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幼儿行为偏异的现象,如,攻击、焦虑、抑郁、孤僻、退缩等,它们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以个案的形式分析不同类型3-6岁幼儿行为偏异形成的原因,探讨行为偏异调适的有效方法,以此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行为偏异;调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41-03
一、行为偏异的定义
“行为偏异”,是指那些和普通3-6岁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也就是幼儿心理偏异在行为上的表现。
3-6岁幼儿行为偏异的类型一般分为四大类: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生活习惯方面行为偏异。
二、以个案形式探讨3-6岁幼儿行为偏异的调适方法
(一)个案一: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入园焦虑的淇淇
1.案例再现
淇淇,女,三周岁,2015年9月入园,平时由奶奶接送。进入小班生活近四个月了,淇淇每天早上依然哭闹着来园。
【片段】时间:2015年12月16日地点:教室
晨间活动时,远远传来淇淇的哭声,老师闻声而去,只见淇淇躲在奶奶怀里不停地哭闹,嘴里喊着“奶奶,我不上幼儿园……”老师和奶奶一起进行安抚,淇淇哭泣着答应和老师进教室,奶奶躲在门口看着孙女。老师鼓励淇淇和同伴一起进行区域活动,可她却独自一人玩了会儿,又开始哭起来,并把身边的玩具往地上扔……
2.原因分析
淇淇人园四个月来,每天来园时都要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活动中,不能和其他同伴玩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的表现,它属于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
其产生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适应困难、隔代溺爱、性格内向。
3.调适方法
(1)创设愉悦氛围,提高幼儿适应能力。为了让小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老师可为幼儿创设舒适、温馨的活动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并参与幼儿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体会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乐趣。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发现幼儿的兴趣点,组织幼儿讨论感兴趣话题,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以此使其不断对幼儿园产生良好的印象及情绪。
(2)更新教育观念,消除家长分离焦虑。幼儿步人小班之时,许多家长也存在焦虑的心理,殊不知这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幼儿的情绪。因而,作为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让其知晓哭闹是小班幼儿普遍、典型的情绪反应和表现,鼓励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适应新生活。在消除家长分离焦虑之余,动员家长每天按时送孩子入园,以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3)创造社交机会,扩大幼儿交往能力。大部分幼儿为独生子女,缺乏同伴之间的交流,因此,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在人园初期,很难与他人交往。小班活动中,老师可融入交朋友的儿歌、游戏等,让幼儿逐步扩大活动空间和交友范围。此外,利用离园或者周末时间,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等,使幼儿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二)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喜爱打人的小泽
1.案例再现
小泽,男,6岁,大班。性格外向,平时容易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并都以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少教育孩子,其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片段】时间:2016年3月9日地点:操场、教室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在操场上自主选择体育游戏器材。小泽想要其他小朋友手上的红色球,在对方不答应的情况下,直接将小朋友推倒在地,去抢夺红球。当小朋友哭着和老师告状时,小泽跑过去进行阻拦……午饭后,小朋友没注意碰了他一下,小泽立马伸出拳头,并大喊:“我爸爸打电话告诉我说,谁也不许欺负我,哼。”
2.原因分析
个案中的小泽,总是喜欢动手打人,以攻击他人来解决问题。这是攻击性行为偏异的表现,即对他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权利的侵害,它是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
小泽产生攻击性行为偏异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家长错误引导、不懂社交技巧。
3.调适方法
(1)控制不良情绪,强化幼儿适宜行为。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时,可采用多种方法控制幼儿不良情绪。如转移注意法、自我抑制法、发泄情绪法、自我对话法等。当具有攻击性行为偏异的幼儿出现良好的情绪或者积极的行为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表扬,强化幼儿积极的行为。
(2)树立良好榜样,陪伴幼儿健康成长。作为父母,首先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要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能和解决冲突的办法,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其次,还要避免给孩子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书本及影视作品,甚至父母之间的争吵、大闹。
