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人称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在中考中,作文的分数都占三分之一还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真正花在作文教学的时间、精力是不相称的。这与作文教学过程“走过场”以及“不到位”是有关系的。就当前的中学生来说,我以为作文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不想写文章,视作文如嚼蜡,有的甚至畏作文如虎;第二,没有东西可以写,常常每次作文都是翻来覆去用哪些词语,句子和例子;第三,不晓得怎样写,写法总是老一套,呆板、没有新意,平淡无奇;第四,作文没有明显的进步,长期徘徊在一个阶段而得不到发展。根据着一些情况,我以为应该采取一些办法来改变现状。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意写
   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对生活缺乏认识。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热爱生活,对生活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并对生活表现强烈的愿望。一个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常要和学生一起研究如何发现生活美,如何表现生活美。并且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诱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我们周围的人的热爱。比如我就利用春天带学生去游览我们蓬溪县的小西湖;还有遂宁的灵泉寺,广德寺等地方,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得到美的陶冶和感染。并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读表现美的那些诗文,楹联和名人的题词。教师然后再做适当的点拨,多数学生就会产生不吐不快之感。当一个学生对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了浓厚兴趣时,他怎么不想写一写呢?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要常常夸奖学生的作文,要尽力发现学生作文中任何一个闪光点。有一些学生本身不是对作文没有兴趣,而是自己的成绩、自己的进步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中肯的指教,还有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老师的一次不负责任的评语而心灰意冷。一个本来作文成绩就差而又总想写好的学生,当他的某次作文忽然得到老师得当众表扬时,其欣喜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对稚嫩的幼苗,我们应是阳春的甘露,而不要成了三九的严霜。
   再次,要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将写好作文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有了兴趣作文,这是宝贵的,但是,只凭兴趣又必然不是持久的。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激发起学生积极作文的兴趣就万事大吉,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作文与语文水平、日常生活、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关系。学生只有在这种从有关兴趣到自觉的基础上,作文才能不断进步。
   二、积累作文素材,让学生有所写
   不少学生并不是不想写,而是“腹中空”,找不到写的内容,这的确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厚积薄发”这对学生不全适用。但要时刻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却是一个语文教师自始至终都必须注意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积累好材料呢?
   第一,要积累生活和情感。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源泉,但是学生阅历浅,孤陋寡闻。这也本难怪,问题在教师应如何指导他们积累自己的见闻,锤炼自己的情感。这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写纪实,观察和研讨日记,积累生活。让学生的笔触涉及自己力所能及的各个生活角落,将自己在操场、教室、寝室、食堂以及回家的路上所见的一切,真实的而又有选择的记录下来;第二步:写议论性的日记,积累感情。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只是文字功夫,更重要的是与作者的情感交流。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以其高尚的精神境界感动人的。写议论日记时,不管是一事一议,一课一议,还是综合性的议论,要求学生议论时不仅要言之成理,而且还要注意提炼自己的喜怒哀乐感情,争取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
   第二,我们教师要利用各种手册来积累书本知识。这种做法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其积累材料之广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学生凡是按要求这样做了,写起文章来就会言之有物。
   三、教师给办法,让学生按“格”写文章
   教师应该用“先死后活”的办法,先给学生定“格”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破格。比如总结一般记叙文最常见的几种形式(即“格”),让学生个个都掌握;总结出说明文的几种常见的几种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即“搭架子”)方法,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一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做并不难实现的,关键在我们教师的精心设计。只要学生心中有了“格”后,一般都能写出文章来。
   四、褒先进,以竞促写
   一个人认真写成的文章,自己往往认为是好的。怎样检验呢?我认为,学生的作文只靠老师的评语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必须经常评比。要注意赏析不同层次学生的文章,语段和句子,每次表扬面不得少于四分之一的学生,特别要注意表扬作文成绩差的学生的“新的闪光点”和“增长点”。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还要对个别的问题,教师要做个别的指导,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名批评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的作文。眉批和尾批要多用鼓励性的话,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作文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达到相互模仿,相互促进的目的。还可以利用作文课和课余的时间搞一些活动,如各种文体的作文竞赛,进行演讲比赛等等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总之,我以为作文改革,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写,并还要有材料可写。逐渐按规律来写。
  
   (作者单位:四川遂宁蓬溪县大石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恰当的课堂提问,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问是否得当,引导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2-01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是教学活动
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探究关于医院工会工作活力提升的方案,从工会组织机构和日常管理以及活动组织三个方面分析工会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如
期刊
在京温服装市场从事裤子生意多年且有自己的裤装品牌的郑先生,多年来经营运转规模稳步扩大,在上下游商户中有一定口碑,但苦于资金运转周期不稳定、换季需压货等行业特点,而目
采用数理统计和“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测试”等方法 ,对 3组不同高考成绩的学生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考分学生组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差异。考分中等的男生和考分
摘要:中职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训练,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同增多,不管是经济市场,还是行业发展,都急需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中职;外语;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 总人口比预想的要少,增长的速度要慢rn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比2000年11月1日的126583万人增加40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
1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与变动rn近些年,对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一概念最初由经济学家提出①,指由于迅速的人口转变,导致劳动
欧洲位于大西洋沿岸,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下,欧洲的服装一直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特点.服装总是以它独特的物质性反映着它所依存的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