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市场化与金融介入已经来到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即使没有一再尝试的票房保底演变成票房预期收益售卖的金融产品,金融敲开电影产业的大门登堂入室也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我们相信金融既然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它就不可回避。需要的是好好考虑怎样令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而非相反。简单地划分便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社会主义,实体经济为金融服务,就是资本主义。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正向外部性”。这个概念目前在很多经济学的分析中被人们引用,它的意思是指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事物身上的事物,在本身的反应之外并且对本身对应的事物所造成的影响之外,对更大的其他事物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外部性。而如果它产生出来的效果是外部性收益大于对应的两个事物之内的收益,那么它就是正向的外部性。
举一个例子,当某一个组织吸收了一个技术专家,专家带来了这家公司的技术进步,这只是发生在这个组织内部的事情。但是,这个专家的技术成果以及这家公司的技术跨越造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飞跃的时候,它产生的效果就成为了“正向外部性”。有了正向外部性,当然就会有负向外部性。在研究经济现象时人们一般关注经济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通常都是经济的结构性改变,而且通常是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乔布斯对苹果的贡献,他本人以及苹果公司的收益当然远不及全世界因此得到的收益为巨大),这就是正向的外部性效应。
我们来设想金融为电影行业服务能够带来正向外部性的一个例子。也许今年很多院线就要实施“实时分账”,从影城开始,到院线,到发行公司,到影片出品方,所有各自分账收益都会在观众购票的瞬间分别到达各自的账上,而不会在每一环节都产生十天半月乃至一月的沉淀。失却这份沉淀对于各个环节来说都将会是不需言说的损失,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几乎所有影城都已经实行了在线选座,第三方并且对影城实行优惠票价的补贴,即在最低票价的约定上补足因为给予观众超低票价而与影城结算的不足的差额。这笔票补的数量和金额非常巨大,巨大到由于第三方结算拖延而令影城不得不拿出自己的巨额收入给院线的准时交款。
我们知道,现在各级结算必须十分及时,因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已经数百亿计,每一部影片动辄票房数亿,每一个环节的结算拖延,其中造成的资金成本(譬如利息或者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就十分巨大。这是出品方和发行方所以希望实时分账的原因所在。据上所述,影城很可能不愿意或者做不到实时分账,这时中国的院线就会立马分成可以实时分账的院线,和不能实时分账的院线。按照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方面签署的影片进口协议,准时结算是十分重要的条款,因此,下来的影片发行一定会分开两种情形,可以确保实时分账的院线优先同步上映,不能确保实时分账的院线下一轮考虑。
实时分账合情合理,而且能够有效减低偷漏瞒截票房的风险。实时分账的软件已经出来了,不是做不到,而是看谁家最先落实。这会是中国电影产业一个更加创新的飞跃,是一次行业的质的飞跃。其中会给资本带来巨大的商机。就像当年从胶片拷贝跨越到数字拷贝的革命,如果今天还用胶片拷贝,该会使得多少资金浪费在拷贝的洗印生产上!正是发行方将资金从拷贝洗印生产中解放出来,现在的电影宣传才有可能做得这么厉害。创新解放的绝非仅仅是生产力,创新解放的也是资本和资金。实时分账对于行业良性发展的意义实在太大,对院线和影城的管理进步也将会带来大的促动。
只是这样一来马上就会给很多影城和院线造成巨大压力。如果第三方不能准时结算付款怎么办?如果影城和院线拖不起延时付款结算怎么办?如果后果是片方和发行方不再供片了怎么办?如果票款纯粹是在行业内部运行的,实时分账好像就不应该有问题,因为顾客付钱之后实时分掉就是,最多影城失去截留和沉淀,但是如果票款补贴是在行业以外进行的,影城要得到第三方的补贴才能完成整个结算,也包括每月的房租缴交、人工成本支付等等,问题就不简单了。影城和院线完全有可能,或者一定不能做得到不断垫支以确保实施分账的进行!
