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经济原则看“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英译名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xinqi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语言的经济原则入手,考察“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的英译名。从英译名的外表形式出发,深入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简洁取向。英译名的长度、符号使用与缩略、零翻译、汉语拼音使用等诸多现象都反映了对于语言的经济原则的使用。探讨中国企业名称英译过程中对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具体操作方法,对于中国企业如何在文化上走向世界有极大启示。
  关键词:语言的经济原则 世界五百强 中国企业 英译名
  一、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内涵
  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无论是语音的变化,还是词义、语法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力(邢福义、吴振国,2010)。因此,语言使用过程中,核心发展因素是社会交际性,语言使用的形式变换是为了更好的为言语交际服务。
  语言的经济原则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在实际交际中追求省时、省力。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A.Martinet)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基本语言学著作中对语言的经济原则提出了系统的解释:经济原则不单单是“节省力量消耗的同义词”,而且是指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作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这种“节省”是为了调和人们在交际和表达中的实际需要与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惰性之间的矛盾(周绍珩,1980)。语言的经济原则旨在追求语言系统本身以及语言运用过程中数量与效果二者的最佳结合。具体说来是在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数量;在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尽量扩大效果;或者是数量减少而效果扩大。凡是符合上述三种情况之一者,都被认为是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语言经济性的体现(陈淑美,2008:4~12)。
  在表意清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可能采用经济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成为了语言使用中的一个要求(徐正考、史维国,2008)。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缩略语、简称等是应用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典型,它们的使用节省了书写时间,增强了专指性,在省力的基础上扩大了交际量。广告、标语等以简洁明快的形式出现也是充分运用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广告语言创作中要充分利用经济原则,发挥语言使用的最大语用功效,创造最大经济效益(杨永和,2007)。语言的经济原则在应用语言中有重要地位,成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语言使用的新标准之一。
  二、企业英译名与语言的经济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视野。选择一个良好的英译名,可以促进企业快速融入世界市场。为了吸引眼球,博得更高的关注度,企业名英译过程中会特别关注其简洁性,充分利用语言的经济原则。
  首先,简洁的译名可以降低企业的宣传成本。过长的译名在使用中会增加交际量,不易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而相对短小的译名既节省了企业的宣传时间,也减少了受众的接受时间,可以达到双赢。其次,精巧的译名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加宣传的附加值。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增加交际量,译名往往追求短小精悍,这对译名的用词提出了高要求。而这种高要求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演变为一种高品质,可以美化企业的形象,创造附加值。另外,清晰的译名可以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希望得到越来越多外国消费者的青睐,这便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重要。经过国际推广,这些企业的英译名相较于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文选择2010~2012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中国企业,除去香港、台湾地区的企业(因与大陆的语境和接收英语的程度不同),重复上榜企业以2012年最新英译名为准,共70家企业英译名作为语料进行研究。探究这些企业英译名对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应用,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
  三、企业英译名中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具体使用
  (一)企业英译名长度考量
  长度的考察,是对企业英译名外形的直观观察,而长短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体会其间接性。笔者对70家企业英译名的单词数、字符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到,企业的英译名由3个单词组成的比例最大,其次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由4个单词组成的接近20%,而5个单词组成和1个单词组成的企业名共占15%左右。这种趋势说明在足够表达信息的基础上,英译名均尽可能使用少的单词。企业英译名的单词数向“3”靠近,3个单词不至于太短,可以充分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不至于显得冗长。
  企业名要求国际通用,简洁是第一要求。“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在长度的选择上考虑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均将单词数控制在了5个以内,在数量既定的情况下扩展了信息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二)China与Sino-之辨
  在对70个中国企业英译名的观察中发现,对于“中国”的译法并不相同,有的企业使用“China”,也有部分企业使用了“Sino-”进行词语的派生。
  “China”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中国”的译法,而Sino-是作为一个字根存在,表示“中国的、中国人的”(Merriam-Webster)。使用China的原因在于顺应国际通用形式,减少交际中的误解,做到翻译标准中的“忠诚”(林语堂)。而用Sino-造词后形成新词,则将原有需要两个以及两个以上单词表达的形式缩减,既保留了原有意义,又减少了单词的使用量。例如: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Group
  (2)中国中化集团公司——Sinochem Group
  (3)中国中钢集团公司——Sinosteel   (4)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Sinomach
  以上4例中以“Sino-”为词根,搭配另一单词的部分或整个词,直接构成“中国XXX”的格式。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译中的“Sinopec”,拼接了“petroleum”的首音节“pe”和“chemistry”中的首字母“c”;“中国中钢集团”英译时使用了“steel”全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译时拼接了“machine”第一个音节“mach”。
  这种拼接方式,节省了字符,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
  下面是使用“China”的企业英译名。如: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6)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7)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8)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这几家企业的英译名没有使用“Sino-”构词形式,一旦使用“China”就自动延长了企业名的单词量。但“China”的使用,是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式。
