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烹技“煎烹”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烹是制作热菜的烹调技法之一。根据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炸烹、滑烹、煎烹和炒烹等四种。下面根据实操体会和总结前辈大师们的经验对煎烹的技艺作一浅析,以供烹调大家们斧正。
  A. 煎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煎烹方法:将刀工处理好的原料,经过腌渍入味,再挂糊或搅糊后做成一定的形状,放入有少量油的锅中,煎至两面金黄且熟透,加清汁烹入味而成菜的方法。
  工艺流程:选择原料→刀工处理→腌渍入味→调味成馅和成形→拍粉、拖蛋液→煎制→调兑清汁→烹汁成菜→装盘上桌
  B. 煎烹的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一、选择原料


  煎烹的原料既有动物性的,也有植物性的和其它原料。如鲜鱼、虾、猪牛羊肉、鸡鸭肉等类;茄子、土豆、香菇等类;豆腐、鸡蛋、腐竹等类。

二、刀工处理


  对于煎烹菜的主料,一般改刀成厚片、段,或茸泥。如果主料是肉类,切片、切段后,最好用刀面拍几下,使肌肉纤维松软,以便于腌制入味和增加嫩度;剁茸泥时要拣净残留筋膜,以确保美妙口感。
  注意:相对来讲,含水分多且嫩的肉料改刀较含水分少且老的肉料要厚一点;植物性料较肉类原料薄一些。

三、腌渍入味


  此步骤适宜改刀成片、段等形状的原料。操作程序如下:
  1. 动物性原料。将改刀的片、段原料放在小盆内,依次加入精盐、味精、葱、姜、料酒、胡椒粉等除异增香的调料,拌匀腌约10 min至入味即可。腌渍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掌握好时间,以原料进味为好。如过长,原料内部的鲜味成分会随着水分的溢出而流失,從而降低菜品鲜醇度;过短,达不到渍味的目的。二是对于一些质地较老的牛肉、羊肉,腌渍时应加少量嫩肉粉,以软化粗纤维,增加嫩度。
  2. 植物性原料。有些原料在渍味前应作焯水处理,如平菇、香菇、腐竹等。焯水渍味的方法是:锅内添水烧沸,下入原料焯透捞出,投凉,沥尽水分,与精盐、味精拌匀即可。操作时应注意两点:焯水的目的是去除原料中的一些异味,如平菇的涩味、腐竹的豆腥味等,切记时间不要太长,这是其一;其二是渍味前必须将原料控干水分。
  渍味时,不论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加盐量一定要掌握好,以占整个口味的八成左右为宜。原料经过煎制后会脱水,再加上吸收有咸味的清汁,可使成菜口味恰好。如果腌时咸味正好,经过煎制和烹入味汁,成菜味道过咸无疑,使人无法食用。

四、调味成馅和成形


  1. 调味成馅
  对于刀工处理成茸、泥、粒的原料,则是将所有调配料加入在一起,然后搅拌均匀即成。其方法是:将刀工处理的主料放在小盆内,依次加入精盐、味精、料酒、葱姜汁、酱油、甜面酱、胡椒粉、鸡蛋液和干细淀粉,用手抓拌均匀即成。调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酱油或甜面酱仅起调色作用,用量切忌太多;否则,煎出的成品色泽黑乌,失去了煎烹菜金红的色泽。
  (2)加入葱姜汁起到去异增香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加入葱姜末也可以,但是经油煎后,成品表面会有凸起的黑色斑点。实践证明,还是加葱、姜汁为好。
  (3)加入鸡蛋液和干淀粉,均是给原料增加黏性,使成品富有弹性,口感良好。但要掌握好用量,鸡蛋液太多,馅料过稀,不易成形;干淀粉太多,口感发硬不嫩。其大致比例是:每100 g主料加入25 g鸡蛋液、10 g干淀粉为宜。
  (4)加入味精、料酒可以提鲜、去腥、增香。另外,精盐量很有讲究,如成菜配味碟食用,加盐量应占整个口味的八成左右;如成菜后直接食用,加盐量应占整个口味的九成左右。因经热油煎制,馅料会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口味刚好。
  2. 馅料成形
  馅料调好后应做成一定的形状才可入油锅中煎制。常见的形状多为饼状。其大小以直径3.5 cm、厚0.5 cm为宜。要求大小相等,以使受热均匀,成熟一致。操作时,手上蘸点凉水,以免馅料粘手,形状不美。为了使形状更美好,可把馅料放在圆形模具内制成。但内壁应抹一层食油,以方便覆出。

