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l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感召力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精选阅读材料等策略来引导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阅读习惯;阅读材料
  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外阅读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课外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以提高高考成绩为目的的阅读训练, 而不是以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为出发点,也不注重培养高中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阅读中。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外语需要通过足够的阅读体验才会获得对外语的感性认识,了解外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培养运用外语的能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以上任务和目标的实现之关键,在于广泛的英语文章的阅读。鉴于此,强化对学生英语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等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教师应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引导学生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对话,初步构建好词好句积累、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一体的语言发展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一、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教师感召力的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一般都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所以,教师本身的行为可以影响班级里很多的学生。教师在平时应大力宣传阅读的好处和重要性,业余时间博览群书,整理好词好句,以便在课堂上能将各类好句随口道来。这样学生就会因教师的博学而仰慕老师、效仿老师。
  二、注重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需要教师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 通过长期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其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使他们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到更多的语言信息,从而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提高英语素养和综合素养,丰厚语言积累,促进智力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精挑细选,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好学生挑选书籍的参谋。 选择有趣味性、可读性和真实性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阅读《英语世界》《英语沙龙》《疯狂英语》《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等报刊。这类课外读物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内容新颖,语言丰富、地道,学生阅读后,不仅可以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动态,而且还可以体验语言变化的日新月异。
  此外,教师应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灌输课外阅读兴趣的指导策略,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之外获得更大的语言输入量,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指导学生英语自主课外阅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新课程改革既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又给老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为其指导学生英语自主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们要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指导高中学生英语自主课外阅读时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使他们能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徜徉书海,自主领会文化的差异,体会阅读的情趣,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的激情,感受课外阅读带来的幸福感,最终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分析了我国铁路空调客车空气过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研制新型空气过滤器来解决空气过滤问题的措施.
列车优化操纵是列车节能控制的关键问题,以列车运行动力学方程和牵引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要求,构建以能耗、时分误差、限速等为目标的列车节能控制模型,采用
本学期学校语文组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其中有一位老师讲解的课文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在讲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时,解释到黄花就是菊花,在这里作者借它传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