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不同世代遗传率的变化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fe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遗传对于培育抗病品种有重要意义。将大豆Essex×ZDD2315组合衍生的后代F2、F2:3、BC1F2和BC1F4分别接种大豆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以研究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不同世代抗性遗传率的变化。结果表明:ZDD2315对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主效基因控制,未发现多基因效应,在F2:3、BC1F2和BC3F4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15%、72.02%和90.9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芍药花粉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和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开发芍药花粉在天然抗氧化剂和化妆品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试验基础,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制备
<登鹳雀楼>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焕留给世人的不朽之作,短短20个字,既写出了登楼所见美景,又借景抒发了作者的感受.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画画、看看"的方法,以加强教学直观性.
期刊
基于在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领域获得的大量成果和资料,我们对"设计"及其所需的"专长"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设计专长》通过对不同设计领域案例的研究,让我们对设计专长的共性有所
为探讨地黄多糖对创伤小鼠脾脏和创面愈合的影响,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地黄多糖,对创伤昆明种小白鼠灌服地黄多糖治疗,计算脾指数;石蜡包埋脾脏进行病理学分析;制备脾脏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