(3)使用恰当语言,学会正确表达方式。幼儿发生攻击行为,很多都是因为不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只会通过动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显然,孩子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尤为重要,比如“这个红球可以借给我玩会吗”,“我们一起玩这个红球好吗”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区域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及互换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正确表达方式。
(三)学习方面行为偏异——注意力不集中的航航
1.案例再现
航航,男,6岁,大班,性格外向。集体活动中喜欢东张西望,或擅自离开位置。
【片段】时间:2016年4月15日地点:教室
语言活动中,老师一起和小朋友欣赏诗歌,航航坐在位置上不停地晃来晃去,不一会儿,把自己的鞋子脱了下来进行把玩。老师提醒他后,他说:“老师,我要尿尿。”就立刻跑到卫生间,一段时间过后,老师发现他在卫生间玩水。回到位置上,航航继续和旁边小朋友讲话……语言活动后,老师带领小朋友到科学发现室,进行游戏活动。航航在科学发现室,走来走去,当发现“多米诺骨牌”时,他停了下来,并一次一次地探索它的玩法……
2.原因分析
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它具有以下几个表现:容易分心、学习困难、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力差。
其产生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兴趣缺乏、控制力不足。
3.调适方法
(1)抓住兴趣爱好,提高幼儿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来逐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航航喜欢科学探索操作活动,因此,教师可以从这类活动人手,让幼儿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欲望,一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活动中,应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制作新颖,直观的教具和使用生动的情感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2)制定合理计划,科学安排幼儿时间。老师、家长可以和幼儿共同协商,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计划时间表,且作息时间要科学,让幼儿的生活张弛有度,动静交替。根据个案中航航的情况,前期可以将学习活动时间缩短成十分钟,十分钟内鼓励航航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活动,当航航能注意力集中参与活动时,可将时间往后延长五分钟,以此类推。
(3)开展系列游戏,训练幼儿注意力。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也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的趣味性、创造性中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锻炼幼儿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老师和家长可以选择适宜游戏来培养训练幼儿注意力,如,拼图、找不同等。
关键词:幼儿;行为偏异;调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41-03
一、行为偏异的定义
“行为偏异”,是指那些和普通3-6岁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也就是幼儿心理偏异在行为上的表现。
3-6岁幼儿行为偏异的类型一般分为四大类: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生活习惯方面行为偏异。
二、以个案形式探讨3-6岁幼儿行为偏异的调适方法
(一)个案一: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入园焦虑的淇淇
1.案例再现
淇淇,女,三周岁,2015年9月入园,平时由奶奶接送。进入小班生活近四个月了,淇淇每天早上依然哭闹着来园。
【片段】时间:2015年12月16日地点:教室
晨间活动时,远远传来淇淇的哭声,老师闻声而去,只见淇淇躲在奶奶怀里不停地哭闹,嘴里喊着“奶奶,我不上幼儿园……”老师和奶奶一起进行安抚,淇淇哭泣着答应和老师进教室,奶奶躲在门口看着孙女。老师鼓励淇淇和同伴一起进行区域活动,可她却独自一人玩了会儿,又开始哭起来,并把身边的玩具往地上扔……
2.原因分析
淇淇人园四个月来,每天来园时都要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活动中,不能和其他同伴玩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的表现,它属于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
其产生情绪情感方面行为偏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适应困难、隔代溺爱、性格内向。
3.调适方法
(1)创设愉悦氛围,提高幼儿适应能力。为了让小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老师可为幼儿创设舒适、温馨的活动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并参与幼儿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体会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乐趣。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发现幼儿的兴趣点,组织幼儿讨论感兴趣话题,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以此使其不断对幼儿园产生良好的印象及情绪。
