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误漏诊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无淋巴结转移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CT误诊及漏诊原因,旨在更加准确把握CT诊断PTC的价值与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共18个PTC病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TC病例,术前均行甲状腺CT平扫及增强检查,CT检查误诊或漏诊,观察CT平扫及增强表现,分析CT误漏诊原因。结果 :16例PTC病例共18个PTC病灶(13个PTC病灶在CT上显示,5个PTC微灶未在CT上显示),9例为多发甲状腺结节(7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PTC,2例有2个PTC微癌灶);误诊13个,平均直径9.3 mm,7个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个未定性诊断,1个误诊为腺瘤;漏诊5个PTC病灶,平均直径2.4 mm。结论:病灶多发、直径小、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及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是PTC误诊的主要原因;5 mm以下PTC病灶在CT上难以清晰显示,可能是漏诊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塞缪尔·约翰逊的《诗人传》以其传记理论为指导,将传记与文评完美结合,突破为圣人立传的窠臼,强调人性的一致性,追求不偏不倚和真实可信,并强调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尽管
人工智能技术正蓬勃发展,并在军事领域加速战斗力的生成。本文针对空天防御的作战需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在提升信息化实战能力的背景下,重点从态势认知、方案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战场”,疫情趋势预测是开展疫情科学防控和精准防控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疫情动态病死率概念,分析了疫情动态病死率函数
针对复杂作战背景下不确定性带来的作战推演技术难题,本文面向方案推演分析和战法战术优化分析等实际应用需求,以不确定性、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从推演
装备思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科技文明产物,它反映一定时期人们对于装备设计的理念,也反映了该时期主流军事战略的思维方式。本文对军事装备涉及的论证、研制、试验、鉴定和使
试验与评价是对装备战技指标进行的全面考核与验证,涉及到多指标、多阶段、多装备层次。结合装备试验与评价的特点与需求,给出了装备试验与评价系统工程管理的概念,明确了其
突发重大疫情后,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可为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提供有力支撑。在突发重大疫情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评估是核心,风险控制是目的。本文系统梳理与分析了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具有很强的超前性、联动性和不确定性。但人工智能
本文基于Patentics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通过对智能引信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专利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量、申请区域、国际专利分类技术构成和重点研发团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