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进6个秋季菜用大豆新品种,对其鲜荚采摘期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萧农秋艳产量高,鲜荚翠绿,商品性好,豆粒较香、软糯,蒸煮后微甜,口感好,可作为秋大豆品种示范推广;07-6虽然产量低,但口感最好,可考虑提高种植密度进一步试验观察。
关键词秋大豆;菜用;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65.10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035-02
菜用大豆是指豆荚鼓粒饱满,荚色、籽粒呈翠绿色时采青剥仁做菜用的大豆,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鲜菜用大豆营养丰富,肉质脆嫩,风味清香,口感好。营养学家的研究表明,菜用大豆富含植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粗纤维及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和VA、VC、VE,且所含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对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因为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是当今被公认的无公害或少污染的安全保健食品,被誉为最美味、最富营养的绿色保健蔬菜,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中国、日本、韩国等对菜用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国际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品种极少,生产上秋大豆主要以春大豆品种倒种和农户自留本地品种为主。春大豆品种作为秋大豆种植生育期短,产量低;自留本地品种品种退化现象严重。为适应生产需要,提高浙江省秋大豆种植的产量和效益,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通过浙江省种子总站从衢州市农科所、丽水市农科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引进通过审定或区试表现突出的6个秋大豆品种,在杭州市萧山区作秋大豆种植试验,拟筛选适宜萧山区种植的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性优的品种,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衢20015、衢9709-1(衢州市农科所)、丽鲜1号、07-6(丽水市农科所)、萧农秋艳(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通过浙江省审定的秋大豆品种衢鲜1号为对照(CK)。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8年在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义篷基地进行,土壤为粉质砂土,pH值7.1,肥力水平中等,前作玉米。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10m、宽1.3m,面积13m2,每畦3行,7.5万穴/hm2,每穴2株。各品种统一于8月4日播种。基肥施复合肥150kg/hm2,喷施丁草胺,8月17日施尿素75kg/hm2,8月28日施尿素60kg/hm2。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当嫩荚迅速肥大期结束,即嫩荚鲜重的体积最大期采收。
1.3调查项目
植株生长期间以小区为单位调查出苗期、开花期、鲜荚采收期以及叶形、花色、结荚习性等。鲜荚采收时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量其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鲜荚重、鲜粒重、鲜荚产量等。
2结果与分析
2.1参试品种生育期及植物学性状的比较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全生育期相近,仅丽鲜1号较其他品种早3d。株高衢9709-1最高,达62.7cm;07-6最低,仅37.4cm。主茎节数衢9709-1为14.6节,比对照高;其余均低于对照,萧农秋艳最低(12.6节)。参试品种主茎分枝数在3.0~3.5枝之间,均低于对照品种。衢9709-1叶形圆,07-6叶形卵圆,其他品种都为椭圆。衢20015、07-6和萧农秋艳开紫花,其余品种都开白花。各品种都表现较强的生长势。衢9709-1和07-6株型收敛,其余品种均为半开张。结荚习性均为有限结荚,未出现倒伏现象。
2.2参试品种鲜荚农艺性状比较
菜用大豆鲜荚期外观品质要求茸毛色浅且稀少,荚宽且荚粒数2粒以上,荚皮薄为翠绿色,无病斑,籽粒大且被覆白色绒膜,脐色浅。除07-6外,其余品种均达出口品种对荚宽要求1.2cm以上的标准。
由表2可知,衢20015青荚黄绿色,直形;其余品种均为绿色、弯镰形。丽鲜1号单株总荚数最高,为30.8个,单株有效荚数也最高,为29.2个;衢20015总荚数最低,仅23.2个,单株有效荚数也最低,仅21.5个。衢9709-1秕荚数最高,达3.0 个。
3品种评述
根据各品种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品质、抗逆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综合考虑,萧农秋艳产量高、商品性好,可作为秋大豆品种示范推广;07-6虽然产量低,但口感最好,可考虑提高种植密度进一步试验观察。
(1)萧农秋艳。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5.2cm,主茎较粗壮,主茎节间数12.6个,有效分枝3.5个,紫花,灰毛,单株结荚24.3个,以2粒荚为主,荚宽粒大,百荚鲜重284.74g,百粒鲜重82.44g。鲜荚产量10 728.5kg/hm2,较对照增产8.4%,增产显著,居参试品种首位。鲜荚翠绿,商品性好,豆粒较香、软糯,蒸煮后微甜,口感好。可作为秋大豆品种示范推广。
(2)07-6。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37.4cm,主茎节间数12.8个,有效分枝3.3个,紫花,棕毛,单株结荚27.3个,荚小,3粒荚率低,百荚鲜重160.17g,百粒鲜重47.07g。鲜荚产量6 886.9kg/hm2,较对照减产30.4%,减产显著。07-6在参试品种中最香,也最脆,较鲜,口感最好,但产量明显偏低。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3)衢20015。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2.9cm,主茎节数12.9个,有效分枝3.3个,紫花,棕毛,单株结荚21.5个,以2粒荚为主,百荚鲜重296.74g,百粒鲜重65.37g。鲜荚产量10 005.4kg/hm2,较对照增产1.1%,增产不显著,居参试品种第2位。豆粒较香,较糯,较甜,口感好。但鲜荚黄绿,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性。