五、拍粉、拖蛋液


  首先是调匀蛋液。将鸡蛋磕破,蛋液入碗,加入盐、味精,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打片刻,调匀即可。切不可搅打上劲,否则不易挂在原料表面。因原料已腌制入味,故盐的用量以满足蛋液本身为度。
  其次是拍粉。将渍味的原料理顺,两面均拍上一层面粉,抖掉余粉。由于原料在接下来的煎制过程中会受热升温,当达到600~800℃时,淀粉便会糊化并产生一定的黏性,把原料与蛋液牢牢黏结在一起,可避免蛋液在煎制中脱落,因此拍粉这一程序切不可少。拍粉不可太厚,不然吃不出原料软嫩的质感,有损成品质量,通常以拍上面粉后能隐约见原料表面为宜。   第三是拖蛋液。用筷子夹住拍粉的原料放在蛋液中来回拖几下,使其两面粘上一层蛋液。夹起后,让蛋液不往下流时即好。

六、煎制


  凈平底锅置火上烧热,舀入食油,用手勺来回推动数下,使锅底吸足油分,然后倒出。锅内留少量食油重置火上,随后摆入拍粉挂糊或作成一定形状的原料,并不时的晃锅移动原料,边煎边淋入少量油待煎至两面金黄(金红)焦香且内部熟透时,铲出装盘。此过程是体现干煎菜品具有美好色泽和良好口感的关键,故操作时除要注意煎锅必须光滑、用油量适度、煎时不断地移动原料外,还要注意两点。
  1. 煎制易熟的原料(如虾肉、猪脑、蒸熟的米粉肉等),应用中火让表层快速结壳、焦香,并使内部熟透。如果用小火煎制,内部易熟透,而表皮达不到焦香的效果,若继续加热煎制,内部的水分会过多的流失,致使口感不美。
  2. 煎制难熟的原料(如猪小排、牛肉饼等),应先用小火煎制,待原料内部九成熟时,转中火把原料表面煎制焦香且色泽合乎要求。如火旺,外表色泽达到要求,而内部还未成熟。若让内部熟透,而表层已变焦糊了。

七、调兑清汁


  应在煎制的空闲时间里,在一小碗内用鲜汤、精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匀便可。但要注意鲜汤的用量,以煎好的主料表面大部分吸收,装盘后微有少许清汁为度。若鲜汤过多,不是成菜口感不佳,而是不能称之为煎烹了;如过少,原料表面不能均匀的吸足味汁,使质感达不到外酥的感觉。

八、烹汁成菜


  烹汁清汁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把煎好的原料铲出,锅中留有适量底油,下葱、姜、蒜炸香,倒入煎好的原料,随即烹入对好的清汁,快速颠翻至汁剩少时,出锅装盘。
  第二种,把煎好的原料用手勺扒向锅四周,中间留有底油,再下葱、姜、蒜炸香,随即烹入兑好的清汁,快速颠翻至汁剩少时,出锅装盘。
  此过程是确保煎烹菜品有一个美好口感的关键,操作时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动作稍慢,原料在锅中受热时间延长,汁就会收干,这也就失去煎烹菜品的特色。
  C. 煎烹菜的特点
  运用煎烹法制成菜肴的特点是:色艳油润,外表略焦,内部细嫩,味道咸鲜。如煎烹牛小排、煎烹羊肉片、煎烹豆腐、煎烹里脊、烹香鸭脯、煎烹香菇、煎烹肉排等菜例都是代表。
  D. 煎烹菜代表菜例:

