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竞赛是为一些学有余力,并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为化学学科发展培养后继人才。因此,努力培养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精心设计辅导计划,深入了解,选好苗子
因为初中化学是进入初三才开设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是比较困难的,在不足一年时间里既要完成初中教材内容,又要从中培养拔尖人才,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辅导计划是很难完成的。尤其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教学中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因为我们不可能利用平时上课时间进行,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才能既配合课堂教学、又拓宽、深化学生的知识面。故辅导计划的制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统一考虑。要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减少随意性,要将竞赛辅导的知识内容计划好,内容应具有系统性,且要求我们教师要选好辅导对象,在选取学生过程中,不仅要看平时的考试成绩,还要通过课堂观察、提问,向其它学科教师了解等方式深入考察,选出更好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二、化学竞赛中要做到三重视
(一)重视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竞赛能力的渗透
如在讲燃烧时(燃烧:通常是指可然物在空气里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指出燃烧的概念是要强调“通常情况下”即是说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如金属钠,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和氯化氢,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还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这样就把燃烧的概念拓展了。在讲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概念时,要指出是“一类”原子,如NH3、H2O、Ne等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虽然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10,但它们不属于同一元素。在讲酸、碱、盐时,指出生活中酸汤,它有酸味,但它不是酸,生活中碱(Na2CO3),它并不是碱,而是盐,生活中的盐(NaCl),它是化学中的盐,但化学中盐它并不是指生活中盐。又如在讲原子的相对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时,能根据概念写出下列式子:
且还要记住另一个算式,原子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这样,我们至少可以用两种不同方法求原子的相对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既注意基础知识的培养又注意能力渗透,就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重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拓宽加深
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讲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化学奥赛题等。同时给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让他们了解历届学生竞赛的突出成绩,对自己增加信心,有决心拿奖,象著名制碱专家候德榜那样,在化学上有很大成就,成为震惊世界的发明家,为祖国增光,为社会做突出贡献。
其次是列举化学学科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大量例子,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如:生物化学促进遗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元素化学促进新型材料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环境化学促进环保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发展,健康化学促进人类对健康的新认识。
最后,通过学好化学,可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
、用醋除去水壶里的水垢;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用铁锅煮菜时,往往加少量醋,将铁溶解成二价铁离子,被人体吸收;
、为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CO2或N2。
、做馒头时加些纯碱是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CO2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通过以上举例和分析,还要给学生做一些演示实验。作为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可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身作为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就是因为有兴趣和其思维的敏捷,又因从竞赛试题来看,难度比平时检测试题难得多,所以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因为有很多竞赛题都是信息给予题,若没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是不可能答对的。
(三)在中后期要重视一些难度较大,灵活多变的题目。
例:将一些氧化铜加入到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M克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仍是M克。
求(1)求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2)最后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当M为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铁粉和得到固体质量相等?
分析:欲解此题,必须知道以下三点:
(1)此题涉及到化学反应有三个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Fe+H2SO4=FeSO4+H2↑
(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M克铁粉,充分反应过滤仍得干燥后固体物质M克,则说明参与CuSO4反应的Fe粉置换出来Cu时增加的质量与参与H2SO4反应的Fe粉质量相等。
(3)要注意反应后有H2生成,故求溶液中溶质量分数时,溶液的质量应是硫酸溶液的质量加氧化铜的质量减去生成H2的质量。
(4)题目中所给的M 克铁粉,此数据不一定用到。
依题意:,解得=10(克)
H2的质量==0.036克
(2)设参加反应Fe粉质量为y克,同时生成溶质FeSO4质量为z克
(3)依题意:
只有M≥8克时,才符合题意。
答:加入CuO质量为10克,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9.7%。
当M≥8克时,才能满足加入铁粉和得到固体质量相等。
通过以上例题讲解,使学生进入竞赛状态,培养他们要自信,但不能自傲。培养他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提高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己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要精心设计辅导计划,深入了解,选好苗子
因为初中化学是进入初三才开设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是比较困难的,在不足一年时间里既要完成初中教材内容,又要从中培养拔尖人才,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辅导计划是很难完成的。尤其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教学中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因为我们不可能利用平时上课时间进行,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才能既配合课堂教学、又拓宽、深化学生的知识面。故辅导计划的制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统一考虑。要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减少随意性,要将竞赛辅导的知识内容计划好,内容应具有系统性,且要求我们教师要选好辅导对象,在选取学生过程中,不仅要看平时的考试成绩,还要通过课堂观察、提问,向其它学科教师了解等方式深入考察,选出更好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二、化学竞赛中要做到三重视
(一)重视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竞赛能力的渗透
如在讲燃烧时(燃烧:通常是指可然物在空气里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指出燃烧的概念是要强调“通常情况下”即是说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如金属钠,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和氯化氢,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还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这样就把燃烧的概念拓展了。在讲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概念时,要指出是“一类”原子,如NH3、H2O、Ne等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虽然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10,但它们不属于同一元素。在讲酸、碱、盐时,指出生活中酸汤,它有酸味,但它不是酸,生活中碱(Na2CO3),它并不是碱,而是盐,生活中的盐(NaCl),它是化学中的盐,但化学中盐它并不是指生活中盐。又如在讲原子的相对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时,能根据概念写出下列式子:
且还要记住另一个算式,原子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这样,我们至少可以用两种不同方法求原子的相对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既注意基础知识的培养又注意能力渗透,就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重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拓宽加深
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讲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化学奥赛题等。同时给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让他们了解历届学生竞赛的突出成绩,对自己增加信心,有决心拿奖,象著名制碱专家候德榜那样,在化学上有很大成就,成为震惊世界的发明家,为祖国增光,为社会做突出贡献。
其次是列举化学学科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大量例子,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如:生物化学促进遗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元素化学促进新型材料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环境化学促进环保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发展,健康化学促进人类对健康的新认识。
最后,通过学好化学,可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
、用醋除去水壶里的水垢;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用铁锅煮菜时,往往加少量醋,将铁溶解成二价铁离子,被人体吸收;
、为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CO2或N2。
、做馒头时加些纯碱是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CO2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通过以上举例和分析,还要给学生做一些演示实验。作为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可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身作为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就是因为有兴趣和其思维的敏捷,又因从竞赛试题来看,难度比平时检测试题难得多,所以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因为有很多竞赛题都是信息给予题,若没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是不可能答对的。
(三)在中后期要重视一些难度较大,灵活多变的题目。
例:将一些氧化铜加入到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M克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仍是M克。
求(1)求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2)最后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当M为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铁粉和得到固体质量相等?
分析:欲解此题,必须知道以下三点:
(1)此题涉及到化学反应有三个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Fe+H2SO4=FeSO4+H2↑
(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M克铁粉,充分反应过滤仍得干燥后固体物质M克,则说明参与CuSO4反应的Fe粉置换出来Cu时增加的质量与参与H2SO4反应的Fe粉质量相等。
(3)要注意反应后有H2生成,故求溶液中溶质量分数时,溶液的质量应是硫酸溶液的质量加氧化铜的质量减去生成H2的质量。
(4)题目中所给的M 克铁粉,此数据不一定用到。
依题意:,解得=10(克)
H2的质量==0.036克
(2)设参加反应Fe粉质量为y克,同时生成溶质FeSO4质量为z克
(3)依题意:
只有M≥8克时,才符合题意。
答:加入CuO质量为10克,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9.7%。
当M≥8克时,才能满足加入铁粉和得到固体质量相等。
通过以上例题讲解,使学生进入竞赛状态,培养他们要自信,但不能自傲。培养他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提高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己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