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法对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课程的教学进行新探索,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学习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课程的2016级医学院研究生,涉及多个细分专业,共125位学生,对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研究组的学生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作为对照的其他学生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接受教学法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且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接受度也明显较高,两组对比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课程的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法不仅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成绩,而且学生的接受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对分课堂;考试成绩;接受度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创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方法综合讲授型课堂与研讨型课堂的优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授-吸收-讨论的循环大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是生命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研究生必须要理解和掌握的重要课程,教学难点是内容在理解上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同时新技术不断涌现,需要学生不断查阅新文献进行补充学习。对分课堂教学法能夠改善此种课堂的教学效果,让老师与同学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1]。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参与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课程学习的2016级医学院研究生,涉及多个不同专业,共125位学生,对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63位学生,其中男性学生25位,女性学生38位;对照组62位学生,男性学生24位,女性学生38位,学生的年龄处于22~27岁之间。对两组学生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数据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针对对照组学生,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具体地,在讲授的过程中,会根据知识点进行分解,结合案例讲述关键知识点,课程的时间安排会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确定,但与研究组的学生基本保持相同讲授进度。
  针对研究组学生,我们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按照对分课堂教学的范式进行课程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问题的设计、“亮考帮”体系的建立以及讨论小组的划分。具体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与授课需要,重新制定教学计划,要求教师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特定章节对分计划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课程本身的难点与重点,联系临床实践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设定系列关键问题,突出教学核心,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了完善对分教学法的体系,我们特别注重作业的布置与考评,将作业作为讨论的重要工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益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最重要地,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讨论小组进行了合理划分并相对固定,便于讨论环节的有效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考核,并对成绩进行记录;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接受度进行比较分析。
  1.4 数据处理
  使用在线统计网站提供的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的比较
  表1数据显示,研究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数据的对比显示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接受度的比较
  表2数据显示,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数据的对比显示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课程是医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教学难点所在,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分课堂教学法包括课堂讲授,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三个核心环节,通过将课堂时间平均分配给老师和学生,使得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融为一体。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了隔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亮闪帮”环节充分完成知识内化和知识体系自我构建的过程,实际效果比当堂对分要更好[3-4]。从最终的效果来看,研究组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在对教学方法的接受度上,均要高于对照组,这显示该教学法在受体与细胞功能调控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大帮助。该方法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核心素养,让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上得到贯彻落实。后续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对分课堂教学法,通过凝练重要知识点和疑难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课后自学内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征,刘双,胡志坚,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6(1):154-155.
  [2]杨榆玲,罗兰,龙莉,张延洁,何永蜀,基于对分课堂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2):114-117.
  [3]吴磊,曹志坚,孙守忠,许茂盛,对分课堂在《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51-5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栋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合理的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建设。[1]下文就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相关解决措施做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期刊
摘 要:伴随我国科技发展的迅速,对教育行业提出众多的要求。然而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弊端,无法有效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想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的方式,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思想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沂蒙老区的革命精神更是深入人心。各个时期的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群十分重要的群体,弘扬沂蒙红色精神对自身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具有重大意义。弘扬沂蒙精神,是
期刊
摘 要:线上线下融合的交互教学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双师教学”就是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实地考察、个案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探究“双师教学”的在教育扶贫中的发展现状及改善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双师教学;教育扶贫;教育公平  一、基础教育的“贫”与“平”  在我国,基础教育是以传授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同时,基
期刊
摘 要:本论文以Def Verschueren的适应理论为指导,主要分析日语长句的翻译。气象科技日语中含有大量的长句子,这是翻译的一大难点。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中文的伦理与表达,使译文更加通顺,必须合理调整原文与译文的成分和语序。本论文中,作者将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四个方面来分析长句的翻译。  关键词:顺应理论;气象科技文本;长句翻译  1.引言  
期刊
摘要:安徽池州作为“傩戏之乡”,自古就有“有傩必有村,无傩不成村”的说法。但池州傩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受界和自身发展机制、产业、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传承发展从不同程度上都遭到破坏。本文主要从池州傩戏的历史、民俗文化内涵、视觉形象等角度分析归纳池州傩面具的艺术价值;分析总结池州傩戏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从现代审美理念、消费需求挖掘池州傩面具更多的艺术价值,旨在通过乡村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当今社会人们重要的学习场所之一,其功能兼顾教育与娱乐,设计者应使其发挥在娱乐中学习的作用。因此作为设计者研究环境行为学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好的设计,设计者需要深刻了解参观者的参观心理,根据不同的受众人群,设计相应的环境。不过相反的,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功能,也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本文以博物馆为例子,分几部分简述博物馆设计中能够影响参观者心理的环境因素。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博物馆
期刊
摘 要: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在工艺美术领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习俗的变化,鲁绣艺术曾由辉煌走向衰落,但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以及群众的呼声下,鲁绣作品有焕发昔日的光芒,本文从鲁绣的艺术源头、艺术价值、时代演化以及发展现状四方面来浅析传统鲁绣艺术,展现鲁绣色彩斑斓的艺术特点以及粗犷而不失细腻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鲁绣艺术;文化价值;图案  鲁绣作为我国刺绣工艺历史上记载最
期刊
引言  经过近期的教育实习以及在校的学习,对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我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语文课的目标可以罗列很多,包括人文教育,传统文化熏陶,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等等。但核心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定义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期刊
摘 要:当下新的网络平台—易班应运而生,一种全新的师生线上交流成长模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如何去管理运营易班班级,易班班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在校园网络舆论走向有着引导作用,我们是校园网络的安全卫士。目前,大学活动繁多,新时代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在学术方面有建树,班级活动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阵地。易班班长起到推动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打破易班“孤岛”环境,建立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