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与高架菜豆(豇豆)套种技术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0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品种选择。菜豆应选择生育期较长、长势强、叶片肥大、耐热性好、连续结荚性强、肉厚、耐衰老和丰产的品种,如丰收1号、四季豆、秋紫豆等。豇豆与菜豆品种的选择要求相同,适宜品种有之豇28-2、湘豇1号、2号、春豇3号等。辣椒应选择具有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强,株型紧凑,结果集中,熟性较早的湘研19号、兴蔬205等品种,不宜选用干椒类型的品种。
  2、套种密度。辣椒与菜豆或豇豆套种的行数比为4:2或6:2。在6:2的套种中辣椒平均行距为72.2厘米,在4:2的套种中辣椒平均行距为74.9厘米,株距均为30厘米,每亩栽植3000株左右。菜豆套种中的平均行距分别为216.5厘米和150厘米,株距均为16.5厘米,每亩栽植1800~3600株。
  3、菜豆与辣椒套种。菜豆的播种和育苗时期较早。当10厘米地温上升到100度时,即可播种。生产上以直播为主,也可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移栽,可提早10~15天成熟。
  定植前,套种田应施入充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左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当幼苗第一对基生真叶或第一个复叶展开、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定植,定植宜在晴天进行。在预留的定植带(畦)中,按行距33,3厘米,穴距16.5厘米栽植,每穴3株。每个套种带幅内移栽2行,预留空带,准备继栽4~6行辣椒。
  水肥管理与辣椒相似,在苗期和初花期均应控制灌水,以防幼苗徒长或植株生长后期早衰。进入结荚期,应当及时灌水和追肥,但也不可用大水漫灌,当长出一对初生真叶后查苗补苗。旺盛生长期,应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蔓长30厘米以上时及时插架。加强菜豆炭疽病、根腐病等的防治。
  4、豇豆与辣椒套种。豇豆育苗移栽结荚多、着籽多、品质优。应单独在大棚或中小拱棚里利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每钵播种3~4粒,播后浇水保湿,膜内温度保持20℃左右,及时通风换气,培育壮苗,2~3片复叶时及时移植。
  开花结荚前应控制肥水,抑制茎叶生长,开花结荚后增加肥水,保持畦面湿润,隔1~2天追一次肥。开始抽蔓时支架,引蔓应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伏歇现象是豇豆对高温的生物学反应,进入高温伏期,应加强水肥管理,连续追肥,勤轻灌水,促进侧枝萌发,但应打掉第一花序之下的侧枝,其上的侧枝要及时摘心,仅留1-3节使之形成花芽,开花结果,主蔓长至2~2.3米时摘心封顶。
  5、辣椒管理。辣椒和菜豆、豇豆对水肥管理相近,套种栽培管理可同步、同质、同项进行。辣椒苗应于上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于大棚内进行冷床播种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于菜豆或豇豆预留的空带中。开花坐果前控制肥水防徒长,辣椒坐稳后加强肥水供应,由于在套种中辣椒占的比例大,占地面积较多,采收的次数多,应每周采收1次,每采收1次施肥灌水1次,每次每亩施人粪尿750千克或尿素7.5千克。盛果期要增加追肥量,施后浇水。7~8月份高温季节,应保持地面见湿见干,每隔7~10天喷1次180~240毫克,升亚硫酸氢钠液抑制辣椒的光呼吸作用,能显著提高辣椒的产量。加强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白绢病等的防治。
  
  413002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张良芳
其他文献
1.“玉米-玉米-蔬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关键技术:①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强、丰产性高的中熟品种。  ②适时早播。根据各地气候特征,一般于3月10-20日播种,采用营养球(块)覆膜保温育苗,二叶一心时移栽大田。  ③规范移栽。株行距规格为27×66厘米,密度为56250株/公顷。  ④适时接茬。第一季玉米灌浆结束后。将其功能叶下部的叶片全部割掉,并及时进行第二季玉米播种育苗,将玉米苗移栽到第一季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