(2)更新教育观念,消除家长分离焦虑。幼儿步人小班之时,许多家长也存在焦虑的心理,殊不知这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幼儿的情绪。因而,作为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让其知晓哭闹是小班幼儿普遍、典型的情绪反应和表现,鼓励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适应新生活。在消除家长分离焦虑之余,动员家长每天按时送孩子入园,以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3)创造社交机会,扩大幼儿交往能力。大部分幼儿为独生子女,缺乏同伴之间的交流,因此,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在人园初期,很难与他人交往。小班活动中,老师可融入交朋友的儿歌、游戏等,让幼儿逐步扩大活动空间和交友范围。此外,利用离园或者周末时间,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等,使幼儿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二)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喜爱打人的小泽
1.案例再现
小泽,男,6岁,大班。性格外向,平时容易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并都以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少教育孩子,其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片段】时间:2016年3月9日地点:操场、教室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在操场上自主选择体育游戏器材。小泽想要其他小朋友手上的红色球,在对方不答应的情况下,直接将小朋友推倒在地,去抢夺红球。当小朋友哭着和老师告状时,小泽跑过去进行阻拦……午饭后,小朋友没注意碰了他一下,小泽立马伸出拳头,并大喊:“我爸爸打电话告诉我说,谁也不许欺负我,哼。”
2.原因分析
个案中的小泽,总是喜欢动手打人,以攻击他人来解决问题。这是攻击性行为偏异的表现,即对他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权利的侵害,它是社会性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
小泽产生攻击性行为偏异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家长错误引导、不懂社交技巧。
3.调适方法
(1)控制不良情绪,强化幼儿适宜行为。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时,可采用多种方法控制幼儿不良情绪。如转移注意法、自我抑制法、发泄情绪法、自我对话法等。当具有攻击性行为偏异的幼儿出现良好的情绪或者积极的行为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表扬,强化幼儿积极的行为。
(2)树立良好榜样,陪伴幼儿健康成长。作为父母,首先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要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能和解决冲突的办法,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其次,还要避免给孩子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书本及影视作品,甚至父母之间的争吵、大闹。
(3)使用恰当语言,学会正确表达方式。幼儿发生攻击行为,很多都是因为不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只会通过动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显然,孩子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尤为重要,比如“这个红球可以借给我玩会吗”,“我们一起玩这个红球好吗”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区域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及互换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正确表达方式。
(三)学习方面行为偏异——注意力不集中的航航
1.案例再现
航航,男,6岁,大班,性格外向。集体活动中喜欢东张西望,或擅自离开位置。
【片段】时间:2016年4月15日地点:教室
语言活动中,老师一起和小朋友欣赏诗歌,航航坐在位置上不停地晃来晃去,不一会儿,把自己的鞋子脱了下来进行把玩。老师提醒他后,他说:“老师,我要尿尿。”就立刻跑到卫生间,一段时间过后,老师发现他在卫生间玩水。回到位置上,航航继续和旁边小朋友讲话……语言活动后,老师带领小朋友到科学发现室,进行游戏活动。航航在科学发现室,走来走去,当发现“多米诺骨牌”时,他停了下来,并一次一次地探索它的玩法……
2.原因分析
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的一种,它具有以下几个表现:容易分心、学习困难、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力差。
其产生学习方面行为偏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兴趣缺乏、控制力不足。
3.调适方法
(1)抓住兴趣爱好,提高幼儿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来逐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航航喜欢科学探索操作活动,因此,教师可以从这类活动人手,让幼儿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欲望,一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活动中,应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制作新颖,直观的教具和使用生动的情感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2)制定合理计划,科学安排幼儿时间。老师、家长可以和幼儿共同协商,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计划时间表,且作息时间要科学,让幼儿的生活张弛有度,动静交替。根据个案中航航的情况,前期可以将学习活动时间缩短成十分钟,十分钟内鼓励航航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活动,当航航能注意力集中参与活动时,可将时间往后延长五分钟,以此类推。
(3)开展系列游戏,训练幼儿注意力。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也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的趣味性、创造性中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锻炼幼儿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老师和家长可以选择适宜游戏来培养训练幼儿注意力,如,拼图、找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