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石榴花开在叶城
石榴花开在叶城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摘 要】
:
6月9日,新疆叶城县成了石榴花的海洋,叶城第八届石榴花节石榴风情园开幕。 叶城县石榴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途径伊朗等国,带回的石榴籽就首先种植这里,距今已
【出 处】
:
新疆人文地理
【发表日期】
:
2014年7期
【关键词】
:
石榴花
叶城县
种植
土壤资源
历史
光热资源
石榴籽
中国
伊朗
新疆
史源
生产
汉朝
海洋
风情
地县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9日,新疆叶城县成了石榴花的海洋,叶城第八届石榴花节石榴风情园开幕。 叶城县石榴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途径伊朗等国,带回的石榴籽就首先种植这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适宜的土壤资源、丰富的光热资源使叶城的石榴闻名全国,被确定为中国石榴生产基地县。
其他文献
论传统青砖建筑在现代建筑环境下的人文价值和艺术再现
【摘要】青砖建筑已在华夏大地上延续了2000多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中国陶瓷、中国山水画、中国京剧等文化样式一样,成为了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名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筋水泥建筑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居住生活,青砖建筑的实用功能正在迅速地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许多地方的青砖建筑因历史原因,正在被拆迁、遗弃,甚至消失。当前,主流媒体强调“文化自信,关注本土文化”,而青砖建筑文化有着极高的本土
期刊
青砖建筑
传统文化
艺术再现
A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Multimodel Ensemble Forecast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TIGGE Data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multimodel superensemble
bias-removed ensemble mea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n
闲说民国版《刘永福历史草》
民国版《刘永福历史草》一书,是笔者20多年前在上海长乐路上一家旧书店淘到的,该旧书店原址如今早已融为上海延中绿地的一部分了。 刘永福,字渊亭,生于1837年,汉族客家人。他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最终失败。有关刘永福的史料,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9月)第一册收录有黄海安
期刊
民国
刘永福
历史
旧书店
上海
绿地
谈清代外销通草水彩画的艺术价值
【摘要】通草水彩画是清代外销工艺品之一,人们长期以来看重它的画面内容和商品价值,却忽略其画面的艺术价值。本文从通草水彩画的价值属性、绘画技法、艺术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让人们更加深入的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通草水彩画;艺术属性;绘画技法;艺术内涵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随着广州开放为通商口岸以来,中西交流逐渐频繁,广州口岸发展成为了外销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基地,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外销画也
期刊
通草水彩画
艺术属性
绘画技法
艺术内涵
有魅力的语言让课堂更有生命力
课堂上,教师和同伴究竟说什么样的话能促进学习的真发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专注、活跃、全面、深入的学习呢?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我们有了以下收获。 1.有魅力的教師(同伴)语言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安心 “安全、安心”的学习氛围是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显著特征,更是学生的学习能够真发生的基础。那么,如何通过教师或同伴的语言,让课堂变得更安全,是我们始终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写出几个
期刊
“军博重大题材美术书法创作工程”初战告捷
2012年初,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军博重大题材美术书法创作工程”首次创作成果汇报展。展览共展出国画、油画、雕塑、书法作品48件,除“工程”选题作品外,还展出了
期刊
书法创作
重大题材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工程
美术
书法作品
社会价值
著名学者
怀念师恩追思先贤——中央美院举行曾竹韶先生追思纪念会
2012年3月12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著名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新中国雕塑事业奠基者之一,曾竹韶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4岁。曾先生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雕塑事业和美术教
期刊
中央美术学院
曾竹韶
纪念会
教育事业
美术教育家
美院
怀念
雕塑家
流放中的林则徐与邓廷桢
在波澜起伏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林则徐与邓廷桢二人之间的友谊是有目共睹的。道光年间,他们曾共同在广东组织禁烟抗英运动,随后又一同因此被罪发伊犁。林、邓二人,同在伊犁谪戍的时间约是“大半年”,即从林则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九抵戍日起,至邓廷桢奉旨离开伊犁的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闰七月十七日为止。下文中,笔者将主要通过林、邓二人的诗文对和,来回望他们在新疆患难与共的流放生活。 邓廷桢
期刊
在伊犁
林则徐
道光年间
近代历史
组织
中国
运动
友谊
新疆
诗文
抗英
禁烟
广东
放生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