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刑事诉讼法下证据的内涵及性质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关于证据这一词汇具有很多争议,没有统一官方的定义,并且在探讨该名词时,本文认为应该结合刑事诉讼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从而明确定义证据这一词,也对证据这一词所具有的内涵进行了解。再次思考该词的性质,希望在以后的刑事诉讼当中可以更好的使用证据。
  关键词:刑事诉讼;内涵;性质
  现阶段,证据实际上是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的凭据,也是一项我国诉讼活动的核心内容,并且正确了解证据,这一词所蕴含的概念以及性质问题,对之后法律实践的结果和方式都会产生直接性影响。本文结合现阶段刑事诉讼关于证据的相关规章制度,对证据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了解证据基本内容,为能够正确使用证据,促使我国刑事诉讼得到良好发展做出准备。
  一、我国往年刑事诉讼关于证据的概念
  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在1979年7月1日通过,在1996年做出第一次重大修改。到2012年做出第二次重大修改,现阶段我们仍然在使用这部刑事诉讼。这三次刑事诉讼法分别称为79诉讼法,96诉讼法,12诉讼法,并且每次诉讼法当中分别提到了37次,67次,99次以上的证据一词,所以可以看出在修正以后,在诉讼法当中,不断增加证据一词的次数,也说明我国在立法时越来越重视证据。我国79诉讼法在第一篇的总则当中有专门的内容,规定证据一词,并且我国99和12诉讼法也对这一方式进行沿袭。对比分析,三次诉讼法可以看出,与96诉讼法相比,79诉讼法增加了一张法定证据类型。在诉讼法之间证据就像是一种对案件真实情况适时进行证明的内容。但该规定却违背一项原则,不能够在定义的时候使用比喻语句。另外,在79和96诉讼法之中都存在一个表述,也就是上述证据在没有进行调查证实属实之后,不能够作为当前案件定案的依据,所以这一说法也说明证据还存在没有经过调查证实的证据,所以就会和证据是一种事实互相矛盾。但相反,如果将其看作一种事实之后,就需要进行调查属实,这句话就变成了无用的话。所以,相比于79诉讼法,在96诉讼法之中进行相关修改,主要的关键就是证据一词。没有做出相对明确的规定,而是依旧使用79诉讼法当中的表述,也能够的将案件真实情况进行证实,一切事实所说的都是证据。但这种情况却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形,没有对证据一次做出比较好的定义,所以便使我国12诉讼法在重新修改之后,需要加强进一步的修改。
  二、证据的内涵
  第一,证据就是材料,实质是信息。12诉讼法相比79和96诉讼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变化,认为证据就是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虽然没有更加明确定义这里的材料,但是相比于前两部的诉讼法来说,具有很大进步。为了更加便利地进行表述立法者,会将信息证据本身和载体统称为证据,很多由信息证据本身以及证据载体两种概念都指的是证据。
  第二,证据是由不同主体做出采集的,所以提出来能够对不同案件事实进行证明,当主体不同的时候所使用的证据目的便不完全一致。在12訴讼法当中的第187条规定认为辩护人,当事人都能够对证人所提供的鉴定意见和证言提出相关意见。第193条认为公诉人和辩护人在审判长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现阶段所提供的证据以及案件实际情况发表不同的自己的见解,能够做出相应辩论,所以可以看出辩论人当事人都可能成为证据的主体,当不同主体提供意义的观点和不同的证据时,或者是在辩论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表明自己对该案件所存在的主张,所以不同的主体都有权利收集关于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第52条规定了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单位有权利收集和调取证据。第39条条款也写明辩护人有权向人民检察院调取有利被告人的证据。
  第三,其他类证据在案件当中提出一个材料,对于主体来说,肯定认为该材料能够证明一些事实,如果在诉讼当中,材料的出现并不是用来证实某些事实的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提供材料的主体。因为材料能够证明这些案件的事实。但其他人却认为该材料与案件无关,不能够用来证明。第二种是所提供的主体在提供的时候认为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性,但随着案件的发展,各方都认为该材料不能够证实案件的真实性的两种情况。在12诉讼法第57条当中,认为需要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调查,人民检察院需要收集相关证据的合法性,并且在证明时所依据的是证据。
  三、证据的分类
  我国79诉讼法,96诉讼法,12诉讼法都明确证据的分类,并且79诉讼法分为六大类,96诉讼法分为七大类,在其中增加了视听材料。12诉讼法将书证和物证进行区分,形成八大类。根据信息的不同载体进行划分是该分类的依据,比如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另外根据信息主体做出区分比如鉴定意见,证人证言等证据和定案凭据。12诉讼法基本采取了79和96诉讼法的规定,在证实证据属实之后才可以进行定案,也就是说证据转化为定案凭据是需要经过一个验证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经过验证。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案件诉讼情况更多会出现第一种情况,另外对于一些材料具体作用并不是被证实案件的事实,但是在法律理论和规定当中,都需要使用这些认定材料作为依据。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些证据可以用来证明某些证据是应该被排除掉的。比如在严刑逼供之后所得的证据。我国12诉讼法第57条当中要求在收集证据合法性并且进行调查的时候,人民检察院需要证明收集这些证据的合法性,所获得的证明便是证据。
  结论
  在分析研究刑事诉讼时,了解证据这一词所蕴含的意义,并且对其性质做出探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探讨我国往年刑事诉讼当中正确的使用方式,并且对12诉讼法证据的相关概念,使用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解,探讨证据的定义和性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也希望能够在我国刑事诉讼当中更好的使用证据,推动我国刑事诉讼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洪淇.刑事证据辩护的理论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孙长永,王彪.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实证考察[J].现代法学,2014,(1).
