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bnm123j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整个社会用电需求量的增加,配网工程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然而,对应的配网规划却相对缓慢,不合理的配网结构不仅浪费了电能资源,还无法满足负荷发展需求,对此,有必要加大配网规划力度,采用网格化规划方法,优化配网运维管理,提高配网运行水平,确保供电服务质量。
  关键词:中压配网;网格化规划
  引言:随着配网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配网规划也面临着全新的任务,网格化规划是对配网供电区域的区块化划分,能够让复杂的配网简单化,确保配网供电规范化,提高配网供电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使电能得以充分利用。本文分析了中压配网规划的现状,以及配网网格化规划的原则、思路与方法。
  1. 中压配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配网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配网规划也亟待更新与发展。目前来看,中压配网规划无法深入落实,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例如:业扩因素、改迁工程,从而使得配网工程规划偏离正轨目标,无法发挥对配网工程项目的指导作用。现阶段,中压配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线路规划无秩序,供电区域重叠交错,故障排查困难;第二,中压配网转供电能力亟待增强;第三,配网缺少清晰、合理的结构,自动化进程缓慢;第四,线路负荷分布不均,且供电半径超出规定范围,甚至出现了迂回供电问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用户对供电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配网供电能力、规划水平却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当前我国配网结构亟待优化。中压配网规划要同主网建设相衔接,要积极加大配网自动化建设进程,积极协调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2.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
  2.1“网格化”规划总体思路
  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将一张完整配电网划分为多个配电分区,将每个配电分区划分为多个用电网格,根据收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不同用地性质和开发程度的地块,开展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明确各用电网格的空间负荷分布。针对各用电网格的差异性,分别选取与之对应的典型接线模式作为目标网架,以用电网格作为配网项目和用户接入的最小单元,逐年制定过渡方案,使得复杂网络清晰化、简单化,为今后的配网自动化奠定基础。
  2.2用电网格的划分
  从负荷的发展角度看,用电网格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负荷发展成熟的网格(城市建成区),该类网格土地已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负荷几近饱和;二是负荷快速发展的网格(城市规划区),该类网格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且远景负荷较为明确,有足够的负荷上升空间;三是发展不确定网格,该类网格无明确的区域规划,在空间负荷增长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用电网格的划分首要考虑因素是保持用电网格目标网架的完整性,即对于目标网架来说,一个网格应包含为该网格供电的线路的整体,不应出现一回(或几回)线路为该网格供电的同时为其他网格供电,一个用电网格以1~2组典型接线为宜。
  2.3负荷预测
  第一,近期负荷预测。对网格内的历史年配变容量及配变负载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历史年负荷平均增长率,利用自然增长率法分析预测各用电网格的近期负荷发展情况,其中负荷发展成熟的用电网格采用自然增长法预测,负荷快速发展的用电网格采用大用户报装与自然增长率法相结合进行预测,发展不确定的用电网格采用负荷增长曲线法预测。第二,空间负荷预测。针对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电网格,根据用电网格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等详细参数,设定相应用地的负荷密度进行空间负荷预测,并利用当地相应用地性质饱和负荷地块的负荷密度指标进行校核。针对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电网格,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根据网格内各类用地的用地性质和占地面积,结合当地发展的情况设定合理的容积率,设定适应的负荷密度进行负荷预测。
  2.4确定目标网架接线模式
  根据规划区域负荷发展阶段和所属供电分区类别,在剔除专线用户负荷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网格合适的目标网架接线模式,并满足导则中的供电安全标准要求,其中:(1)负荷发展成熟网格根据电网网架现状,按照改造最少的原则合理选择接线模式。(2)负荷快速发展网格应以导则为指导,规划相应的目标网架接线模式。
  2.5划分供电网格
  结合负荷预测结果,根据确定的目标网架接线模式,将供电区域按照城市路网(含规划路网)或自然分界,细分为若干个网格。其中:(1)负荷发展成熟网格和负荷快速发展网格,每个目标网格大小宜按一组标准接线的供电能力确定,不应超过三组接线。网格内线路应能独立承担该网格的正常供电任务,满足网格内的电力负荷需求,并预留有一定裕度以满足日后的负荷增长需要。(2)负荷发展不确定网格是因负荷的不确定性使然,因此,可将该区域作单一网格管理,待负荷明确后再划分。
  2.6目标网架规划
  1) 结合中长期变电站布点规划开展各网格间隔规划,确定每个网格电源点(未来可预期)。电源点选择应满足就近原则,考虑合理的供电半径。2)每个网格内电源点原则上应至少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对于同一变电站供电的线路,应来自不同的母线段。每个变电站的负载应尽量保持均衡,避免出现重载或轻载主变。3)根据地块组团情况、道路情况,按照导则中的供电安全标准要求规划目标网架上各个节点(开关站、开闭所、环网柜、柱上开关等),做到分段合理,并明确各类节点的作用和性质。4)相邻网格间一般不设置联络,若有必要可通过开关站、开闭所、柱上开关等主要节点进行联络。5)每个网格内的网架接线应设置合理的正常运行方式和检修运行方式,网格间的联络设置应有固定的运行(联络)方式。
  2.7通道规划
  划分网格时,应结合目标网架和现状电网情况,统筹考虑网格中压路径的选择,并应考虑各电压等级过境通道,尽量减少后期重复拆建,形成通道规划,并做好与地方发展规划的衔接。
  3.过渡改造原则
  3.1负荷发展成熟网格
  1) 对于已形成标准接线的网a格,以现状问题为导向,按照改造量最少的原则逐步向目标网架过渡。該网格可暂时保留原有接线模式。2)对于网架结构复杂、尚未形成标准接线的区域,在固化线路运行方式的基础上,确定各类联络点的作用和性质,然后按照网格内现状电网问题的分析评估,结合投资情况一次性改造成目标网架,提出改造项目方案及估算。
  3.2负荷快速发展网格
  在固化现有线路运行方式的基础上,确定各类联络点的作用和性质,结合变电站资源、用户用电时序、市政配套电缆沟建设情况、中压线路利用率等因素按照投资最少、后期建设浪费最少的原则逐步由单环网、多分段适度联络等标准接线模式向目标网架过渡。每个网格在各个水平年应明确过渡接线方案,提出分步建设和改造项目方案及估算。
  3.3负荷发展不确定网格
  对于市政规划暂不明确,无法确定负荷增长点的区域,首先固化线路的运行方式,确定各类联络点的作用和性质,然后按照网格内现状电网问题的分析评估,对突出问题进行处理,并结合负荷发展情况,构建单环网、多分段适度联络等标准接线。
  结论:
