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精神素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群众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农家书屋 新农村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42-01
刘志忠(1961-),男,辽宁铁岭人,吉林省靖宇县图书馆馆员,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
一、农家书屋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同时,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自身综合素质指的是思想道德观念、政策法律意识、科技文化素质、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自身综合素质,除了各地开展的服务“三农”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学到一定技能,通过书刊及时掌握信息,找到更多致富门路,调动农民群众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书屋实实在在打造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学校。
二、农家书屋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农村经济困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文化娱乐设施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的生活非常单调,几乎没有课外读物可读,也没有有意义的活动,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农家书屋的建设,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读书的问题。通过读书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生获取更多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修养,开拓视野的程度。农家书屋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益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这对于他们健康成长是大有益处的,也解决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长期困扰和无条件解决的问题。各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应当积极工作,努力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问题
部分乡镇和村级领导干部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起到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有“等、靠、要”态度,存在应付、敷衍的消极思想。
(二)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和图书管理的问题
农家书屋要正常开展工作,必须有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管理员。
现在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图书管理工作,在图书分类、登记造册、排架、图书维护、保管、借阅等方面缺乏管理经验。极易导致图书的破损、丢失,无法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
(三)经费问题
一是后续购书经费问题。农村财政困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主要问题。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初期由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由农民自己管理。现有图书流通完后,再没有后续书源。二是图书管理员工作补偿金的问题。图书管理员要做好书屋的管理工作,势必要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是要耽误自己的农活。而农家书屋工作又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工作,无报酬可言。尽管有许多人愿意去做这项工作,但长此以往,也势必会影响农家书屋的生存与发展。三是工作支出经费问题。农家书屋建成后,管理员必须参加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购买必备的办公用品。旅差费、办公用品购置费、水电费、开展活动的费用等来源有限。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协调合作。要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作为评价各级地方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有利支持。
(二)各级政府应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属公益性的文化服务项目。建议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农家书屋保障经费机制,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按书屋建设的一定比例给予书刊资料的更新剔旧费用和办公费用。
(三)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制订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县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和服务农村的职能作用。组建农家书屋联合目录,组织书屋之间的文献交流,加快图书的流通,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为此,建议应减少上级统一配置图书的种类,留出一部分资金,让农家书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图书,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要求;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县图书馆专业人才的优势,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管理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业务能力,使农家书屋真正發挥其作用;建立考核评审机制。对已建成的农家书屋要由县文化、新闻出版、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成考核评审小组,对书屋实行年度考核评审的方式加强管理。在开馆时间、读者到馆率、图书借阅率、图书流通、读者咨询、开展读者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审。以保证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的良师益友。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农家书屋 新农村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42-01
刘志忠(1961-),男,辽宁铁岭人,吉林省靖宇县图书馆馆员,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
一、农家书屋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同时,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自身综合素质指的是思想道德观念、政策法律意识、科技文化素质、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自身综合素质,除了各地开展的服务“三农”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学到一定技能,通过书刊及时掌握信息,找到更多致富门路,调动农民群众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书屋实实在在打造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学校。
二、农家书屋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农村经济困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文化娱乐设施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的生活非常单调,几乎没有课外读物可读,也没有有意义的活动,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农家书屋的建设,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读书的问题。通过读书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生获取更多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修养,开拓视野的程度。农家书屋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益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这对于他们健康成长是大有益处的,也解决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长期困扰和无条件解决的问题。各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应当积极工作,努力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问题
部分乡镇和村级领导干部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起到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有“等、靠、要”态度,存在应付、敷衍的消极思想。
(二)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和图书管理的问题
农家书屋要正常开展工作,必须有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管理员。
现在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图书管理工作,在图书分类、登记造册、排架、图书维护、保管、借阅等方面缺乏管理经验。极易导致图书的破损、丢失,无法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
(三)经费问题
一是后续购书经费问题。农村财政困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主要问题。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初期由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由农民自己管理。现有图书流通完后,再没有后续书源。二是图书管理员工作补偿金的问题。图书管理员要做好书屋的管理工作,势必要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是要耽误自己的农活。而农家书屋工作又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工作,无报酬可言。尽管有许多人愿意去做这项工作,但长此以往,也势必会影响农家书屋的生存与发展。三是工作支出经费问题。农家书屋建成后,管理员必须参加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购买必备的办公用品。旅差费、办公用品购置费、水电费、开展活动的费用等来源有限。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协调合作。要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作为评价各级地方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有利支持。
(二)各级政府应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属公益性的文化服务项目。建议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农家书屋保障经费机制,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按书屋建设的一定比例给予书刊资料的更新剔旧费用和办公费用。
(三)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制订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县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和服务农村的职能作用。组建农家书屋联合目录,组织书屋之间的文献交流,加快图书的流通,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为此,建议应减少上级统一配置图书的种类,留出一部分资金,让农家书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图书,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要求;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县图书馆专业人才的优势,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管理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业务能力,使农家书屋真正發挥其作用;建立考核评审机制。对已建成的农家书屋要由县文化、新闻出版、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成考核评审小组,对书屋实行年度考核评审的方式加强管理。在开馆时间、读者到馆率、图书借阅率、图书流通、读者咨询、开展读者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审。以保证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的良师益友。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