  (三)“&”符号的使用与缩写现象
  “&”符号是国际通用的表示“and”,相当于连词“和”。如果用“and”出现在英译名中,直接增加了一个单词数,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所以部分企业使用“&”连接名称中的两个并列结构,提高了传播效率。如:
  (9)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10)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Henan Coal & Chemical
  (11)武汉钢铁(集团)公司——Wuhan Iron & Steel
  (12)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Huawei Investment & Holding
  从这四家企业的英译名中可以看到,“&”符号的使用既节省了空间,又使表达更为凝练,“&”符号前后的单词连接紧密,是并列关系,有效地表达了企业的核心产业。
  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缩略,可以减少单词数量,增强表达效果。如:
  (1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China FAW Group (FAW——First Auto Works)
  (1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ation Industrial CORP. of China(CORP.——corporation)
  (1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 of China(CO.——corporation)
  (16)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China Oil & Foodstuffs Corporation)
  这些企业英译名中的缩略现象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是对“公司”一词进行缩略,有的是取其完整名称每个词的首字母。不论是哪种缩略方式,目的都是将英译名简洁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这种缩略法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但也可能使得表意不清,如“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英文缩略,增加了理解难度。
  (四)零翻译现象
  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源语中的词语故意不译;2.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语中的词语(邱懋如,2001)。以语言使用者的语用心理来考证,“零翻译”有其特有的优点。“零翻译”用一种故意“偷懒”的表现形式来丰富译入语语言,使译名统一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这种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偷懒”心理和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王月华,2012)。翻译过程中贯彻“零翻译”原则,是对语言的经济原则的顺应。
  在本文搜集的70个“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英译名中,将中文内容一一对应译出的并不多,并且集中在“银行系列”,如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等等。除了银行之外,也有一些企业采取全部对应翻译的方式,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 Of China)等。
  英译名中的“零翻译”现象屡见不鲜。如:
  (17)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ird
  (18)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19)中国铁道建筑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20)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21)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2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2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24)武汉钢铁(集团)公司——Wuhan Iron & Steel
  (25)中国国电集团公司——China Guodian
  (26)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Materials
  这些企业在进行名称翻译时,均采用了忽略“公司”一词的翻译。这是一种减译法。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而是在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前提下做出的语言形式上的删减(辛凌、王婷,2009)。这些企业名在英译中删除对于“公司”的翻译并没有打破整体意义的表达,受众依然能够从整体形式上了解这是一家企业的名称,同时可以准确快速地把握到这家企业的具体经营范围和方式。   英译名中的“零翻译”现象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零翻译”的使用,减少了翻译消耗,促进了宣传效率的提高,在企业英译名的制作中应该加强使用。
  (五)汉语拼音的直接使用
  在中国企业的英译名中,有一部分直接采用了汉语拼音进入译名,这里采用的是音译法。音译法(transliteration)是一种以音代义的方法,也就是运用译语中同原词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词语来翻译原词。从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可以直接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书写形式来翻译,这可以将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底蕴的词语“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去,并使其逐步为译语读者所了解及接受,实现积极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辛凌、王婷,2009)
  在中国企业的英译名中,存在许多这样的使用范例:
  (27)中国国电集团公司——China Guodian
  (28)江苏沙钢集团——Jiangsu Shagang Group
  (29)中国大唐集团公司——China Datang
  (30)中国华电集团公司——China Huadian
  (31)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Shandong Weiqiao Pioneering Group
  (32)新兴际华集团——Xinxing Cathay International Group
  从这些语料可以看出,直接使用汉语拼音,可以减少词汇量,在有限的空间内扩大了信息量,实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将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介绍到全世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汉语的传播。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这种使用方法带来的弊端,汉语拼音直接进入英译名,无法直接表达出源语的内涵,所以这种方法是否应该推广,还值得商榷。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语言的经济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进行更有效率的交际活动,人们追求省时、省力。这种追求,不仅在言语交际中有所体现,在书面形式中也有相应要求。企业的英译名就是一种表现。
  拥有一个好的英译名,是企业快速走向世界的途径之一,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受众的接受效率的形式将被认为是最好的形式。在英译过程中,语言的经济原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五百强”中的中国企业英译名所采用的“控制英译名长度”“选择恰当的核心词汇”“使用符号和缩略形式”“零翻译”“直接使用汉语拼音”等方式,对于中国企业的名称翻译都有借见作用。本着经济原则制定出来的译名,可以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全球化市场,用有限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展现企业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言的经济原则可能带来的交际障碍。因为这种减省方式并没有完全规避文化缺位现象,在翻译中很有可能遗漏重要信息,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一点,需要所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注意。
  如何合理利用语言的经济原则为中国企业制作出一个好的英译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周绍珩.马丁内的语言功能观和语言经济原则[J].国外语言学,
  1980,(4).