如此足以令一条院线解散,令无数家影城破产!金融为什么要为实业服务,就是因为实业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当中总是会遇到很多,且是不断遇到自身难以应对的问题。有的影城已经为第三方售票代垫结算票款上千万元了,他们等于在为电商打工而非电商帮助他们创新超越了,这是很可怕的。而下来就是整个行业会为电商打工,实现电商一厢情愿的“电影行业都要为BAT打工”的梦想了,可不敢说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如果没有解决办法,迅猛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将情何以堪。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就要从正向外部性的角度来考虑考虑解决的办法。金融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譬如做一个专门为影城和院线以致发行公司实时分账的险种,称为“实时分账保险”,院线影城及发行公司,包括电商第三方都必须购买,各自给保险付很少的钱,保险公司在院线影城发行公司和第三方电商(尤其是第三方电商)出现危机的时候承担保险责任,保障整条产业链上下游不出现资金拖欠而引致的危机。中国目前险资非常强大,它们也在找新的创新出口,在更加高速发展的电影行业面前,险资其实也在琢磨如何与电影行业对接,这里就有所谓产业市场化与金融命题的很好的题目,可以做很新的文章。
影城院线发行公司第三方售票等等与保险公司分别之间的关系也许仅仅是单个的保险关系,但是,整个电影产业也许就都会发生十分良性的推动,如果实时分账没有障碍,而且是在所有环节都没有障碍,整个产业的发展是否就会得到更加安全的保障,资本对电影产业的信任度,或者这个产业的信用程度就会极大的提升,这不就是正向外部性吗!这不就是整个产业的收益远远大于一家影城或者一条院线、一家发行公司、一家第三方电商吗?任何一家影城、一条院线、一家发行公司和第三方电商自身的产业生存固然也得到了保障,但是它的付出也是需要的,譬如它需要支付险金,譬如它要准备一旦超过保单约定的赔额则自身必须承担,譬如它也要冒一旦自己的信用破产的风险,等等。
所以说,整个产业的收益会大于它自己的收益,而这就是“正向外部性”的整个经济效应,也因此,这在当下的经济领域是非常被鼓励的,也是中国当下电影产业应该提倡的。金融如此契入电影产业,它产生的也必将是正能量,是电影产业和保险业的增量,是外部正向性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产业更加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金融为电影产业可以做的真是太多太多了,不需要做哪些投机取巧的勾当,不需要做哪些价值观不正确的事情。在中国电影产业即将完成全球登顶的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纵然风云变幻,人各取所需,产业的轨迹所能够真正留下的,一定还是那些正能量的足迹。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正向外部性”。这个概念目前在很多经济学的分析中被人们引用,它的意思是指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事物身上的事物,在本身的反应之外并且对本身对应的事物所造成的影响之外,对更大的其他事物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外部性。而如果它产生出来的效果是外部性收益大于对应的两个事物之内的收益,那么它就是正向的外部性。
举一个例子,当某一个组织吸收了一个技术专家,专家带来了这家公司的技术进步,这只是发生在这个组织内部的事情。但是,这个专家的技术成果以及这家公司的技术跨越造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飞跃的时候,它产生的效果就成为了“正向外部性”。有了正向外部性,当然就会有负向外部性。在研究经济现象时人们一般关注经济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通常都是经济的结构性改变,而且通常是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乔布斯对苹果的贡献,他本人以及苹果公司的收益当然远不及全世界因此得到的收益为巨大),这就是正向的外部性效应。
我们来设想金融为电影行业服务能够带来正向外部性的一个例子。也许今年很多院线就要实施“实时分账”,从影城开始,到院线,到发行公司,到影片出品方,所有各自分账收益都会在观众购票的瞬间分别到达各自的账上,而不会在每一环节都产生十天半月乃至一月的沉淀。失却这份沉淀对于各个环节来说都将会是不需言说的损失,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几乎所有影城都已经实行了在线选座,第三方并且对影城实行优惠票价的补贴,即在最低票价的约定上补足因为给予观众超低票价而与影城结算的不足的差额。这笔票补的数量和金额非常巨大,巨大到由于第三方结算拖延而令影城不得不拿出自己的巨额收入给院线的准时交款。

