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上是笔者想到的部分在中国构建自主电影完片保险体系,所需要对接的关键部委和行业企业。美国人用了70年时间完成了这些,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许在国家有关领导关注关心下,我们有机会用5-10年,实现中国奇迹走完这一历程。一旦中国自主电影完片保险机制得以建立,我们将可以运营电影完片保险制度这一工具,驾驭全球金融资本,为“站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在亚洲这个美国电影完片保险尚未站稳脚跟的广播市场,我们将有机会推动以中国电影完片保险标准为内核的亚洲电影完片保险标准的建立,共享电影IP立项资源、资金资本、拍摄资源,实现亚洲多彩民族本土文化的繁荣发展,避免美国文化的一家独大。但是,笔者不禁思考,怎样一种机制,怎样的主体,才能将如此庞杂主管部委和企业联系到一起,才能不形成相互的掣肘,能团结更多力量为中国自主电影完片保险标准的建设服务。显然,以某一个部委牵头的模式,很难推动中国电影完片保险标准的建立,完片保险作为有待模式实践的前沿学科,只有国家有关领导给予关注,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社会化的中国完片保险标准工作联盟,才能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实现多部门高效协同工作,才能鼓励行业内的国有和民企共同以联盟成员方式参与进来。这样,中国自主的完片保险标准才会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接地气,顺应中国影视行业发展规律,才有可能真正在某一天得以实现,否则某一家机构、某一家企业孤立的去实施,只有可能沦为美国电影完片保险标准进入中国的代言人。因为,包括笔者在内,中国没有一家机构或企业有能力去单独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完片保险产业链生态,并且能推动各个部委和全行业去认可使用它。
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个保险行业的名词,互助式保险公司。互助式保险公司,主要由某一个行业共同发起,保险业务相对专业,行业内企业可以互相参保共保和提供专业化的保险公估定损服务来达到降低行业风险的目的。这个险种,起初来自农业种植业推广一些新生农作物品种,由于缺乏专业种植技术支持,缺乏理赔数据,于是成立互助式农业种植保险公司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笔者呼吁,凡有志于为将来共同推动中国自主电影完片保险标准建立的企业,均可以加入到互助式电影完片保险企业的筹备联盟中。也许,互助式电影完片保险这个特殊的行业互助协作模式,是在中国唯一能走通的道路。
4.5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完片保险剧本风险评估评测和特殊风险保险模式。
众所周知,中国有区别于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有国家主导的失德艺人封杀制度,有主旋律和非社会主义价值观影片对应的发行政策。以上,注定中国本土电影完片保险标准,必然首先需要具备促进国家传播社会主义正向价值观的需要,然后才是依托电影完片保险本身的制度先进性,预防行业乱象和痹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因此,在中国电影完片保险的IP剧本风险评估中,建议考虑将中宣部电影剧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行的立项审查、成片审查和剧本审查,变成一种依托保险产品采购社会服务的相对市场化的模式。影视行业目前比较突出的矛盾是,不管不行,管又管不过来,负责审查的人多了容易乱,少了又审查不过来。建议,可以通过中国电影完片保险的剧本风险分项,实施保费上下浮动的机制。一方面,企业投保降低拍摄风险,预防烂尾风险,方便融资是市场化行为,可以通过保险拿出一定技术服务费用聘请国家审查制度白名单专家的专家,同时也可依据国家审查制度的用人标准聘请一定的社会专家以弥补完片保险审查剧本风险的人力不足。使用国家认证白名单库专家的剧本风险评估费率相对较低,但时间长一点,使用保险公司外聘专家库的剧本风险评估费率相对高一点,但时间短效率高。专家受聘于完片保险产品对应的专家库,其评估报告和评估结果可追溯跟踪,一旦专家评审的产品出现电影审查播出问题,在播出时遭遇整改修改损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修改费用,对应的该片的专家进入黑名单,保险行业和中宣广电各审查体系也永不在录用。同时,在剧本审查库中的国家审查体制专家和保险体制专家,都有机会以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方式,参与影片成片的审查,完片保险也将在产品技术服务费上,对参与成片审片的专家给予佣金发放。国家中宣和广电部门,与完片保险企业,定期组织在库专家进行国家政策法规的宣贯培训和考试,以确保完片保险的剧本风险审查和成片送审风险审查在库专家可以及时掌握国家政策法规,为社会更好的服务。这个方案,既侧重了监管,又兼顾了放权,对电影审查不能只用堵,还要适时适度的疏,这样才能起到促进中国电影作品百花争鸣繁荣发展的目的。
4.6 从中国失德藝人封杀制度,探讨完片保险承保问题。
中国电影成也明星,败也明星。近几年北京朝阳区的阿姨大妈们火眼晶晶,举报了一个又一个“吸毒”、“外遇”或行为不端的失德艺人。由于中国电影采用成片审查制度,剧组们在拍摄前这些艺人可能仪表堂堂、一副圣人嘴脸。电影从立项到拍摄,再到后期宣发和上映,短则半年,长则数年,投资方在投资资金到位前,对主创人员和艺人甚至都素未蒙面,更别提针对“业内稀缺资源”能投资到份额就非常幸运了,不太可能对艺人私生活调查个底儿掉。国家推出失德不良艺人封杀制度的初衷是非常好的,避免老百姓关注负能量艺人,导致负面社会伦理问题被放大。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本应由艺人本身承担的道德风险损失,却间接转嫁给了聘用这些艺人的影视企业,一个影视投资企业倾尽所有、甚至债台高筑去融资拍摄电影,一旦艺人被封杀无法上映,则血本无归,导致企业破产员工失业。这里,笔者有一个建议,假设有一天中国可以拥有自己的自主完片保险制度,则可以在完片保险中设置对应几个高风险保险产品——比如其中一个专项叫非法药物风险预防险。如艺人接受在电影开机前2-3个月,接受保险公司血液尿液2次不定期抽检(类似奥组委对参赛运动员的不定期抽检的机制,专人专管艺人配合12小时内提供采样化验),则保险公司可以以非常低的费率承保,如艺人不能接受,则保险公司相应上调费率。一旦,影片拍摄直到上映期间,发生艺人因为吸毒导致的风险,保险公司将按照影片投保金额进行赔付。有人可能会问,是否有人会利用这个漏洞拍摄烂片,然后通过理赔卖给保险公司?这个基本不可能,因为这是金融诈骗罪,会判刑,而且很重。同样道理,如果艺人愿意接受保险公司聘请的第三方技术人员调查其潜在风险,保险公司也可提供优惠费率参保,否则费率大幅度上浮,乃至预警拒绝承保保险。凡发生过出险理赔的艺人,可以通过完片保险的国际间同业合作,将黑名单提供至全球,使得不良艺人真正的失去在行业内发展的机会,相信以此机制,可以在某个角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敦促艺人自尊自爱自我约束。但这里也存在一个较大难题,很多艺人是甲方市场,影视企业为签约到艺人档期,会做各种让步,如何让艺人尽可能多的纳入到完片保险的风险预防机制,让艺人认识到违法和道德失信的风险损失巨大,相信也可以起到很大震慑作用。所以从中国自主完片保险体系的搭建,到在影视行业内逐步推广实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被大家慢慢接受的过程,当大部分投资方制片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对拒绝接受完片保险监督的艺人说不时,自然也就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如果制片方投资方放弃通过完片保险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一旦艺人被封杀的苦果,只能自己独自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