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求职与应聘”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引入一段个人面试的案例,并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可提高学生求职面试的能力。
[关键词]面试;案例分析;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92-03
一、案例阅读
韦夏是一位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刚刚毕业的时候,她就职于一家小公司,因为所学专业比较对口,所以工作上得心应手,但是也因此缺乏挑战性。两年后,她觉得自己渐渐失去了工作激情。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经过深思熟虑,她选择了辞职,有意向到另外一家大型的广告公司应聘相应的职位。为了过好面试关,她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面试的时候,面对主考官严谨的提问,韦夏依然泰然自若,对答如流,最后终于使主考官对她刮目相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段精彩的面试过程。
主考官(以下简称主):你为什么会应聘我们公司的这个工作岗位?
韦夏(以下简称韦):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我本人的性格很符合这个职业对从业者的性格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意味着职业生涯就成功了一半了;第二,我对这份工作充满兴趣,因此会努力工作,员工的努力工作必定会给公司带来业绩上的回报;第三,这份工作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主:你想从这一职位中得到什么?
韦:我想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给自己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主:如果我们今天录用你,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韦:我在这次面试之前已经对公司有了一些了解。我发现贵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主管人員和辅助人员的分工好像不是很明确,这样可能会导致贵公司的管理障碍,例如命令的重复执行等,这必将导致公司的效率下降。对于贵公司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来说,1%工作效率的下降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首先会着力于明确管理层人员的职责上,相信我可以很快发现并解决问题。
主:你能在压力下工作吗?
韦:当然可以。大学时期,我担任学校的组织部部长,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繁忙的学生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仍旧有条不紊地积极工作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你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为什么?
韦:坦白地说,我在上学的时候逻辑思维并不是很好,这可能影响了我的数学成绩,但我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努力弥补数学能力的欠缺,并由此提高了我的经济分析能力,这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您可以看得到。
主:你很少换工作,为什么?
韦:我认为停留在一个岗位上的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会越丰富。
主:你打算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吗?
韦:当然,这是我喜爱的工作,而且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要扎根于此发展自己的事业,为公司的发展尽力。
主:另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的业余爱好,比如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
韦:我比较喜欢一些文艺类、时事类的节目,放松之余还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我想适当的电视节目对于开阔视野是有帮助的。
主:谈谈你的缺点吧。
韦:我的缺点可能就是做事过于认真,有时这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
主:一旦被录用,你将如何规划你的职业?
韦:我想我的职业规划会和公司的目标一致,并为此提高我的业务水平。
主:很好,韦夏小姐,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我们会在一周内通知你面试的结果。
二、案例分析
基于此案例,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考官的提问主要测试了应聘者的哪些素质?主考官的问题是否还存在不足?应该如何改善?应聘者在应答上有哪些优缺点?
1.主考官主要围绕任职资格进行提问
面试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求职动机是主考官首先提出的问题:“你为什么会应聘我们公司的这个工作岗位?”
(2)应聘者的工作愿望和事业进取心
主考官从应聘者的奋斗目标中考查其事业进取心。比如:“你想从这一职位中得到什么?”“你如何规划你的职业前景?”等等。
(3)应聘者的工作能力
主考官对工作能力进行多方面的提问,例如:“你能在压力下工作吗?”“你很少换工作,为什么?”等等。
(4)应聘者的反应能力
对于反应能力,主考官采用压力式提问,进行多次多角度的考查:“你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为什么?”“谈谈你的缺点吧。”
(5)背景、兴趣爱好、自我认识及其他
除以上主要方面外,主考官还对应聘者的背景等进行了一些提问,其中包括背景性问题,关于应聘者的兴趣爱好的问题,关于自我认识的问题,等等。
通过一系列提问,加上与应聘者直接接触获得了仪表风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信息,主考官比较全面、综合地测试了应聘者各方面的素质,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有了基本的判断。
2.主考官在提问上的可取之处
(1)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一方面,主考官在面试中始终围绕应聘者的任职资格来进行提问,没有岔开主题,这使得双方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基本达到了面试的目的。
另一方面,主考官的提问重点突出且恰当,主要把重点放在应聘者的工作动机和工作能力上,有意识地加大提问的量和深度,多角度地反复测试。通过反复考查应聘者的求职的原因和对未来的规划,同时结合本公司情况来判断此职位及其工作条件是否与应聘者相匹配。
(2)导入得体,语言简明扼要
主考官采用自然、亲切、渐进式的导入方式,为应聘者创设了自然宽松的环境,使应聘者放松并快速进入面试状态。
[关键词]面试;案例分析;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92-03
一、案例阅读
韦夏是一位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刚刚毕业的时候,她就职于一家小公司,因为所学专业比较对口,所以工作上得心应手,但是也因此缺乏挑战性。两年后,她觉得自己渐渐失去了工作激情。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经过深思熟虑,她选择了辞职,有意向到另外一家大型的广告公司应聘相应的职位。为了过好面试关,她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面试的时候,面对主考官严谨的提问,韦夏依然泰然自若,对答如流,最后终于使主考官对她刮目相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段精彩的面试过程。
主考官(以下简称主):你为什么会应聘我们公司的这个工作岗位?
