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髓外定位系统的研制及初步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自主研发的髓外定位系统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远端定位截骨的可行性及其初步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

2015年1至8月采用自主研发的髓外定位器械进行股骨远端截骨全膝关节置换的连续晚期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病例20例(髓外定位组),男3例,女17例;年龄52~82岁,平均70.1岁。2015年4至9月采用常规髓内定位进行股骨远端截骨全膝关节置换的晚期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病例20例(髓内定位组),男5例,女15例;年龄52~87岁,平均65.9岁。髓外定位组术前行双侧髋关节CT扫描明确股骨头中心与髂前上棘的关系,术中参考双侧髂前上棘定位股骨头中心、以内外上髁连线中点确定膝关节中心,髓外定位器械参考股骨头与膝关节中心连线放置并完成股骨远端截骨。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内冠状面及矢状面假体力线,术后1周、6周和3个月的屈伸活动度。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髓外定位组与髓内定位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1±64)ml和(177±47) ml (P<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81±149)ml和(292±156)ml(P<0.05);术后股骨假体冠状面角分别为89.8°±2.1°和89.8°±2.2° (P>0.05),股骨假体屈曲角分别为-0.8°±2.2°和2.5°±2.1°(P<0.05);术后1周屈伸活动度分别为103.8°±7.8°和102.5°±7.2° (P>0.05)、术后6周分别为108.5°±8.0°和108.3°±7.4°、3个月分别为117.0°±7.1°和114.5°±8.1°(P >0.05)。

结论

自主研发的髓外定位系统具有操作可行性,其矢状面定位精确度较髓内定位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小,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与采用髓内定位者相同。

其他文献
最近,江苏省农林厅制定颁布了乡镇农技站建设的“新五有”标准。《标准》全文如下:一、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技推广和经营管理队伍1.有精明能干的乡站带头人。站长思想解放,勇于开拓
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不尽相同,最低为< 5%,最高则> 80%。骨水泥渗漏的分型较多,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常用的分型标准有解剖位置和渗漏途径。半定量严重程度和骨水泥粘度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高危因素。半定量严重程度越高,骨水泥粘度越低,骨水泥总体渗漏率越高。对椎间盘渗漏而言,MRI提示椎体裂隙和终板破裂亦是高危因素。绝大多数骨水泥渗漏并不引
期刊
@@
地处四川盆周山区的洪雅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26个乡镇、265个村、1976个社.广大农民主要依靠农业及由农业支撑的林业、畜牧业、渔业稳定增加收入.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农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科学家、预言家对21世纪进行研究、预测,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更加伟大的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
美洲斑潜蝇是蔬菜上的一种危险性害虫,1994年传入我国,1995年在我市普遍发生,当年受害面积即达20万亩,此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虫在我国华北地区自然环境下难以越冬,
编者按:本文作者米歇尔·卡萨先生系欧洲网印协会联合会(FESPA)前主席,网版印刷技术研究会主席.应中国网印及制像协会的邀请,卡萨先生于2006年11月宁波展会期间举办了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