  [3]陈淑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汉语中的体现[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0).
  [4]徐正考,史维国.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的表现
  [J].语文研究,2008,(1).
  [5]杨永和,李英.社会语用学视角下的经济原则与英汉广告语言
  [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12).
  [6]Merriam Webster.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Revised
  edition)[Z].2004.
  [7]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
  [8]王月华.浅谈零翻译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2,(6).
  [9][10]辛凌,王婷.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
  版社,2009.
  (张典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
其他文献
介绍了楼宇自控系统中,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内容。以及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空调末端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方法,即模糊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相结合的动态变流量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摘要:环境效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本文将交叉效率应用到环境效率的评价中来,通过建立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环
当今的语篇研究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但集中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语言形式上的粘连性和语义逻辑上的连贯性。语言形式上的粘连性又分为结构粘连和语义粘连两大部分。本文以篇章粘连
摘要:文章就某电网采取继电保护通道进行装置切换之后,其继电保护通道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原因就在于各环节都得到了双重化的配置。由于继电保护的光电转换装置存在单电源供电缺陷,因而文章就采取双电源供电的必要性以及优越性,同时与实验相结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光纤继电保护中光电转换装置采用双电源供电形式来达到提升通道可靠性的目的提供依据。  关键词:光纤继电保护 光电转换装置 双电源供电  0 引言 
以新鲜哈密大枣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O2、O2处理对哈密大枣无氧呼吸代谢产物、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及经50℃恒温干制后无氧呼吸代谢产物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枣经不同
摘 要:《当代汉语学习词典》作为国内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实现释义方法多样性的同时,首次采用了“完整句释义法”,从而在释义语言上避免了以难释易,在释义方法上避免了同义词循环释义、近义语素和词循环释义的缺点,并有意识地呈现了词语的用法(搭配),充分体现了单语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学习性”。  关键词:学习词典 释义 语言 方法  一、“完整句释义法”的内涵  《当代汉语学习词典》作为国内单语外向型汉
当前,竞技武术正在发生着适应性的变革,作为竞技武术之一的竞技太极拳在适应这场"难度革命"中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需要及时进行理论总结,发现亮点,提炼精要,以新文化现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由于现代高等级公路等重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中土石方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整体经济性。本文结合云保公路改线工程Ⅲ标工程项目施工实践,就土石方爆破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土石方 爆破 施工方案  云保公路改线工程Ⅲ标工程项目主线全长16km,分布了12座主线桥梁,路基施工段切割成不连续的多段,不利于
从图书馆对数字监控的特殊需求出发,结合对规范的理解,同时根据整体视频监控系统平台要求和特定工程的独特建筑布局,阐述了图书馆数字监控系统具体设计的思路和实施方法,以期
摘 要:本文分别考察了呼和浩特话的人称代词“俄”与“/nia/”的句法功能、使用范围和社会意义。指出“俄”是呼和浩特话中特有的人称代词,是方言与普通话相糅合的产物。“/nia/”在呼和浩特话中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用法,第一人称用法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第三人称用法同晋语区第三人称“/nia/”的用法基本相同,但也有些细微的差别。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自治区中部偏西。呼和浩特方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