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弹性硬度检查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z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肝病持续存在的最严重后果,是逐渐发生肝脏的纤维化,进而发展成不可逆转的肝硬化。监测肝脏纤维化的程度是评估各类慢性肝病病情轻重的关键指标。以往,我国慢性肝病的最常见病因是乙型肝炎;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所致的脂肪肝已成为我国慢性肝病的最常见病因。最新统计表明,我国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高达30%左右。因此,监测肝脏脂肪变程度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体检内容。
   过去,肝组织病理活检一直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尤其在某些情况下,具有确定肝纤维化病因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患者通常需要局部麻醉,运用负压吸引一秒钟穿刺技术,在B超、CT的定位和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或在腹腔镜的监视下直接穿刺。穿刺获取肝脏标本一般在10~25毫克,经过处理后做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形态。但由于肝穿刺的有创性和不可重复操作的缺点,被检查者可能出现疼痛、感染、局部血肿甚至死亡的风险,以及存在肝穿样本误差和阅片者的偏差,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器“瞬时弹性成像”出现在临床。瞬时弹性成像的英文名称为“FibroScan”,一些网民根据它的译音称其为“飞波”,用来检测肝脏硬度值,以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该仪器2001年由法国Echosens公司研制成功,可部分替代肝穿刺活檢,同时还能够应用于各类肝病不同阶段病情的监测与评估。因操作简便,对人体没有创伤,被很多健康体检中心列为常规的体检项目。
  瞬时弹性成像的奥秘
   瞬时弹性成像仪器上装备有一个探极,探极中有一个超声换能器,可以把仪器发出的小振动波通过超声换能器向肝组织传递,同时收集肝组织对振动波的脉冲回声波,通过测定回声波的速度测量肝组织的弹性。回声波在肝脏中的传递速度与肝组织硬度直接相关,肝组织硬度越大,回声波的传播速度则越快,弹性数值越大,以此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
   该仪器还把肝脏内脂肪组织在超声波下回声衰减的情况,转化成一种反相射频信号的参数——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使肝脏内脂肪堆积的情况能够比较准确地以参数形式反映出来,实现了对肝脏脂肪变的定量检测。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右手抱头,最大限度地展现肋间隙;检查者在探极上涂抹导电凝胶后,将探极垂直置于肋间隙,测定肝右叶的弹性。
   瞬时弹性成像由于具有无创、简便、快速、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特点,可以较好的判断肝脏纤维化和脂肪变的严重程度,可部分取代肝穿刺活检,减少临床肝穿刺的需求,目前已被美国肝病学会(AASLD)、欧洲肝病学会(EASL)及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为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纤维化临床评估的重要手段。
  哪些患者需要做肝弹性硬度检查
   原则上各类肝病患者都适合做肝脏弹性硬度检查,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瞬时弹性成像可以定期随访观察肝脏弹性硬度的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瞬时弹性成像可以监测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癌的发生、发展情况。
  如何读懂瞬时弹性成像报告单
   下图是一例患者肝脏弹性硬度检测结果。左上的数值是患者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为284 dB/m),右上的数值是肝脏弹性结果(E为14.3 kPa),最下面的彩条是判定结果的参考范围。
   1.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如图所示,数值(14.3)表示患者瞬时肝脏弹性(E)的定量检测结果,单位为千帕(kPa)。这个数值是经过10次检测后所得到的平均值。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肝脏弹性是不是正常呢?只要将这个数值与下方的标准数据轴比较,看看落在数据轴的哪个部分就行了。其中,绿色部分(小于7.3kPa,即FOF1)说明肝脏弹性处于正常状态,没有发生纤维化;红色部分则表示肝脏已经发生了脂肪变(大于17.5kPa,即F4),属于肝硬化了;介于绿色和红色之间的黄色到浅红色区域(7.3~17.5 kPa,即F2~F4),表示肝脏已经发生了纤维化,数值越大,肝纤维化的程度就越重。
   2.评估肝脏脂肪变程度:肝脏脂肪变用受控衰减参数(CAP)来评估,黑色数值(284)表示患者肝脏脂肪变的定量检测结果,单位为分贝/米(dB/m)。同样,将这个数值与下方的标准数据轴比较,就可以判断肝脏的脂肪变程度。其中,绿色部分代表肝脏基本没有发生脂肪变(小于238 dB/m);随着颜色的转变,肝脏脂肪变的比例就逐渐增加。临床上通常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诫脂肪肝患者应该重视这个检查结果,并通过有效的饮食、运动等治疗手段,争取使这个数字逐渐降低,最终恢复到数据轴的绿色范围内。
  肝脏弹性硬度检测的局限性
   尽管瞬时弹性成像有众多优势,但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首先,肝脏弹性硬度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肝脏炎症、水肿、胆汁淤积等。比如,肝脏炎症急性发作时,由于肝脏组织严重水肿,会导致肝脏弹性检测值偏高,甚至得出类似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检查结果。因此,转氨酶、胆红素检测结果异常的急性期肝病患者,不宜进行肝脏弹性检查,应在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后再行检查。二是存在一定的诊断灰区,难以准确认定,需要结合血常规、肝功、B超等检查来综合判断。三是不能检测肝脏炎症病变程度。因此,对于临床通过全面检查仍无法判断肝脏状况的患者,依然需要进行肝活检病理检查。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成功率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如肥胖、肋间隙大小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超重、过度肥胖的病人,由于腹壁脂肪较多,往往导致检测不准确或失败。
