运的顶层要求和通用基础性标准,其与法律条例、部委规章的联系和接口形式关系到核电相关顶层要求在标准体系中的落实。第二层是核电设计、制造、建造、运行、退役等各阶段活动的技术标准(包括相关工业标准),其秉承第一层总体和基础要求,指导核电建设营运具体活动开展。第三层是明确第二层标准所涉技术关键或难点的实施方法、程序和指标规定等要求,而形成的指导技术操作细节的技术规范、技术条件或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如此,前两层标准为跨堆型技术的普适性标准,可由全行业共同维护。第三层一般具有堆型针对性,因此体系在结构第三层为各堆型留有对应的标准空间,由特定堆型技术的用户单位共同维护。
  其次,标准体系的权威性有赖于其成熟性和被采用的广泛性。多年来,我国广泛采用国外的成熟标准作为行业标准,忽略了标准与产业环境的相容性和标准维护的自主化。核电标准是从业人员对核电建设活动的认识,来源于相关实践的总结。当这种认识以标准的形式指导相关活动时,就会受到检验并得到反馈完善。标准体系应用越多越广泛就越成熟,成熟的体系反过来又越容易被广泛采用,标准体系成熟性提升的过程本身就是权威性建立的过程。而体系的权威性和成熟性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则取决于体系的自主化水平。体系的成熟性可通过参考成熟体系或采用成熟的素材进行体系建设来实现,当这些成熟的基础来源于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那么成熟体系本身实现了自主化,可持续性自然会实现。
其他文献
云计算于2006年问世以来,被描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云计算的研究也因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如今,云计算已经处于成熟的阶段,云计算被运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云计算
随着空间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空间目标的监测与识别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小波功率谱估计的实现方法,并利用窄带雷达测量获得的空间目标RCS数据,利用
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应用于RCS测量系统设计,提出了"多体制、多频段、多测量模式、多处理方式、多通信方式的全相干全极化全数字的综合RCS测量平台",指出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和难
运用问卷调查、案例比较等方法对当前化工厂景观进行了分析。发现化工厂景观数量少、艺术性差、形式单一等设计误区。化工厂景观设计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遵循相关规
目前解决合成孔径雷达盲区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可变脉冲重复频率来实现,然而其变化的PRF会导致非均匀采样,增大了后续成像处理的运算复杂度.文中从脉冲波形的角度提出一种解
该文通过对SDN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明确社会使用的需求,进而提出构建SDN的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技术网络架构和模型的方法,对SDN的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