煎烹小牛排


  原料:牛排200 g,炸细土豆条50 g,煮扁豆段50 g,鸡蛋1个,黄油10 g,辣酱油5 g,面粉、清汤、精盐、味精各适量,胡椒粉少许,色拉油50 g。
  制法:1. 将小牛排斜片成两片,骨棒留6 cm,其余的剁去,然后用刀将骨边的筋剁断,撒匀胡椒粉、精盐和料酒,腌约30 min,粘上面粉,拖匀鸡蛋液,备用。
  2. 煎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热,放牛排,煎至两面成金黄色且断生,烹入用鲜汤、辣酱油、精盐、味精等调好的清汁,翻匀起锅装盘。
  3. 煎盘下入黄油,将扁豆段、土豆条加热,放在小牛排的旁边,浇上煎牛排的油汁即可。
  特点:金黄色,肉质鲜嫩,清香适口。

煎烹里脊


  原料:猪里脊200 g,鸡蛋2个,干细淀粉30 g,辣鲜露15 g,精盐、味精、料酒、葱花、姜片、色拉油各适量,白糖、醋各少许,鲜汤50 g。
  制法:1. 将猪里脊上的一层筋膜剔净,顶刀切成0.5 cm厚的片,再用刀面拍松,纳盆,加入精盐、味精、料酒拌匀腌渍5 min,再磕入鸡蛋液,放淀粉抓拌均匀。
  2. 用精盐、料酒、鲜汤、醋、白糖、味精和辣鲜露在一小碗内兑成清汁。
  3. 净锅上中火炙好,舀入少量油,排入里脊片煎至两面金黄至内熟透。把里脊片扒向勺的四周,露出中间余油,放葱花、蒜片炸出香味,烹入清汁,快速颠翻均匀,出锅装盘。
  特点:两面金黄,外略软白嫩,味咸香微辣。

煎烹豆腐


  原料:嫩豆腐200 g,猪五花肉50 g,鸡蛋1个,干淀粉20 g,生抽10 g,精盐、味精、料酒、葱花、蒜片、姜米各适量,胡椒粉少许,鲜汤50 g,香油5 g,色拉油100 g。
  制法:1. 五花肉切成绿豆大小的粒;豆腐放在小盆内,用手抓碎,加入五花肉粒、姜米、鸡蛋、干淀粉、精盐、味精等拌匀成馅料;用精盐、料酒、味精、胡椒粉、鲜汤、生抽等在一小碗内兑成清汁。
  2. 平底锅上火炙好,舀入少量油布满锅底,把豆腐馅做成直径约3 cm、厚0.5 cm的圆饼,排到锅中,煎熟至外表金红,铲出;锅留底油烧热,炸香葱花、蒜片,再放入豆腐饼,烹入清汁,淋香油,翻匀装盘。
  特点:色泽金红,咸香适口。