韦夏(以下简称韦):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我本人的性格很符合这个职业对从业者的性格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意味着职业生涯就成功了一半了;第二,我对这份工作充满兴趣,因此会努力工作,员工的努力工作必定会给公司带来业绩上的回报;第三,这份工作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主:你想从这一职位中得到什么?
韦:我想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给自己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主:如果我们今天录用你,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韦:我在这次面试之前已经对公司有了一些了解。我发现贵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主管人員和辅助人员的分工好像不是很明确,这样可能会导致贵公司的管理障碍,例如命令的重复执行等,这必将导致公司的效率下降。对于贵公司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来说,1%工作效率的下降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首先会着力于明确管理层人员的职责上,相信我可以很快发现并解决问题。
主:你能在压力下工作吗?
韦:当然可以。大学时期,我担任学校的组织部部长,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繁忙的学生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仍旧有条不紊地积极工作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你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为什么?
韦:坦白地说,我在上学的时候逻辑思维并不是很好,这可能影响了我的数学成绩,但我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努力弥补数学能力的欠缺,并由此提高了我的经济分析能力,这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您可以看得到。
主:你很少换工作,为什么?
韦:我认为停留在一个岗位上的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会越丰富。
主:你打算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吗?
韦:当然,这是我喜爱的工作,而且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要扎根于此发展自己的事业,为公司的发展尽力。
主:另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的业余爱好,比如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
韦:我比较喜欢一些文艺类、时事类的节目,放松之余还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我想适当的电视节目对于开阔视野是有帮助的。
主:谈谈你的缺点吧。
韦:我的缺点可能就是做事过于认真,有时这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
主:一旦被录用,你将如何规划你的职业?
韦:我想我的职业规划会和公司的目标一致,并为此提高我的业务水平。
主:很好,韦夏小姐,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我们会在一周内通知你面试的结果。
二、案例分析
基于此案例,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考官的提问主要测试了应聘者的哪些素质?主考官的问题是否还存在不足?应该如何改善?应聘者在应答上有哪些优缺点?
1.主考官主要围绕任职资格进行提问
面试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求职动机是主考官首先提出的问题:“你为什么会应聘我们公司的这个工作岗位?”
(2)应聘者的工作愿望和事业进取心
主考官从应聘者的奋斗目标中考查其事业进取心。比如:“你想从这一职位中得到什么?”“你如何规划你的职业前景?”等等。
(3)应聘者的工作能力
主考官对工作能力进行多方面的提问,例如:“你能在压力下工作吗?”“你很少换工作,为什么?”等等。
(4)应聘者的反应能力
对于反应能力,主考官采用压力式提问,进行多次多角度的考查:“你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为什么?”“谈谈你的缺点吧。”
(5)背景、兴趣爱好、自我认识及其他
除以上主要方面外,主考官还对应聘者的背景等进行了一些提问,其中包括背景性问题,关于应聘者的兴趣爱好的问题,关于自我认识的问题,等等。
通过一系列提问,加上与应聘者直接接触获得了仪表风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信息,主考官比较全面、综合地测试了应聘者各方面的素质,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有了基本的判断。
2.主考官在提问上的可取之处
(1)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一方面,主考官在面试中始终围绕应聘者的任职资格来进行提问,没有岔开主题,这使得双方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基本达到了面试的目的。
另一方面,主考官的提问重点突出且恰当,主要把重点放在应聘者的工作动机和工作能力上,有意识地加大提问的量和深度,多角度地反复测试。通过反复考查应聘者的求职的原因和对未来的规划,同时结合本公司情况来判断此职位及其工作条件是否与应聘者相匹配。
(2)导入得体,语言简明扼要
主考官采用自然、亲切、渐进式的导入方式,为应聘者创设了自然宽松的环境,使应聘者放松并快速进入面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