我们知道,现在各级结算必须十分及时,因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已经数百亿计,每一部影片动辄票房数亿,每一个环节的结算拖延,其中造成的资金成本(譬如利息或者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就十分巨大。这是出品方和发行方所以希望实时分账的原因所在。据上所述,影城很可能不愿意或者做不到实时分账,这时中国的院线就会立马分成可以实时分账的院线,和不能实时分账的院线。按照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方面签署的影片进口协议,准时结算是十分重要的条款,因此,下来的影片发行一定会分开两种情形,可以确保实时分账的院线优先同步上映,不能确保实时分账的院线下一轮考虑。
实时分账合情合理,而且能够有效减低偷漏瞒截票房的风险。实时分账的软件已经出来了,不是做不到,而是看谁家最先落实。这会是中国电影产业一个更加创新的飞跃,是一次行业的质的飞跃。其中会给资本带来巨大的商机。就像当年从胶片拷贝跨越到数字拷贝的革命,如果今天还用胶片拷贝,该会使得多少资金浪费在拷贝的洗印生产上!正是发行方将资金从拷贝洗印生产中解放出来,现在的电影宣传才有可能做得这么厉害。创新解放的绝非仅仅是生产力,创新解放的也是资本和资金。实时分账对于行业良性发展的意义实在太大,对院线和影城的管理进步也将会带来大的促动。
只是这样一来马上就会给很多影城和院线造成巨大压力。如果第三方不能准时结算付款怎么办?如果影城和院线拖不起延时付款结算怎么办?如果后果是片方和发行方不再供片了怎么办?如果票款纯粹是在行业内部运行的,实时分账好像就不应该有问题,因为顾客付钱之后实时分掉就是,最多影城失去截留和沉淀,但是如果票款补贴是在行业以外进行的,影城要得到第三方的补贴才能完成整个结算,也包括每月的房租缴交、人工成本支付等等,问题就不简单了。影城和院线完全有可能,或者一定不能做得到不断垫支以确保实施分账的进行!
如此足以令一条院线解散,令无数家影城破产!金融为什么要为实业服务,就是因为实业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当中总是会遇到很多,且是不断遇到自身难以应对的问题。有的影城已经为第三方售票代垫结算票款上千万元了,他们等于在为电商打工而非电商帮助他们创新超越了,这是很可怕的。而下来就是整个行业会为电商打工,实现电商一厢情愿的“电影行业都要为BAT打工”的梦想了,可不敢说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如果没有解决办法,迅猛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将情何以堪。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就要从正向外部性的角度来考虑考虑解决的办法。金融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譬如做一个专门为影城和院线以致发行公司实时分账的险种,称为“实时分账保险”,院线影城及发行公司,包括电商第三方都必须购买,各自给保险付很少的钱,保险公司在院线影城发行公司和第三方电商(尤其是第三方电商)出现危机的时候承担保险责任,保障整条产业链上下游不出现资金拖欠而引致的危机。中国目前险资非常强大,它们也在找新的创新出口,在更加高速发展的电影行业面前,险资其实也在琢磨如何与电影行业对接,这里就有所谓产业市场化与金融命题的很好的题目,可以做很新的文章。
影城院线发行公司第三方售票等等与保险公司分别之间的关系也许仅仅是单个的保险关系,但是,整个电影产业也许就都会发生十分良性的推动,如果实时分账没有障碍,而且是在所有环节都没有障碍,整个产业的发展是否就会得到更加安全的保障,资本对电影产业的信任度,或者这个产业的信用程度就会极大的提升,这不就是正向外部性吗!这不就是整个产业的收益远远大于一家影城或者一条院线、一家发行公司、一家第三方电商吗?任何一家影城、一条院线、一家发行公司和第三方电商自身的产业生存固然也得到了保障,但是它的付出也是需要的,譬如它需要支付险金,譬如它要准备一旦超过保单约定的赔额则自身必须承担,譬如它也要冒一旦自己的信用破产的风险,等等。
所以说,整个产业的收益会大于它自己的收益,而这就是“正向外部性”的整个经济效应,也因此,这在当下的经济领域是非常被鼓励的,也是中国当下电影产业应该提倡的。金融如此契入电影产业,它产生的也必将是正能量,是电影产业和保险业的增量,是外部正向性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产业更加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金融为电影产业可以做的真是太多太多了,不需要做哪些投机取巧的勾当,不需要做哪些价值观不正确的事情。在中国电影产业即将完成全球登顶的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纵然风云变幻,人各取所需,产业的轨迹所能够真正留下的,一定还是那些正能量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