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 提高科学课教学效果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小学教材的不断改进和升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越发重视科学学科的建设。课堂提问环节,是促进科学学科学习的有效手段,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设立问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科学,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学会自己找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加探究科学的本领。下面我们就如何在科学课堂上提出问题、促进思维发展展开讨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见的问题种类大致分为:疑问障碍式问题、启发引导式问题、生活情境式问题等。环环相扣,从孕育思维到打开思维再到发展思维,一步步用有效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
  一、设立疑问障碍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
  在举办科学活动时,给学生设立疑问障碍式的问题,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时间,让他们独自思考,独自表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是最主要的。一定要避免急于诱导学生解答,让学生立即给出答案,更不能让学生立即给出科学解释和科学定义。
  教学“空气的性质”这一章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想办法证实瓶子里面的气球可以变大,是因为瓶子里的空气出去了。当然,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可以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找到的办法最多,最新奇。学生通过独自思考,相互交流,共同认证,可以大致得出六种办法:“把瓶子的底部放入水槽内,当吹动气球的时候,伴随着气球体积变大,在瓶子的底部小洞处可以观察到有小气泡不断冒出。”“在瓶子的底部先加入水,在吹气球时,会看到水从瓶子的底部小洞处流出来。”“把瓶子小洞对着头发。”“用塑料袋把瓶子底部密封起来,当吹起气球时,可以发现塑料袋膨胀”等。
  通过这些例子不难发现,老师虽然只给学生短短五分钟的时间,但他们的脑子里会不断涌现各种千奇百怪的思想,去创新,去创造。换句话说,就是这五分钟引导他们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打破传统认知,孕育创新,创造发散思维,强化了学生的独立性和探究意识,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启发引导式问题,打开学生思维
  启发引导式的问题在科学活动中是重中之重。这些问题的设立往往是以小见大,通过单一的事物规律引导出整体的变化过程。它能够启发学生心智,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此类问题像路标一样为学生找到了大致的探究方向。
  例如,在科学探究“风的成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虽然看不到风,却能够感受到风的存在,但是你们知道风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吗?”像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知道风形成的因素后,老师可以慢慢加大问题的难度:“为什么有的风只能吹动头发丝,而有的风可以吹倒房屋、大树?”逐渐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过渡。启发引导式问题给学生明确了思考的方向,也培育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利用生活情境式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科学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科学源于生活,新教材更加侧重于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老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己在科学课所学到的知识,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学习《食物的消化》时,老师可以问:“为什么我们吃完饭会感觉撑得难受?有人甚至会说:‘我快要撑死了,我已经撑得不行了。’等过一两个小时就会发现比之前舒服多了,没有之前那么难受了?”老师这一问题因为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所以每个学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老师最后汇总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回家认真体驗一次这种感觉。
  还有,在学习《奇妙的声音》时,结合实际情况巧妙设计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4)为什么有些声音听起来那么悦耳,而有些声音听起来却是那么难听?(5)为什么有些声音听起来很低沉,有些声音听起来那么尖锐?还可以进一步去提问:“我们该如何避免产生生活中那些我们不想听到的噪声?”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感。
  四、抓住机会提问,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问是老师必须学会的专业技能之一,一个优秀的老师提问的时机和提出的问题可以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要学会利用或者创造一个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日常的科学观察、科学实验活动中,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发现新的教材内容或者继续探究活动时,老师需要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此时就是老师提问的最佳时机。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面前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只有学生拥有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遇见困境时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于生活,可通过科学知识的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来寻找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学科的教学,十分重视用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当然,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的应用,只有实际应用之后,老师才能提出合适恰当的问题,深入地提问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打破学生当前的学习困境,并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日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获得解决问题后精神世界的满足感。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的蒙版擦除动画一般都是在二维空间内通过抠图等技术实现,无法直接移植至三维空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场景中基于模板的个性化蒙版擦除动画实现方法。方法首先将包含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栅格数据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矢量数据,并作为模板存储起来。然后采用三维空间正射投影分层绘制的方法实现三维空间内的个性化蒙版擦除动画效果。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三维场景中用户任意需求形状的自动擦除且具有较高的擦除效率。
信息技术决定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也有赖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这就让以往你教我学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信息技能和价值观培养为主的全新教学
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按照GB 23200.113-2018中QuEChERS前处理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菜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同时测定菜瓜中9种常见农药的残
美术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感受美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尽管老师尽心尽责地教学,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忽略儿童立场有直接关系。文章将从儿童立场出发,务求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学生,通过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整体效果。  一、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在教育改革的春风下,创客教育已经普及全国。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创客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实施创
相关信息表明,目前以县市为单位的教育发展整体已经走过了硬件设施配置基本均衡的阶段,开始向质量均衡这一更高阶段迈进。构建区域合作共同体,是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质量均衡的有效策略之一。区域合作共同体一般以一所城区小学带动2~3所乡镇小学及完小,开展以城区小学为片长学校的区域共同体教育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城乡共建发展新模式。  各区域合作共同体一般是以地区区块划分,便于人员调度
针对商合杭铁路裕溪河特大桥箱桁同步施工中,箱梁、桁梁的变形不协调问题,文章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提出了调整上桁梁安装时间、顺序的施工方案,以减小辅助措施造成的巨
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实施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磨合、改进、探索。本文从数学教学导入、具体知识的形象化、作业情况、家校沟通等方面阐述了一些提高线上教学效率的方法,希望可以为线上教学提供一些经验。  线上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多差异之处。因为师生之间不能面对面沟通交流,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听课状态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做不到及时了解,即使了解,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要把线上教学的内容做
传统决策树在对不平衡数据进行分类时,提高正类的权重和舍弃部分负类的信息,造成负类的预测精度较低。文章引入强化学习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改进决策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