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正以它不可抵挡的优势占据着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本着最初的激发兴趣的目的,小学英语越来越多的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在的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已不仅仅是当初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一种真实的场景,让他们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体会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来,以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引起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系列变化。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导入,犹如戏之序幕,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观众决定是否愿意继续看下去。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沉浸其中,那对于这一节课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轻松活泼的English song可以让学生们立刻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我常常会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唱唱跳跳,从而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为他们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就这样唱唱跳跳,学生们怎么可能会不爱上英语的学习。在教学4B Unit1A new student一单元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跟随卡通片一起先感受与本单元密切相关的一首歌:《Who’s that girl?》听完一遍后,我让孩子们随着音乐跟唱,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再听时,我让孩子们听歌词,并进行填空练习,把本节课的重点单词一一呈现,初步感知;当听到第三遍时,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能唱得象模象样,并能模仿到位。那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o’s that…?He/She is… He/She is a…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如果没有借助多媒体,那只能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思路,先攻克单词关,再放在句子里反复练习,那教学效果,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肯定又是另外的样子。所以,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才使得孩子们越来越爱上英语的学习,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学习英语原来也是这么轻松愉快的事。
  二、用多媒体图像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再造形象能形象地理解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因此,利多媒体课件这一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再造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陌生及抽象的事物,故事书中的“The Lonely Lion”借助课件展示猴子的活泼狡黠、狮子被困笼中的无奈与无助以及重返森林后的喜悦,再造想象了故事发生时的情境,体会狮子向往自由的情感。得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内容,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The Farm”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学会cow,duck,farm,field等单词及句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三、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基础的小学英语其口语在此尤显重要。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多媒体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小学英语第二册第七课,课前,我播放了这节课所学有关食物的歌曲《It’s time for lunch》来渲染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用微机播放剪辑好的对话,进行播放回顾和润色,在此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是为了用,在课结束之前,我又将卡通人物和食物用投影放映并展示给大家进行现场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像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四、营造优美的意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传统的英语教法——“灌输法”,教师通过对单词、句子、课文的讲解和反复练习来帮助学生弄懂,掌握这些“语言点”,学生课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死记硬背单词、句子,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背得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则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图像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
  如在教授“At the farm课文中的词组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让每个动物都来“上台表演”,让学生边看边仔细听。“I am a cow”一头奶牛跳着出现在屏幕上,“I am a lamb”一只小山羊跑着,学生看清、听清了,让学生模仿着来说,练习几次后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动作来学习配音。这样大量地进行练习,有助于口语的训练,且学生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总之,多媒体这颗奇葩正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上魅力四射,但是一定要适时,适度,适当,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可用可不用则尽量不用,要用在“精妙”之处,这样方能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当年将他的小说《红高粱》改编成电影的张艺谋随即表达了对老朋友的祝贺,称这为“天大的喜事”,并感慨25年前跟他在山东高密一起赤膊种高粱时,哪里想过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刊驻江苏仪征市小记者薛一凡满眼泪花地报道:我们班有两大特色,一是查字典快,二是吃零食成风。查字典的习惯是从三年级培养起的,而吃零食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
2000年,教育部公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以实用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基本要求”中还提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完成《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
本刊驻江苏海门市小记者范梦娇感慨万千地报道:今天天气十分炎热,可我一瓶开水都没带,这令我口干舌燥,精力不济。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挨到了放学。我兴高采烈地背着书包,飞奔回家。
本刊驻福建泉州市小记者蔡倩倩义正词严地报道:广告,顾名思义,就是为广大商品做推销的小通告。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为新出炉的商品做了宣传……广告有说也说不完的好处。但今天,我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下面,我就转变差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一些实践体会。  问题1:基础太差,没有兴趣,怎么办?  学生基础差,由于教学不能适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词汇:fire, hear, inside, safe。  (2)能够听说读写句子:It could hear the people.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默读、速度、扫读、按意群阅读等方法。  3.情感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对人类的帮助,和动物做朋友。  (2)知道在火灾中如何自救。  4.学习
据《云门广录》载,云门禅师曾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不知道.”云门:“日日是好日.”宋朝的慧开禅师特别为云门的“日日是好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