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模式反思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英语语音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在英语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正确的发音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本文通过指出大学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分析英语语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语音教学模式进行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英语语音 大学语音教学 教学模式
  一.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语音学是口耳之学,要求学生用耳朵听、开口模仿。英语语音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在英语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高校教师不能分割语音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正确的发音是在交流中能够听懂对方、回答对方、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因此,语音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大量模仿和跟读练习,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达到流利交流的目的。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虽然影响口语交际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能够在交流中给对方最直观感受的便是语音的展现。能否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并用正确、地道、自然的发音将自己的意思用英语表述出来,是完成口语交际的前提。所以,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学生有必要好好学习语音知识,正确处理语音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教师教授语音课程时,存在以下问题。
  比较其他课程,如基础英语,英语语法等,语音课的课时被安排得很少。语音教学无法贯穿大学四年始终,使得学生在上语音课时还会开口跟读,课上完马上就放弃练习,荒废良好英语语音的塑造。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的实行,学生将重点放在如何回答问题,而不是真正锻炼口语能力、改善发音上。
  由于大学英语教师不以英语为母语,在语音方面也会体现自身口音和发音习惯。有些英语教师对某些音素的发音并不准确。有的教师只传授美音发音知识,有的只传授英音发音技巧。有些教师将语音课程与其他课程分割开来,教语音的只管语音,教语法的只管语法。有些教师缺乏对语音教学的研究,课堂气氛不活跃,上课模式单一,令学生觉得跟读枯燥、无趣。目前的语音教学仍然缺乏系统的和完整的语音教材和配套的视听材料(罗立胜、张菜湘,2003)。语音教材水平参差不齐,选材局限于单词、短语、对话,难度没有标准,学生欣赏不到英语语音的美感。
  在学生学习英语语音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學生沿袭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思维,认为学英语就只是学习单词,语法,自以为高中阶段的音标知识就是语音课的全部,丝毫不注重语音练习,学习缺乏自主能动力,热情不高。有的学生因受自身方言影响,认为自己说出的英语听起来很怪;有的学生因性格内向,羞于开口,这些都增加了语音教学的难度。学生经常在背单词上花费大量时间,但有的只是默背单词;有的读出声来的单词却不准确,不停地重复错误的发音。还有一个误区是,有的学生把准确、标准的英语发音和BBC、VOA的新闻播音员联系起来,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这一职业,因此没有认真学习语音知识。
  三.语音教学模式反思
  大学语音课程主要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因此,首要任务是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固化思维,让他们了解到语音课程是他们更好地进行口语交流的基础,向学生明确语音系统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从发音、语调、重音、节奏等方面逐一改善学生的语音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翻转课堂的普及,许多大学购买市面上新推出的线下英语学习系统,旨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但这种线下学习系统却存在着诸多弊端。完全由学生自己练习,缺少教师的检查和反馈,只有系统打分,分数本身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技术等外力因素的影响,语音收音也是个问题。因此,线下系统可以作为语音教学的辅助工具,但不能替代教师对学生语音学习的指导身份。
  为学生建立语音档案是个值得推荐的方案。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录音笔、多媒体语音实验室来建立学生的语音档案,记录学生的发音改善变化。查清每个学生的发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学生也能在自己不擅长的发音上下功夫练习。将语音录入分成三个阶段:学期初始,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期开始,还未进行语音授课前,录入学生的英语发音,将其与学习之后的发音状况进行对比,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种方法也能督促、鼓励学生不断改善自己的发音。还可以将录音作为案例,要求学生相互讨论,找出发音准确和不正确的地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更好地把语音理论与实际结合,不仅自己会发出正确的语音,也能指出别人不正确的发音。
  学会一门语言,一个人只要会它的50-90%的语法,10%的词汇就够了,但语音必须近乎100%的掌握(A.C.Gimson,1980)。高校老师要杜绝“不教,就没必要了解”这样的思想,加强对语音知识的学习,对语音教学方法的研究。大学生要改变英语学习思维,注重对英语语音的学习,多听多练,不断模仿,逐个改善。教师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建立语音档案是语音教学模式的一个值得推荐的尝试。
  参考文献
  [1]Gimson, A.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0.
  [2]罗立胜,张菜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1-23.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同学经常在“都”字的使用与否或者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问题上出现错误,现在本文从“都”字的基本含义入手,归纳出常与“都“连用表示某种句子含义的词语。另外分析几种常见的留学生都字用法偏误,并尝试解释造成偏误的原因。  关键词:都 标记 偏误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的用法极为复杂。很多学者沿着《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1)中都的三种基本含义(范围副词表示总括,程度副
内容摘要:当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发展学生知识技能为重点,而对学生自我需求和人文培养不够重视的现象,加之社会多元文化的环境影响,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和学习生活阅历的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价值错位、自我膨胀和精神虚无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视角下,通过九型人格这一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当下高校校园文化自发性与盲目性,提出了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规律性总结,关键在于其对自我的审视与内
内容摘要:何炳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出版家。他学贯中西、融汇古今,为我国的历史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他的教育理论,包括教学入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和教学评价等观念,对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健词:何炳松 历史 教育理论 意义  何炳松(1890-1964),字柏丞,浙江金华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出版家。他学贯中西,兼收并蓄,为史学研究和历史
一.完美的演绎了形而上学  “大丹士认为不精通形而上学,一个人不可能出类拔萃。他要像莫里哀那样,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再写喜剧。”巴尔扎克在《幻灭》中这样说过。按照这种说法,莫迪亚诺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他将自己“形而上学”的哲学借助于侦探小说表达出来,这就促成了他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并且伴随着同一主题:用侦探小说的外壳来包装追寻自我的内核。在《夜的草》这部作品中,“我”一直穿行于过去与现实之间,
期刊
内容摘要: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语文老师肩上的这份责任尤其重大。不但对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和教学领域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分歧很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规范语言文字还对促进民族的交流和团结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  关键词:老师 语文文字 规范  一.语言文字的主权
一.不被教参提起的“凄凉”环境  《爱之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的一篇小说。文章极其细腻的描写里一个冬夜里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伊无偿帮助老妇人修汽车,老妇人用餐时又得到乔伊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的走了。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友爱的援助之手。  这是篇小说,人物、情节、环境是核心的三要素。乔伊的形象突出,老妇人和乔伊妻子作为辅助,三个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校本教研的三大误区,校本教研的特征以及研究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校本教研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走出误区 校本教研 特征 创新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是立足校本实际,发动全体教师集体智慧,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改进教师教学实践为目的一种应用性研究。通过校本教研可以丰富学校教育内涵,培养教师教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研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不可
内容摘要:《滕王阁序》(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2006年6月第2版)对“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注释未注“会”字,未提示两句诗中的用典有什么深层含义,我们在学习时造成理解障碍。这两句诗表面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与上文“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呼应。实际上作者借此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  关键词:《滕王阁序》 注释 商榷  
内容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稳定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校的生存以及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在我国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测评制度不完善,培训制度不健全和教师的专业化实践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策略  教师专业化
1.身韵在古典舞教学中的地位  身韵的形成,使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转机。作为中国古典舞教学一种新的舞蹈元素,身韵深得许多年轻的中国舞演员及编导的青眯,并将其充分灵活的运用到舞蹈创作之中,使中国古典舞在舞蹈创作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中国古典舞,它是结合了戏曲舞蹈和武术舞蹈两大元素的特色并独立的舞种。不仅有戏曲的美感还有着武术的身法,中国古典舞符合了美学的审美观点和原理。近些年来,中国古典舞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