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协调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工具性是指它是個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群之间交流沟通与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类保存传递创新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对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其人文性是指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文化精神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促进了大学英语课程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大学英语训练的可操作化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关键词】大学英语;工具性;人文性
  【作者简介】苏小轩(1984.05-),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英语EGAP教学、英语语言学。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协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需要认识中国,而中国也需要和世界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呈爆炸性指数式增长。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培养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的主阵地,对提高大学生英语素质有重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课程有科学指导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和老师对大学英语的性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多数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完成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但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如何清晰准确地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多学校和老师大多没有准确科学的把握与实践操作。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对事物如果有认真的了解与深刻的认同,那么,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会快速提升。大学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作为富有情感性的大学课程,大学英语以多元文化的视角,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与知识能力的提升。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认同的人比较多,但是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和专家学者,却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只有工具性,对人文性缺乏认同。事实上,大学英语课程长期根植于人文精神沃土,处处展现人性美和人情美。大学英语课程与理科课程不同,它具有思想感情色彩,包含历史文化的因素。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对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始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二、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1.工具性错位。在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下,“消极”成为大学英语工具性的代名词,但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英语技能的大学英语课程基本属性,工具性是不应该被冠以“消极”头衔的。叶蜚声、徐通锵编著的《语言学纲要》中说,“语言是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因此,不能忽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否则大学生应该达到的英语知识技能水平会无法达到。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大学生英语知识与能力的多样化高水平发展,但都不能有效应对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虽然老师“努力教”,学生“努力背”,但是学生没有深刻理解英语内在的逻辑体系,往往不得要旨,学生学习难度加深,“哑巴英语”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第一,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价值认识不足,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和英语无关,所以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得到学分,完成学校的必修课程。第二,大学英语课程授课方法陈旧。许多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以背念课文为主,缺乏自主研究学习与小组讨论。部分老师上课用的PPT课件已使用多年,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第三,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以闭卷考试为主,对学生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技能,只能考查学生是否在考试前认真刷题背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
  2.人文性缺失。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任何语言都应该有的基本特点。于根元老师认为: “语言的基本属性是交际性、社会性,兼有物质和精神的属性。”明确指出人文性应该是我们进行语言学习时着重关注的内容,人文性体现在对人的尊严与价值、国家民族文化精神有深刻的理解与体悟。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理解:首先,大学英语自身体现出人文性特征。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人文性。大学英语中涉及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艺术哲理、宇宙万物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具有强烈的教育功能。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者和学生对大学英语的人文性更加认同,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更加科学、系统、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3.工具性和人文性应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是任何国家进行大学英语教学都应当遵循的原则,但是两者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分离的趋势。强调工具性的学者和学生认为,附着在大学英语课程上的文化价值与精神是促进学生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对于真正的语言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杯水车薪的,可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愉快,处于一种可有可无被忽视的状态。强调人文性的学者与专家认为,大学英语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回归真善美的人性本质,正确认识人的自身,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工具性看成是人追求自身成长的阶梯。这两种倾向可谓都是有失偏颇,没有把握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是大学英语教育要追求的教育宗旨。
