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感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课前导入新课到新课结束,师生之间,伴随着老师的面部表情、手势语、以及眼神等教态的变化,相互交流情感,传递信息,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恰如其分地利用好教态的变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促进师生语言交际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面部表情 手势语 眼神 情感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的面部表情、恰当的眼神、巧妙的手势语等教态的变化,架起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调节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语言交际,进一步接受新知识,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不同形式的面部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情节的需要,教师会从开始上课到课堂结束,呈现出多种不同形式的面部表情,调节课堂氛围的高低起伏,迁移学生的注意力,完成各项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取新知识。如:课前暗示,老师走进教室,有的学生还在说笑,陶醉在课前活动中。此刻,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表情自然,学生收到了老师传递该上课的信息,学生说笑立刻停止了,把注意力收回到课堂,无需老师再次提醒学生该上课了。随着课堂的深入,当老师需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时,不断地提出问题,脸上出现了激励、微笑的面部表情,而学生眼观其色,顿时踊跃举手抢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由此,课堂并顺利地引入新课学习,随着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学生领悟到老师的信息,并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真心感受到了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逐渐完成课堂各项学习任务,从中学到了新知识,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恰当的眼神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内,师生之间用眼神传递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形式的眼神交汇,传递不同的信息交流;同时,也是情感的交流,老师的眼神扫视全班学生,也给班内每个学生传递了期待、肯定、或鼓励的眼神,为学生点燃了探索新知识,积极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第一课时,在新课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些公益图片,并给出一些词汇。T: He hopes to work outside.   Ss: He could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学生眼观其图,在老师的提示以及期待的眼神中,利用所给词汇造句,完成一幅幅图片的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又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 Section A (Period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导入新课。T: I had a fight with my best friend, he won’t speak to me. What should I do? 提出問题,鼓励并期待学生回答。S1: You should say sorry to him. T: Great!  Go on!  S2: You should wait a few days before talking to him. T: Very good! 在老师的肯定与鼓励的眼神中,学生回答的答案各异,但都能表达他们的思想。由此,在创设的语境中,完成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习任务,学生做到了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三、巧妙的手势语,促进师生的语言交际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些英语词义不便于用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但可以借助于手势语来表达更贴切,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其意,老师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如: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学习新单词 open , T: Please open the door. 老师用手演示开门的动作,而学生在视觉的感知中明白了单词的词义,并用手指向窗户,T: “请打开窗户”。SS: Please open the window. 又如fold 一词,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件衣服,折叠成形。T: Fold the clothes. Do you often fold your clothes at home? SS: Yes, we do. 学生在观摩的过程中明白了fold的词义,由此,手势语更能清晰、准确地表达了课内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一些用语言难以解决的教学疑点,在教师恰当创设的手势语境中简单地呈现其意,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不把疑点留给学生;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愉快地动脑思维、宽松地动口交际的语言环境。学生的求知欲被老师的手势语调动起来,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个个争先恐后地寻求交际伙伴,围绕新课文内容用英语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课前导入到课堂结束,师生之间,在老师的面部表情、手势语、以及眼神等教态的变化中交流情感,传递信息。充分地利用教态的变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促进了师生语言交际活动,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二中学 车继康内容提要: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读中思、思中读。”首先要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潮流, 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崭新理念。新的时代,新的挑战,作为育人主角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注重角色新构,促进专业成
期刊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京都长安的景色如此之好!喧闹的街道、洋洋洒洒的雨丝、从万物复苏中拔芽的小草。只不过,一切,全赖小雨之功。  对孩子的教育,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春分化雨形式的。  一、回忆梦  想当初,刚刚接收这个班的时候,真有一點宋衙司走马上任的错觉。  小小的班级,就像是一个“小江湖”,各类江湖高手都有:有的人就像赤发鬼刘唐,男同学也把头发染成红色;有的人
期刊
教育大纲指出: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五育并举。让学校开齐开全各门课程。国家课程都要达到要求,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地方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开设尤其显得薄弱。  环境教育课在我们一些学校表面上来看,是已经开足开全了,但实际上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环境教育一课可以带动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一堂环境教育课带动学生热爱环境,从而让这门功课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  2018年11月21日的下午
期刊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上海市有关机构发布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指出,在受调查的全国20个省市的1300多名中小学生中,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的倾向,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等等。调查发现,除了平时上学,“宅”在家里的生
期刊
一、分析原因  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方法的变化。  孩子入学可能的“小状况”,例如,湿衣服穿了一天、吃不饱饭、厕所不知道在哪里、上课想去尿尿、性格较之前内向了、书包一团乱、忘记带书本等状况。明显孩子缺乏了自我服务意识、规则意识、交往能力、独立能力、任务意识等。  
期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主席伟大的指示,告诉我们梦想与担当的重要性!教育托起中国梦,教育是百年梦想实现的基础。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是最好的思政课的展现之所!  在今年的4月,我们接到了学校指示:人人结合教学实际,备出一节结合十九大精神的课来。我翻开课本,思索着,这不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的体现么。《木兰诗》不由得印入我的眼帘,奇女子木兰,她替父从军的孝,保家卫国是的忠,不
期刊
摘要:在“高效六步教学法”中,如何培养好学生上课专注力?激趣引入,凝聚学生专注力;积极主动,提高学生自觉专注力;各抒己见,牵引学生专注力;比赛表演,吸引学生专注力;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学生专注力,表扬激励,保持学生专注力,培养好专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让课堂锦上添花!  关键词: 专注力 课堂 效率 锦上添花  专注力,顾名思义就是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
期刊
一、案例故事:只“争”不“让”的小彭(小彭爸爸叙述)  上周五,我女儿小彭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桌子上放着半个西瓜,拿起勺子就要剜最中心的那块西瓜瓤吃。妻子连忙跑过来说:“宝贝,奶奶生病了,想吃西瓜,妈妈特意去买来给奶奶吃。如果你想吃,我们就切开来和奶奶一起吃,但是你不能用勺子剜着吃。”女儿听了,抱着西瓜嘴里大喊:“我就是喜欢吃中间这块,我就是要剜着吃,你们不会多买点吗?”说完就拿勺子剜下了最中间的那块
期刊
一、生本教育——教育的春天  一直以来,“师本课堂”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主流,而在这种教育体制之下,学生们成为了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教育工作者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却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的真正资源。正是这种刻板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严重侵蚀着学生们积极学习的天性,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因此,如此实现由“师本课堂”到“生本课堂”的转换,即如何实现学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成为当下教
期刊
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切语文教学活动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来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过程,其实就是思维活动,因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怎样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创新能力?我是这样想的:  一、认真观察,启发想象,提高创新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观察是极为重要的创新方式之一,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最直观的认知和最直接的探究,一些知识的获取,就是创新所获得的,那么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