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线教育从各个方面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技术史上的变革。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和别的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对象为外国学生。在对外国学生的在线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和授课方式等的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简要探讨在线教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机遇与挑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线教育从各个方面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技术史上的变革。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和别的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对象为外国学生。在对外国学生的在线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和授课方式等的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简要探讨在线教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机遇与挑战。
其他文献
作为连接分子和宏观材料的桥梁,纳米团簇(nanoclusters,NCs)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团簇的典型代表,近二十年来,配体保护的金团簇在纳米科学领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中,由于硫醇配体保护金团簇(RS-AuNCs)的高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其结构和性质的探索是当下团簇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性质取决于结构,因此大量的
在城市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城市交通资源愈发紧张的背景之下,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使用成为已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更快实现城市公交电动化,国家出台了多项补贴政策以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使用纯电动公交车替代传统燃油公交。然而,由于电池储电容量存在着上限,电池技术不够成熟足以覆盖行程、导致电动公交车辆的行驶里程较短,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充电
为探索小麦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防控技术模式,提高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按照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安排,2020年10月—2021年6月在陕西省岐山县故郡镇杜家村设置小麦全生育期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药剂试验示范。试验共设6个处理,包括5个药剂处理区和1个清水对照区。通过对比不同防控技术模式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探索小麦全生育期最佳病虫害防控技术模式。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小麦全程病虫
缅甸是我国的重要邻邦,缅甸华文教育隶属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一部分,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文教育发展具有普遍的共性及相似的发展历程,但同时又具有深刻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当前缅甸华文教育呈现出"二语教学模式""母语教学模式"及"二语与母语教学混合模式"三种状态,母语教学是主流,但未来发展趋势是二语教学。缅甸国家政策对华文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目的分析河北省椎管内镇痛分娩使用情况及椎管内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危重孕产妇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22个监测医院,共289895人。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排除病例165219例,剩余124676例,根据是否使用椎管内镇痛分为椎管内镇痛分娩(neuraxial analgesia delivery,NAD)组及阴道自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例3,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拼长方形的操作,结合整数乘、除法算式,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
数学教学要引领学生认识数学的内涵,把握学科的本质。以"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为例,学生易混淆,搞不清"因数"与"倍数"的本质,从而影响解题和后续学习。笔者改变教法,先从"自然数和整数"的学习中,安排学生认识"数的整除",了解"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将其作为学习"因数和倍数"的基础,再循着数学知识点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关系开展对"因数和倍数"的深入探究,让学生易于接受。
分析了2.4米跨声速风洞运行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讨论了风洞运行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在风洞运行管理中不断深入进行信息化研究、提高信息化水平是保证和提高风洞试验质量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熊果酸、齐墩果酸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熊果酸、齐墩果酸作用结肠癌(HCT-8)细胞24、48、72 h后,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CT-8细胞的存活情况。筛选最佳实验条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细胞做成细胞爬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YAP1蛋白水平。各组细胞消化离心做成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YES相关蛋白(YAP1)、
作者作为北语培养的一名对外汉语教师,1961年入行,1964年正式走上对外汉语教学讲台,成为以吕必松为代表的第二代对外汉语教师中的一员,迄今已有60年。从刚开始的对这一事业毫无了解,"服从组织分配"走上工作岗位,到今天对这一事业和学科满怀热爱之情,以致年逾八秩仍觉得与之难离难弃。本文正是作者从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的视角,结合自己几十年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来讲述70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的故事。挂一漏万,重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