  三、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协调的策略
  1.从传统的知识教学变为情境应用教学。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知识内容的学习往往成为主体的学习内容,老师与学生眼中有用的只有知识;学生应该是“复印机”,只有把书上的知识点原封不动地记录与背诵,才是完成大学英语学习的唯一标准,没有认识到学生是能够独立发表见解的、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中的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虽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系统科学地掌握大量的英语单词、语法等知识,在考试中能够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但是对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着消极影响。同时,教师一言堂的讲授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多样化与能力基础的多元化,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成为课堂上高高在上的唯一的主角,所有学生成为老师语言的“接收器”,不许有自己的建议与想法,对学生个体经验的成长、小组合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负面效应。久而久之,原本充满诗意智慧的大学英语课程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真正的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建构植根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充满学生、教师诗意理性,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任务驱动型课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名学生的未来发展。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马克思主义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系统要素之和应该大于整体,产生“1 1
其他文献
这是中国历史最为厚重的旅途,也蕴含着无限的风光与惊险。从关中平原的古都西安穿越秦岭,抵达南岳至尊衡山,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盛世古韵,不管是神秘莫测的神农架,还是气势磅礴的“天下第一水”洞庭湖,又或者是有“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的长沙之魂岳麓山……  2014年6月,《环球人文地理》与MazdaCX-5采访团队一起,踏上这场神奇之旅,用镜头记录下了那里的人和景……  因为那个神话般的大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等技术发展融合性增强。因而,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趋势相关知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郑旭霞,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5)班。  引言  现阶段,无论是报刊、广播电视亦或是互联网,人们通过新闻传播获得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当茶文化在宋朝达到顶峰时,各种茶文化的衍生品也应运而生,这些衍生品传到国外后,不少竟然成为国宝,而曜变天目茶碗正是其中之一。  宋朝时,饮茶、斗茶之风盛行,斗茶成为文人雅士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出于斗茶的需要,人们对于斗茶器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有一种能清楚地衬托茶色的茶具来方便人们观察、鉴赏,曜变天目茶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烧制出来的。  宋朝的曜变天目茶碗,属
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新疆民丰县境内的尼雅遗址中发现了一块精美绝伦的汉代织锦护膊。它保存完好,铺垫于墓主人的臂肘部位,尽管历经千年,却依然光彩耀眼。  织锦面积不大——长18.5厘米,宽2.5厘米,以青、红、黄、白、绿五色彩线织成,青色打底,鲜艳的白、红、黄、绿等色织出星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兽花纹,其中星云纹饰形态缥缈灵动,而鸟兽则忽隐忽现地错落飞腾在星云之中,其织造工艺繁复精湛,
当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川”字招牌,他们用3只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的了。  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茶叶而很快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在武汉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俄国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雷家大屋是羊楼洞最大的古建筑,如今人去楼空。大屋原有四进,现存三进,每一进竟然并排有3个天井,共有四五十个房间,俨然有“独屋成村”的气魄。  
【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初中生通过英文阅读,可以帮助其夯实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英文思维,提升自身的英语学科素养和人文底蕴。当前初中生英文阅读能力较薄弱,阅读行为较被动,表现为阅读兴趣不足、阅读策略缺乏、英文逻辑思维不活跃等。本文借助外研版《英语》教材多篇阅读篇目,探讨教师如何从阅读课的四维度即文本、思维、语言和策略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行为的改进。  【关键词】阅读行为;阅
“世界第一高建筑”、“世界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大人工岛”等各种建筑在迪拜横空出世;现今,这里已俨然成为世界优秀设计师纵横驰骋的舞台,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建筑,不断地挑战着人类的想象力……  外界曾对迪拜酋长的执政颇有误解——迪拜并非是酋长的一言堂,国家政策制度都是通过古老的议会制度,与各界人士协商而成。向沙漠要土地,向海洋要岛屿,这是迪拜人的未来发展目标。迪拜的石油储量并不巨大,居安思危的老
【摘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更容易出现不良的价值取向。在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课堂派”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了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和取得的成效,希望为今后其他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经
南京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南京人的性格被中国传统铭刻了许多美好特质:随和礼让、兼容并包、友好宽容……南京人爱文化,爱时尚,“没事相个亲玩”,于是有了《非诚勿扰》;喝一口汤汁,吸一口粉丝,咬一块鸭血,永远是不变的满足感;但是眼看着周边“小弟”们的风光,南京人也迫切需要找回“老大哥”当年的风采……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城市。明朝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南都风
在亚丁这片人间净土上,耸立着三座美丽而神圣的雪山:仙乃日像傲然端坐于莲花座上的观音,山下的冲古寺至今还流传着高僧“赶走”麻风病的传说;央迈勇宛如娴静的少女,山下的牛奶海神奇无比,据说湖水能医治聋哑疾病,而五色海更是有着“反演历史,预知未来”的神秘力量;夏诺多吉像展开巨翅的蝙蝠,雪峰之下盛开着美丽的雪莲花,而它最壮丽的时刻,就在令人震撼的“日照金山”展开之时……  1928年,美国著名植物学家、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