  简而言之,配网网格化规划是对配网供电进行深入优化管理的过程,网格化规划能够科学调整供电分布,提高配网运行水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2]。
  参考文献:
  [1]李健,马彬,张植华,林毓,杨小芳.基于网格的城市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7(03).
  [2]李海涛,孙波,王轩.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口岸及综合枢纽开发工程智能化及信息化系统服务的探讨,为综合管理智慧口岸智能化系统体系提出建设方案与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  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建筑;智能化及信息化系统服务。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tellig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ervices of port and tran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市政工程方面发展尤为迅速,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上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施工企业对此必须要加强管理力度,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研究,以期可以为建筑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几点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眼
期刊
摘要:在工程当中一贯秉承着严格的技术标准,公路工程也不例外。在公路工程当中要想将路基的质量控制在最高的标准,就一定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本文仅对公路工程当中路基施工的相关技术要点及方法进行粗略的介绍。  关键词:公路工程;公路路基;施工技術  前言:  现如今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对公路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其中公路的使用期限与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关系最大,一旦公路路基质量不过关,将会对公路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顺利运行的基础,通过对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环节的动态管控工作作出阐述,并从中探究其优化解决方案,以期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作出理论指导。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1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逐渐成为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重点项目,在这一大环境背景下,如
期刊
摘要: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来说,其路基往往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路基施工技术,其对后续道路的使用荷载和强度等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于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其在路基施工中是较为困难的施工路基类型之一。本文作者通过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市政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频繁,公众对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满足公众对冬季采暖夏季供冷的要求,空调暖通系统工程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处理技术,同时伴随国家对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大,加强空调暖通系统工程管理和技术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节能视角,对空调暖通系统工程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期为不断提升空调暖通系统工程科学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市政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市政工程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为了改变当前施工现场的脏污和乱七八糟的现象。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的要求,提高市政建设质量,这不仅是市政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市政工程发展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基础设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建筑结构中的框架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和坚固耐用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工程当中,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和评价。由于框架结构中的钢筋和模板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就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钢筋和模板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地解决,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首先叙述了建筑工程框架
期刊
作者简介:姓名:吕思源(出生年月:1992-05-24)性别:男, 籍贯:湖北 学历:大专 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照明电气  摘要:在中国持续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鉴于城市光污染,更多的城市设计师按照绿色照明的概念来构设城市夜景。计划城市和构设夜景时,不可或缺的是具备多类功能和作用的城市公园绿地,为发挥好公园绿地的价值,最主要的是怎样将夜景绿色照明。鉴于此,本文用例子探析了在绿色照明
期刊
摘要:电网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保证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优良才能够不断克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由于不当操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当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利因素时,团队内部应该对故障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  引言:提高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和施工安全性是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