其他文献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视力下降,做眼科检查发现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重要的致盲眼病,多为双眼先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41%~44%,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尤为重要。  老年性黄斑变性按病程发展分为湿性和干性两型。湿性型以眼底黄斑区有新生血管、出血和渗出为主要特征,干性型以黄斑区萎缩性改变为特征。一般而言,湿性型发展迅速,干性型发展缓慢。无论中西医,早期治疗是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那些孕晚期处于一年中光照较少月份的女性,在婴儿出生后患产后抑郁的风险较高。这与自然光照时间多少与一般人群中成年人患抑郁概率大小之间的已知关联相符合。  在最近出版的英国《行为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这项研究称,人们通常认为,减少接受自然光照与一般人群中成年人患抑郁症有关联。不过,对于自然光照和季节性变化是否会改变女性在孕期以及产后患抑郁的概率,并没有达成共识。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圣何
德国研究人员在新近出版的《英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坚持5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降低罹患结肠/直肠癌的危险。  研究人员对347 000名受試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跟踪研究,定期对这些受试者的健康指标和日常生活习惯做详细记录。在研究期间,有3 760名受试者罹患大肠癌。  生物统计学分析发现,人们只要做到以下5点,就能远离大肠癌。一是保持正常的体重;二是尽量控制腹部
王皓洁,27岁,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8月份进入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工作。这位病房里最年轻的未婚产科医生,在入职不到3个月的时候,就紧急接到了一台艾滋病母婴阻断分娩的手术。而此前一个月,她刚刚在一台乙肝母婴阻断手术中被扎破了手。站在职业暴露风险最高的手术台旁,刀光血影中,危险曾经和她只有一个眼罩的距离。  北青报:来地坛医院产科是自己决定的吗?  王皓洁:是的,我自己报名地坛医院的。研究生阶
众所周知,头部屡次受击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一项对35.7万名美国退伍军人进行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即便是一次轻微的创伤性脑损伤,包括足球和拳击等运动中常见的脑震荡,也可能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在未来引发痴呆症。  研究显示,即便是一次轻微的脑损伤,也会使多年后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创伤的强度也对未来的大脑健康有影响,曾因头部受伤而丧失意识的退伍军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2.5倍,头部所受损伤
女性在妊娠期很容易出现贫血现象,这不仅会给孕妇本身带来伤害,还会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成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胎儿畸形。所以,女性孕期要积极预防贫血。那么,如何让孕妇远离贫血呢?  孕期贫血大多数是由孕妇缺铁引起的,所以按妊娠期体重变化的特点,通过饮食补铁是防治孕妇缺铁性贫血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妊娠前半期对铁的需求增长不多,只要保持平常的饮食,就不会缺铁。从孕20周开始,由于母体红细胞总量扩充加快和胎
英国阿斯顿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的一项新的大规模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胆固醇值越高,越容易罹患乳腺癌。并提出未来女性胆固醇值可能会成为筛查乳腺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人员对660 000名在各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自2000年到2013年的病历记录进行了研究,试图从中找到女性胆固醇值与罹患乳腺癌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生物统计学分析发现,与胆固醇正常者相比,高胆固醇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要高出64%。  研究人
当孩子出现看东西眯眼睛、斜视时,你需要注意——你的孩子可能近视了!  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发育的过程中,晶状体的厚度也在不断增加,会从远视逐渐变成正常视力。这一阶段是在6岁左右。此时,用眼时间的加长和眼球本身发育的因素合在一起,非常容易导致近视。  小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向家长说明自己的视力问题,也有些孩子因为觉得戴眼镜不好看而瞒着家长。若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视
肥胖人才患脂肪肝肥胖人确实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但消瘦者也可患脂肪肝,例如因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症,缺乏胆碱、氨基酸或趋脂物质,消瘦;常常动用组织中脂肪,但又不能在肝脏内正常转化脂肪,故发生堆积致形成脂肪肝。服用某些药物、饮酒过多等,肝脏同样会发生脂肪性浸润,形成脂肪肝。  不酗酒不会患脂肪肝饮酒后,约90%的乙醇在肝脏中代谢,经一系列生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