  [3] 陶焜炜.刑事证据审查体系的层阶化再造--以规范要素的系统性整合为基点[J].河北法学.2020,(5).
  [4] 周洪波.诉讼证据概念:“修正的事实说”重申[J].浙江社会科学.2019,(6).
  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 041000
其他文献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养老服务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国各地也在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在学界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文献查阅,对国内外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探讨, 发现问题, 并提出研究建议。  关键词:农村;互助养老;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主要关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内涵、具体类型与特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低烟无卤阻燃电缆的应用不断加大用以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当电缆使用不当,如过流,短路等会使电缆发热量急速增加从而引起电缆的燃烧现象,普通电缆一旦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浓烟并伴随着有毒气体的生成,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在以往的的火灾中致人死亡的往往不是火焰本身,而是电缆和塑料燃烧生成的浓烟和毒性气体致使人的死亡,因此低烟无卤阻燃性电缆的选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关键词:低烟
期刊
摘要: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域对上承担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责任,对下指导基层一线工作,是推动基层治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社会治理的重点放到市区,充分利用市级的统筹能力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但是目前市域社会治理仍存在治理方式单一、治理效率低下、治理手段不合理等问题。我们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探索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处在快速平稳上升的阶段,物流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物流管理表现出工作效率低下,安全性不足,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使得如今的物流管理工作相较于以往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新媒体技术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方向,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打造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开拓业务范围,为物流行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新媒体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整个时代的变化,给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不断提升,接受范围更加广阔,信息传播内容更加具有冲击力和传播力,在碎片化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受到冲击,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为切入点,其次要保证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必须坚持正确的
期刊
摘要:探究书法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向与策略。结合当前产品包装设计中重视文化内涵这一现实,就包装设计的文化展现进行研究,并引出了书法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参与可能性,接着对包装设计中,书法元素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产品内涵的体现等方面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书法元素与文字、图形、色彩等方面的融合方式,总结书法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文化气息、意境营造、情感匹配等方面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书法元
期刊
摘要: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下,民事诉讼法的体系也在不断健全与完善。其中,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程序分化研究,标志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其完善有又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国是法制大国,在新时代下,面对自身权益受损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现阶段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工作中,针对程序分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改进,在细节性更强的案件审理中,能够有着相应的 法律依据作为
期刊
一、选题背景  本课题主要要解决发泡聚丙烯的制备中选料及配方比  二、配合剂的作用、机理、种类  (一)物理发泡剂  物理发泡剂种类较多,如脂肪烃、氯代烃、氟氯烃和二氧化碳气体等,自20世纪50年代,一氟三氯甲烷(CFC-11)作为聚氨酯首选的发泡剂被广泛应用,因其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必须禁止使用CFCS类化合物。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寻找和开发理想的替代产品,替代发泡剂除考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本科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基础日语写作过程中的现状思考如何提高日专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提高竞争的胜率,论述日语专业学生在写作方面出现的问题与提高写作水平的必要性,并对写作教师应该做到的相应引导进行推论,提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日语专业;高校教育;自主学习  一、引言  随着中日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与日本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方面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需要大量的能够熟练应用日
期刊
摘要:在漫长的中国陶瓷发展历程当中,有一种特殊的烧造形式被称为柴烧。之所以命名,是因为烧制陶瓷的主要燃料为柴,该烧制的方法不仅需要精深的工艺技术,而且作为独特的陶瓷审美形式,后续被人们津津乐道,代表着意味深长且厚重的审美情怀,为催生后市现代化的烧制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传统烧柴与现代烧柴陶瓷艺术的审美共性、发展历史以及审美差异,并对该工艺进行简略的阐释。  关键词:陶瓷烧制;柴烧;工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