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我是怎么从牙医成为作家的?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年多前,我是一名牙科医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手握钢钳,每天拔牙长达8个小时。
  在我们中国的过去,牙医是属于跑江湖一类,通常和理发的或者修鞋的为伍。在繁华的街区撑开一把油布雨伞,将钳子、锤子等器械在桌上一字排开,同时也将以往拔下的牙齿一字排开,以此招徕顾客。这样的牙医都是独自一人,不需要助手,和修鞋匠一样挑着担子游走四方。
  我是他们的继承者。虽然我在属于国家的医院里工作,但是我的前辈们都是从油布雨伞下走进医院的楼房,没有一个来自医学院。
  我所在的医院以拔牙为主,只有二十来人,因牙疼难忍前来治病的人都把我们的医院叫成“牙齿店”,很少有人认为我们是一家医院。与牙科医生这个现在已经知识分子化的职业相比,我觉得自己其实是一名店员。
  我就是那时候开始写作的。
  我在“牙齿店”干了5年,观看了数以万计的张开的嘴巴,我感到无聊至极,我倒是知道了世界上什么地方最没有风景,就是在嘴巴里。当时,我经常站在临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闲地走来走去,心里十分羡慕。有一次我问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人,问他为什么经常在大街上游玩?他告诉我:这就是他的工作。我心想这样的工作我也喜欢。于是我决定写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文化馆。
  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学会作曲;二是学会绘画;三就是写作。对我来说,作曲和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我只能写作了。
  在1983年11月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长途电话,一家文学杂志让我去北京修改我的小说。当我从北京改完小说回家时,我才知道我们小小的县城轰动了,我是我们县里历史上第一个去北京改稿的人。我们县里的官员认为我是一个人才,他们说不能再让我拔牙了,应该让我去文化馆工作,就这样我进了文化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工作都是国家分配的。我从医院到文化馆工作时,我的调动文件上盖了十多个大红印章。
  我第一天到文化馆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来上班的,我心想这地方来对了。
  這几年很多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放弃富有的牙医工作去从事贫穷的写作?他们不知道在当时的中国,做一名医生不会比一名工人富有,那时候的医生都是穷光蛋,拿着国家规定的薪水。所以我放弃牙医工作去文化馆上班,没有任何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恰恰相反,我幸福得差不多要从睡梦里笑醒。
  因为我从一个每天都要勤奋工作的穷光蛋变成了一个每天都在游玩的穷光蛋,虽然都是穷光蛋,可是在文化馆里我是个自由自在和幸福的穷光蛋。我几乎每天都要睡到中午,然后在街上到处游荡,实在找不到什么人陪我玩了,就回家开始写作。
  到了1993年,我觉得能够用写作养活自己时,我就辞去了这份世界上最自由的工作,定居北京开始更自由的生活。
  现在,我已经有20年的写作历史了。20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写作。
  写作唤醒了我生活中无数的欲望,这样的欲望在我过去生活里曾经有过或者根本没有,曾经实现过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20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样的话——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当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望,在虚构生活里纷纷得到实现时,我就会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
  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生越来越贫乏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我知道阅读别人的作品会影响自己,后来发现自己写下的人物也会影响我的人生态度。
  写作确实会改变一个人,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眼泪汪汪;会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会将一个勇敢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最后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贬低写作,恰恰是为了要说明文学或者说是写作对于一个人的重要。
  当作家变得越来越警觉的同时,他的心灵也会经常地感到柔弱无援。他会发现自己深陷其中的世界与四周的现实若即若离,而且还会格格不入。
  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已经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准则,或者说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具有了无孔不入的本领,他的内心已经变得异常的丰富。
  这样的丰富就是来自于长时间的写作,来自于身体肌肉衰退后警觉和智慧的茁壮成长,而且这丰富总是容易受到伤害。
  20年来我一直生活在文学里,生活在那些转瞬即逝的意象和活生生的对白里,生活在那些妙不可言同时又真实可信的描写里,生活在很多伟大作家的叙述里,也生活在自己的叙述里。
  我相信文学是由那些柔弱同时又是无比丰富和敏感的心灵创造的。
  让我们心领神会和激动失眠,让我们远隔千里仍然互相热爱,让我们生离死别后还是互相热爱。
  摘自《读者》
其他文献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3月7日,临汾市福彩中心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尧都区夕阳红公寓开展“情暖三月”社区志愿者服務活动。  上午10时,临汾福彩中心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一行人来到夕阳红公寓,为住在这里的80多位老人带去了慰问品,并一一送到老人们手中。活动中,志愿者服务队员们推着坐轮椅的老人散步、谈心,老人们慈祥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使队员们倍感欣慰,志愿者们也衷心祝福老人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晚年。  雷锋精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人英语自考专业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但在成年人学习英语当中,很多人由于丧失学习自
经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批准,尧都区民政局同临汾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于2018年2月17日至28日(尧庙正月庙会期间)在临汾市尧庙广场举办即开型福利彩票刮刮乐销售活动,活动共销售了福利彩票“刮刮乐”430万张,总金额2150万元。临汾市彩民共中得:一等奖30万元10个;二等奖3万元43个;三等奖5000万元208个;其他奖项若干,返奖率高达65%,筹集公益金430万元,销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
期刊
上小学时,我并不显眼,个子不高,身体瘦弱,性格内向,从来没引起过老师们的注意,也不记得课下与老师单独见过面。我们那地方穷,一個班有80多人,老师不可能一一给予特别的关注。  每到学期末或者学年末,老师就会发放成绩单,一直到五年级。老师用“秀、优、美、良、可”来打分,我的成绩单上“秀”很少,大部分是“优”或“美”,有时候还有“良”。用“甲、乙、丙”标注的行为发展能力测评也大抵如此。我对成绩不怎么上心
期刊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杨元宁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外孙女,她的母亲是王家长女、台塑集团副总裁王瑞华,父亲是长庚生技董事长杨定一,家世显赫且坐拥百亿身家,她却从不提及,没一丝富家千金的娇气。  她在16岁就出版了7本书,获得过全球生命文学创作奖、17岁成为“纽约时尚周”走秀的模特、18岁进入哈佛大学,修习生物学与东方哲学双学位,并在大学二年级修完哲学系的应修学分,当时还被《华人之光》栏目特别报道。  杨元宁不但读书成
期刊
本文论述了未富先老所带来的焦虑,阐述了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致.只要我们的政府及社会,还有各单位部门的养老管理机构,齐抓共管,养老障碍会彻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