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李晓红在《中国教育学刊》第6期上撰文认为,小学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应当彰显出伦理关怀的特性,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朝这些方面努力:在设计目标上,尽量设计一些亲子互动、实物观察、社交礼仪、家庭伦理等有具体环节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增进与家人的亲情理解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化认同,还要多设计一些能够萌发儿童奇思妙想的手工制作、科幻故事、角色互换等开放性作业,激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业内容和形式方面,增添“选择型作业”“协作型作业”以及“互联网+智慧教育”下的网络在线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时享受动手、协作、分享、自由的快乐;在作业操作和评价上,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尽可能地邀请学生加入作业评价活动中,用开放性的思维取代“专断性”的标准答案,多用充满赏识性、建设性的批语,避免语言上的暴力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