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首先必须把握诗人的情感。因为只有鉴赏者在情感上和诗人、文本进行交流形成共鸣时,鉴赏的目的才可能真正达到,文本的价值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诗词教学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
  
  一、分清题材类别,把握情感方向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贊叹不已。但就其题材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等类别,而且每一类题材所抒发的情感也大同小异。各类题材诗的情感方向大致如下。
  咏史怀古诗——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如,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
  羁旅行役诗——主要是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所作。他们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
  山水田园诗——往往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托物言志诗——往往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如,明朝于谦的《石灰吟》。
  即事抒怀诗——往往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边塞征战诗——往往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如,王昌龄的《出塞》。
  谈禅说理诗——常常把诗人词人类似禅宗的顿悟或对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闲适隐逸诗——主要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悼亡游仙诗——诗人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赠友送别诗——通常体现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如,高适的《别董大》。
  在鉴赏诗词的时候,只要能够初步确定它的题材,情感的方向也就大致可以确定了。
  
  二、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干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总是不知疲倦,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通过文字来描述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意境之中,让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例如,在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时,应由教师再现诗句的意境的:塞外寒风卷地而来,枯草纷纷被折断,塞北一带天气苦寒,八月就已经雪花纷飞。风卷雪花,漫天飞舞,一夜之间,大地、山川被白雪覆盖。一团团雪花挂满树枝,花团锦簇,压枝欲折,就像突如其来的一夜春风,吹得漫山遍野的梨花竞相绽放。这样的描述能将学生带入意境,让他们感知塞北的苦寒和雪景的美丽壮观,联想到春天梨花绽开的情景,忘记寒冷而感到温暖。这样,一种喜悦、向往之情油然而生,激起他们的审美情趣,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或影视再现作品中的美育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赏心悦目的美感,从而激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利用多媒体展现诗词的情感美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诗言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感作为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刺激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催生了文学作品。所以说,诗歌作品的第一要义应当是它的情感性。而多媒体能能让诗歌的情感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情感是诗的生命。有的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但感情的表达总是淋漓尽致的,或爱,或恨,或喜,或忧。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多媒体让学生析文入情,并通过审美体验,陶冶其心灵。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弄懂古诗词的字面含义,这是古诗词赏评必须突破的第一道难关。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从原来的单选题的形式变成二百字的评价,多年来,考察对诗句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与表述能力,一直是出题的明确指向。  尽管《考试说明》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初步鉴赏和评价”,高考选考的篇目字面亦较浅易,但由于古汉语的语言、句法与现代汉语有别,诗词本身又具有语言凝练的特点,有时为适应平仄、韵律及篇幅要求,在遣词造
8:00~11:00  早上我去上课,老师问我们怎样才容易听懂。我大喊一声:“放P——”余音未落,全班陷入了沉默。在老师的怒目中,我颤抖地接话:“P——PPT!”  11:00~12:00  上完課后,我去了一趟洗手间。洗手间的水龙头旁贴了一张纸,上面有几个字——不要用坏了!我自认为很爱护公共设施,轻轻打开水龙头,瞬间水花四溅,我全身都被打湿了。  12:00~14:00  我回家换了一身衣服,想
为了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体验被肯定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教师不要吝啬我们嘴中赞美的语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当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当中,他就学会了感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挖苦。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感
博物馆里一片混乱!警卫鲍里斯打了几分钟的瞌睡,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就被窃贼偷走了!嫌疑犯一共有九个,但是无法确定画是谁偷的。现在,贝卡负责调查这件案子,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及游客仔细谈谈,并破解谜题。这些谜题一旦解开,案情就会水落石出。  博物馆馆长:  时间紧迫,请贝卡立刻前往博物馆馆长室。馆长克劳迪娅心里又慌又乱,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请贝卡尽快破案,把《蒙娜丽莎》找回来。她告诉贝卡,案发时
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现今的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教文言文通常是重讲解轻朗读,用逐句翻译的方法来教授文言文。结果导致学生对字、词、句的考据多,表面上看,学生像完全懂了,但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一种不动脑筋的获得,学生缺乏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了。学生自己的领悟少了,忽视了对那些千古流传的美文的在情感上的感悟。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也就产生了厌倦情绪。  诚然,对初中学生来说,刚接触古文,
情景话题    一、根据对话内容,从方框内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其标号写在相应序号后的横线上。(2006年南通卷)  A:Hello!  B:Hello! 1_________Who’s that?  A:Good afternoon,Mrs Green.This is Tom here.2___________  B:Hold on,please.Let me see if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研究证据,提倡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注重知识获取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教学的实验过程    一直以来,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不可动摇,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近年来,各界对鲁迅先生也有一些不同的议论,不少知
新的空间站里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分内的工作。事实上,有一个宇航员美美地睡着了。  右侧的方框中展示了8个人的眼睛所看到的景象。现在你需要把景象(A~H)与看到该景象的宇航员相匹配。而剩下的那个人就是偷懒睡着了的宇航员,快把他找出来吧!  1号宇航员:__________   2号宇航员:__________   3号宇航员:__________   4号宇航员:______
之前,瑞比总是误会高特伯伯的意思。于是,高特伯伯推荐瑞比到晴雨学校跟比格老师学逻辑。在此期间,瑞比让比格老师也很无奈。  瑞比来到了晴雨学校。在教室里,他和比格老师聊了起来。  比格老师,高特伯伯说我总是误会他的意思,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急,瑞比,我想我有办法帮助你。但是我得知道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  不,比格老師,我们之间没有误会,我们并没有吵架。  瑞比,我想我再重复一下,我是想问,你是怎
噜噜,早上好,叫上神行太保,一起去“吃粉”吧!  好啊!我正好沒吃早饭呢!  我说的“吃粉”可不是你理解的“吃粉”哟!我是邀请你们跟我一起去下“吃粉棋”!  吃粉棋是一种流传于广西部分少数民族间的三人对弈的几何版图形棋类游戏,是世界上所有棋类中少有的三人对弈棋类游戏。吃粉棋按壮语的习惯称呼又可称为“棋吃粉”。至于为何叫吃粉棋已无从考证。  传统的棋类游戏都是两个人玩,吃粉棋则需要三个人玩。吃粉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