烹香鸭脯


  原料:鸭脯肉1块,葱节、姜片各5 g,香叶、桂皮各少许,精盐、鸡精、酱油、美极鲜各适量,白糖、陈醋各少许,香油5 g,辣椒油10 g,料酒10 g,蒜片、葱花各5 g,色拉油500 g(约耗50 g),鲜汤50 g。
  制法:1. 锅内放清水上火烧开,下入鸭脯肉、葱节、姜片、香叶、桂皮和精盐,以小火煮熟,捞出晾凉,切成0.3 cm厚的片;用料酒、精盐、鸡精、酱油、白糖、陈醋、美极鲜、香油、辣椒油和鲜汤兑成清汁。
  2. 炒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鸭脯肉片拍上一层干淀粉,下入有少量的热油锅中煎至两面焦脆,扒向锅边,露出底油,放入葱花、蒜片炸香,倒入味汁,颠匀装盘。
  特点:鸭肉外表略焦,内里细嫩,咸香微辣。
其他文献
起源  太湖船菜宴亦称为“水上筵席”,它伴随着太湖、运河水上旅游的迅猛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太湖船菜历史悠久,它始于春秋勾吴王家,兴于唐宋元明清,盛于民国期间,发扬于改革开放。因无锡太湖风景优美,且米市、布市、丝市闻名全国,商贾云集,十分繁华。故太湖也发展出了专司游湖、饮宴的画舫(俗称“灯船”),供达官贵人、豪绅巨贾享受,饿了自然在船上就餐,吃时渔家现杀现烹。  船菜最初的面目还
原料:丝瓜(即布瓜)100 g,鸡蛋200 g。  调料:盐、XO酱、青尖椒丝、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1. 丝瓜洗净去皮,切块焯水;鸡蛋打散,加盐调匀、炒熟。  2. 油热炒香青尖椒丝、红尖椒丝、XO酱,放原料,调味炒匀即可。  营养分析:丝瓜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生物碱、瓜氨酸等,具有清凉解毒、散淤止血、祛风化痰的作用,与鸡蛋同烹,有止咳化痰、通乳汁之功。  提示及禁忌:胃寒者少食丝瓜。  
在一则电视小品节目中,有位演员诙谐幽默地说了一则“另类新闻联播”:“据臭国路边社报道,中国油品类企业增至三大家族,即中石油、中石化、中地沟油……”这种“小品”式的戏说地沟油现象,初闻令人捧腹,细加思量又颇为心酸与困惑。  那么,向来被视为垃圾的地沟油何以大行其道,泛滥无忌?细看地沟油■地沟油及其分类  卫生防疫专家周青泽说,地沟油可分为三类:  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
自己在家做泰国料理,想重现地道风味并非难事。  香料是泰国菜的重头戏,近年泰式料理在亚洲各国十分风行,精品超市、连锁超市、量贩店或食品材料专卖店,都售有完整的鱼露、椰浆罐头(可用椰粉取代),以及真空或罐装红绿咖哩酱、罗望子膏、干燥过的香茅、南姜、柠檬叶等各种香草,所以要买齐泰式酱料、香料和调味料并不难。  泰国菜使用的菜蔬,大多数都能找到,建议在开始烹煮前,就先把各材料切洗处理完毕,避免临场手忙脚
“吃”的内涵,或叫做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这是反映中华饮食文化本质属性的因素,是中华饮食文化深厚坚实的思想渊源。  探析古老的中华饮食文化发端及发展历程,无论是分布于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还是深埋于长江流域的仙人洞文化、彭头山文化,大量的考古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标志着饮食文化产生的人工种植的粟、黍、油菜籽,家庭
原料:水发银耳100 g,去核大枣10枚,莲子25 g,川贝母5 g。  调料:冰糖、蜂蜜各适量。  做法:1. 所有原料冼净。银耳撕成小朵。  2. 各原料放入水中,煲至糯滑,調入冰糖、蜂蜜即可食用。  营养分析:银耳含有蛋白质、粗纤维、酸性低聚糖及钾、钙、磷等成分,有滋阴养肺、益气和血、补脑强心、补肾生津等功效,配以化痰止咳、润肺散结的川贝母,对虚劳咳嗽、阴虚燥咳、咯痨带血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养生,动词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使之绵长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说说养生中的一些误区。  食疗能“百病皆除”  中医讲五谷为养,蔬果为助,也就是说人体主要是靠五谷来维持,蔬菜水果是辅助五谷杂粮的。中医养生分内养和外养,内养养的是精、气、神,外养就是
鲫鱼豆腐汤  原料:豆腐250 g,鲫鱼1条,葱丝5 g,香菜3 g。  调料:葱段、姜片、盐、味精、黄酒、鱼汤、精煉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用沸水(放少许盐)浸烫;鲫鱼治净,擦干水分。  2.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放入葱段、姜片煸香,将鲫鱼两面略煎,加入黄酒、鱼汤、豆腐,大火烧沸,改中火烧至汤浓后,拣去葱、姜,投入盐、味精,装盘后,撒上姜丝、香菜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生津,
目前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特别是男性患者患有脂肪肝的概率更大,什么人容易患上脂肪肝呢?一、这三类人易患脂肪肝1. 患有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患上各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其实这些疾病的出现也会造成脂肪肝。所以,患上这些疾病的患者,最好查一下自身的肝臟。2. 营养过剩者  人体缺乏营养元素时,需要从更多的
原料:松子仁10 g,水发花菇100 g,凤尾虾100 g,红椒丝适量。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1. 水发花菇切粗丝。凤尾虾加盐、味精、淀粉抓匀,用油滑熟。松子仁炸香备用。  2. 油热放入菇丝、虾,调味,放入红椒丝炒匀勾芡,装盘,撒上松子仁即可。  營养分析:松子仁具有润肺止咳,扶正补虚,抗衰老的作用,配以花菇、凤尾虾,更具滋阴补阳、祛风泽肤、疗虚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