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的发酵和纯化方法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nn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纳豆激酶在菌种选育、发酵条件及分离纯化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介绍了提高纳豆激酶产量的多种固、液体发酵条件和菌种选育结果,并归纳了膨胀床吸附、金属螯合双水相亲和纳豆分配、反胶束萃取、磁性微球分离等分离技术在纳豆激酶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研究了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和异嗯草酮3种大豆田长残留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长残留除草刺对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
以豆粕为原料,以总大豆异黄酮为目标产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用乙醇提取大豆异黄酮的较优条件,70%(V/V)乙醇,固液比(豆粕:溶剂)1:10(W/V),70℃下提取3次,每次回流时间1.5h.
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苗期进行干旱和渍水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改变了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旱胁迫下,ZR的绝对含量
试验表明,不同地点对大豆化学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对脂肪的影响最大,达到了显著水平(F=3.16*),但是对蛋白质和蛋脂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所设置的地点之间相距较近,环境条
选用辽宁省高油大豆品种辽豆14号和辽豆11号,探讨了不同株行距对两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减少,单株有效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