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行为偏异的调适方法探讨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h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幼儿行为偏异的现象,如,攻击、焦虑、抑郁、孤僻、退缩等,它们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以个案的形式分析不同类型3-6岁幼儿行为偏异形成的原因,探讨行为偏异调适的有效方法,以此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行为偏异;调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41-03
  一、行为偏异的定义
  “行为偏异”,是指那些和普通3-6岁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也就是幼儿心理偏异在行为上的表现。
  3-6岁幼儿行为偏异的类型一般分为四大类: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生活习惯方面行为偏异。
  二、以个案形式探讨3-6岁幼儿行为偏异的调适方法
  (一)个案一: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入园焦虑的淇淇
  1.案例再现
  淇淇,女,三周岁,2015年9月入园,平时由奶奶接送。进入小班生活近四个月了,淇淇每天早上依然哭闹着来园。
  【片段】时间:2015年12月16日地点:教室
  晨间活动时,远远传来淇淇的哭声,老师闻声而去,只见淇淇躲在奶奶怀里不停地哭闹,嘴里喊着“奶奶,我不上幼儿园……”老师和奶奶一起进行安抚,淇淇哭泣着答应和老师进教室,奶奶躲在门口看着孙女。老师鼓励淇淇和同伴一起进行区域活动,可她却独自一人玩了会儿,又开始哭起来,并把身边的玩具往地上扔……
  2.原因分析
  淇淇人园四个月来,每天来园时都要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活动中,不能和其他同伴玩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的表现,它属于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
  其产生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适应困难、隔代溺爱、性格内向。
  3.调适方法
  (1)创设愉悦氛围,提高幼儿适应能力。为了让小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老师可为幼儿创设舒适、温馨的活动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并参与幼儿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体会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乐趣。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发现幼儿的兴趣点,组织幼儿讨论感兴趣话题,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以此使其不断对幼儿园产生良好的印象及情绪。
  (2)更新教育观念,消除家长分离焦虑。幼儿步人小班之时,许多家长也存在焦虑的心理,殊不知这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幼儿的情绪。因而,作为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让其知晓哭闹是小班幼儿普遍、典型的情绪反应和表现,鼓励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适应新生活。在消除家长分离焦虑之余,动员家长每天按时送孩子入园,以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3)创造社交机会,扩大幼儿交往能力。大部分幼儿为独生子女,缺乏同伴之间的交流,因此,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在人园初期,很难与他人交往。小班活动中,老师可融入交朋友的儿歌、游戏等,让幼儿逐步扩大活动空间和交友范围。此外,利用离园或者周末时间,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等,使幼儿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二)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喜爱打人的小泽
  1.案例再现
  小泽,男,6岁,大班。性格外向,平时容易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并都以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少教育孩子,其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片段】时间:2016年3月9日地点:操场、教室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在操场上自主选择体育游戏器材。小泽想要其他小朋友手上的红色球,在对方不答应的情况下,直接将小朋友推倒在地,去抢夺红球。当小朋友哭着和老师告状时,小泽跑过去进行阻拦……午饭后,小朋友没注意碰了他一下,小泽立马伸出拳头,并大喊:“我爸爸打电话告诉我说,谁也不许欺负我,哼。”
  2.原因分析
  个案中的小泽,总是喜欢动手打人,以攻击他人来解决问题。这是攻击性行为偏异的表现,即对他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权利的侵害,它是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
  小泽产生攻击性行为偏异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家长错误引导、不懂社交技巧。
  3.调适方法
  (1)控制不良情绪,强化幼儿适宜行为。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时,可采用多种方法控制幼儿不良情绪。如转移注意法、自我抑制法、发泄情绪法、自我对话法等。当具有攻击性行为偏异的幼儿出现良好的情绪或者积极的行为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表扬,强化幼儿积极的行为。
  (2)树立良好榜样,陪伴幼儿健康成长。作为父母,首先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要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能和解决冲突的办法,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其次,还要避免给孩子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书本及影视作品,甚至父母之间的争吵、大闹。
  (3)使用恰当语言,学会正确表达方式。幼儿发生攻击行为,很多都是因为不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只会通过动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显然,孩子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尤为重要,比如“这个红球可以借给我玩会吗”,“我们一起玩这个红球好吗”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区域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及互换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正确表达方式。
  (三)学习方面行为偏异——注意力不集中的航航
  1.案例再现
  航航,男,6岁,大班,性格外向。集体活动中喜欢东张西望,或擅自离开位置。
  【片段】时间:2016年4月15日地点:教室
  语言活动中,老师一起和小朋友欣赏诗歌,航航坐在位置上不停地晃来晃去,不一会儿,把自己的鞋子脱了下来进行把玩。老师提醒他后,他说:“老师,我要尿尿。”就立刻跑到卫生间,一段时间过后,老师发现他在卫生间玩水。回到位置上,航航继续和旁边小朋友讲话……语言活动后,老师带领小朋友到科学发现室,进行游戏活动。航航在科学发现室,走来走去,当发现“多米诺骨牌”时,他停了下来,并一次一次地探索它的玩法……
  2.原因分析
  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它具有以下几个表现:容易分心、学习困难、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力差。
  其产生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兴趣缺乏、控制力不足。
  3.调适方法
  (1)抓住兴趣爱好,提高幼儿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来逐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航航喜欢科学探索操作活动,因此,教师可以从这类活动人手,让幼儿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欲望,一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活动中,应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制作新颖,直观的教具和使用生动的情感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2)制定合理计划,科学安排幼儿时间。老师、家长可以和幼儿共同协商,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计划时间表,且作息时间要科学,让幼儿的生活张弛有度,动静交替。根据个案中航航的情况,前期可以将学习活动时间缩短成十分钟,十分钟内鼓励航航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活动,当航航能注意力集中参与活动时,可将时间往后延长五分钟,以此类推。
  (3)开展系列游戏,训练幼儿注意力。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也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的趣味性、创造性中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锻炼幼儿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老师和家长可以选择适宜游戏来培养训练幼儿注意力,如,拼图、找不同等。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1.1患者,女,26岁,因口服百草枯20mL及鼠药(溴敌隆)2包入院于2012年6月3日.有停经史9周.入院前2d患者口服20%百草枯20mL及鼠药(溴敌隆)2包,约半小时后被家属发现并送入当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面瘫的发病情况、病因、治疗、预后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13年7月行MVD治疗面肌痉挛后出现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面瘫的
2月2日 阴  想起故乡,就很自然地想起外婆院中的那棵老枣树。  这些年,似乎所有关于故乡的回忆,只需一棵老枣树就能代替一样。于是,想家人的时候,总是有树的影子像幻灯片一样闪过,在记忆的深处,在浓浓的月色里,在蓦然回首的那一刻投影到我的眼前,让我那浮躁喧嚣的内心一下子沉静下来。  那棵老枣树是祖爷爷小时候种下的,粗算起来至今已经有80余年了,虽然它主干有些歪斜,分岔处只剩一半的身躯,但这丝毫未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切线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病例资料24例,均术前CT检查诊断为涉及四
随着"幼师虐童"事件频频曝光,幼儿教师的形象也出现了滑坡。在幼教的工作岗位上,师德师风贯穿于一日工作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教育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时刻以"幼儿发展为本"为
美术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寓教于乐。在实际教学环节,美术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易于表现的游戏化教材,提供多元的游戏化材料,建立利于幼儿创造的游戏化环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