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正以它不可抵挡的优势占据着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本着最初的激发兴趣的目的,小学英语越来越多的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在的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已不仅仅是当初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一种真实的场景,让他们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体会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来,以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引起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系列变化。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导入,犹如戏之序幕,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观众决定是否愿意继续看下去。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沉浸其中,那对于这一节课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轻松活泼的English song可以让学生们立刻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我常常会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唱唱跳跳,从而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为他们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就这样唱唱跳跳,学生们怎么可能会不爱上英语的学习。在教学4B Unit1A new student一单元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跟随卡通片一起先感受与本单元密切相关的一首歌:《Who’s that girl?》听完一遍后,我让孩子们随着音乐跟唱,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再听时,我让孩子们听歌词,并进行填空练习,把本节课的重点单词一一呈现,初步感知;当听到第三遍时,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能唱得象模象样,并能模仿到位。那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o’s that…?He/She is… He/She is a…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如果没有借助多媒体,那只能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思路,先攻克单词关,再放在句子里反复练习,那教学效果,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肯定又是另外的样子。所以,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才使得孩子们越来越爱上英语的学习,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学习英语原来也是这么轻松愉快的事。
二、用多媒体图像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再造形象能形象地理解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因此,利多媒体课件这一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再造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陌生及抽象的事物,故事书中的“The Lonely Lion”借助课件展示猴子的活泼狡黠、狮子被困笼中的无奈与无助以及重返森林后的喜悦,再造想象了故事发生时的情境,体会狮子向往自由的情感。得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内容,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The Farm”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学会cow,duck,farm,field等单词及句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三、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基础的小学英语其口语在此尤显重要。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多媒体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小学英语第二册第七课,课前,我播放了这节课所学有关食物的歌曲《It’s time for lunch》来渲染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用微机播放剪辑好的对话,进行播放回顾和润色,在此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是为了用,在课结束之前,我又将卡通人物和食物用投影放映并展示给大家进行现场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像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四、营造优美的意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传统的英语教法——“灌输法”,教师通过对单词、句子、课文的讲解和反复练习来帮助学生弄懂,掌握这些“语言点”,学生课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死记硬背单词、句子,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背得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则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图像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
如在教授“At the farm课文中的词组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让每个动物都来“上台表演”,让学生边看边仔细听。“I am a cow”一头奶牛跳着出现在屏幕上,“I am a lamb”一只小山羊跑着,学生看清、听清了,让学生模仿着来说,练习几次后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动作来学习配音。这样大量地进行练习,有助于口语的训练,且学生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总之,多媒体这颗奇葩正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上魅力四射,但是一定要适时,适度,适当,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可用可不用则尽量不用,要用在“精妙”之处,这样方能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导入,犹如戏之序幕,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观众决定是否愿意继续看下去。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沉浸其中,那对于这一节课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轻松活泼的English song可以让学生们立刻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我常常会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唱唱跳跳,从而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为他们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就这样唱唱跳跳,学生们怎么可能会不爱上英语的学习。在教学4B Unit1A new student一单元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跟随卡通片一起先感受与本单元密切相关的一首歌:《Who’s that girl?》听完一遍后,我让孩子们随着音乐跟唱,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再听时,我让孩子们听歌词,并进行填空练习,把本节课的重点单词一一呈现,初步感知;当听到第三遍时,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能唱得象模象样,并能模仿到位。那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o’s that…?He/She is… He/She is a…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如果没有借助多媒体,那只能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思路,先攻克单词关,再放在句子里反复练习,那教学效果,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肯定又是另外的样子。所以,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才使得孩子们越来越爱上英语的学习,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学习英语原来也是这么轻松愉快的事。
二、用多媒体图像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再造形象能形象地理解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因此,利多媒体课件这一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再造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陌生及抽象的事物,故事书中的“The Lonely Lion”借助课件展示猴子的活泼狡黠、狮子被困笼中的无奈与无助以及重返森林后的喜悦,再造想象了故事发生时的情境,体会狮子向往自由的情感。得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内容,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The Farm”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学会cow,duck,farm,field等单词及句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三、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基础的小学英语其口语在此尤显重要。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多媒体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小学英语第二册第七课,课前,我播放了这节课所学有关食物的歌曲《It’s time for lunch》来渲染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用微机播放剪辑好的对话,进行播放回顾和润色,在此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是为了用,在课结束之前,我又将卡通人物和食物用投影放映并展示给大家进行现场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像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四、营造优美的意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传统的英语教法——“灌输法”,教师通过对单词、句子、课文的讲解和反复练习来帮助学生弄懂,掌握这些“语言点”,学生课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死记硬背单词、句子,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背得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则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图像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
如在教授“At the farm课文中的词组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让每个动物都来“上台表演”,让学生边看边仔细听。“I am a cow”一头奶牛跳着出现在屏幕上,“I am a lamb”一只小山羊跑着,学生看清、听清了,让学生模仿着来说,练习几次后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动作来学习配音。这样大量地进行练习,有助于口语的训练,且学生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总之,多媒体这颗奇葩正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上魅力四射,但是一定要适时,适度,适当,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可用可不用则尽量不用,要用在“精妙”之处,这样方能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