(4)丽鲜1号。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4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1.6cm,主茎节数13.0个,有效分枝3.3个,白花,灰毛,单株结荚29.2个,百荚鲜重223.53g,百粒鲜重62.24g。鲜荚产量9 874.6kg/hm2,较对照减产0.2%,减产不显著。口感与萧农秋艳差不多。该品种较其他几个品种早熟2~3d。
(5)衢9709-1。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2.7cm,主茎节间数14.6个,有效分枝3.0个,白花,棕毛,单株结荚24.6个,百荚鲜重220.08g,百粒鲜重52.71g。鲜荚产量8 405.4kg/hm2,较对照减产15.1%,减产显著。口感微香,微糯,较衢20015在香味和糯性上都要低一个级别。统计得到该品种秕荚率高达10.87%,远高于其他品种,且理论每荚粒数2.04粒,但实际每荚鼓粒数仅为1.45粒,瘪粒数0.59粒,可能成为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原因。
4参考文献
[1] 林密,卢淑雯,陈立新.毛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J].北方园艺,1996(5):15-16.
[2] 顾卫红,郑洪基,张燕,等.菜用大豆的国际需求及研究生产动态[J].上海农业学报,2002(2):45-48.
[3] 陈学珍,谢皓,张硕,等.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4):20-24.
[4] 吴早贵,鲁长根.开发鲜食大豆,增加种植效益[J].大豆通报,2000 (4):4.
[5] 袁凤杰,俞琦英,朱申龙.菜用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评述[J].浙江农业科学,2001(1):1-4.
[6] 王丹英,汪自强.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况[J].大豆通报,2001(2):26.
关键词秋大豆;菜用;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65.10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035-02
菜用大豆是指豆荚鼓粒饱满,荚色、籽粒呈翠绿色时采青剥仁做菜用的大豆,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鲜菜用大豆营养丰富,肉质脆嫩,风味清香,口感好。营养学家的研究表明,菜用大豆富含植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粗纤维及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和VA、VC、VE,且所含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对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因为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是当今被公认的无公害或少污染的安全保健食品,被誉为最美味、最富营养的绿色保健蔬菜,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中国、日本、韩国等对菜用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国际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品种极少,生产上秋大豆主要以春大豆品种倒种和农户自留本地品种为主。春大豆品种作为秋大豆种植生育期短,产量低;自留本地品种品种退化现象严重。为适应生产需要,提高浙江省秋大豆种植的产量和效益,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通过浙江省种子总站从衢州市农科所、丽水市农科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引进通过审定或区试表现突出的6个秋大豆品种,在杭州市萧山区作秋大豆种植试验,拟筛选适宜萧山区种植的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性优的品种,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衢20015、衢9709-1(衢州市农科所)、丽鲜1号、07-6(丽水市农科所)、萧农秋艳(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通过浙江省审定的秋大豆品种衢鲜1号为对照(CK)。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8年在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义篷基地进行,土壤为粉质砂土,pH值7.1,肥力水平中等,前作玉米。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10m、宽1.3m,面积13m2,每畦3行,7.5万穴/hm2,每穴2株。各品种统一于8月4日播种。基肥施复合肥150kg/hm2,喷施丁草胺,8月17日施尿素75kg/hm2,8月28日施尿素60kg/hm2。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当嫩荚迅速肥大期结束,即嫩荚鲜重的体积最大期采收。
1.3调查项目
植株生长期间以小区为单位调查出苗期、开花期、鲜荚采收期以及叶形、花色、结荚习性等。鲜荚采收时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量其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鲜荚重、鲜粒重、鲜荚产量等。
2结果与分析
2.1参试品种生育期及植物学性状的比较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全生育期相近,仅丽鲜1号较其他品种早3d。株高衢9709-1最高,达62.7cm;07-6最低,仅37.4cm。主茎节数衢9709-1为14.6节,比对照高;其余均低于对照,萧农秋艳最低(12.6节)。参试品种主茎分枝数在3.0~3.5枝之间,均低于对照品种。衢9709-1叶形圆,07-6叶形卵圆,其他品种都为椭圆。衢20015、07-6和萧农秋艳开紫花,其余品种都开白花。各品种都表现较强的生长势。衢9709-1和07-6株型收敛,其余品种均为半开张。结荚习性均为有限结荚,未出现倒伏现象。
2.2参试品种鲜荚农艺性状比较
菜用大豆鲜荚期外观品质要求茸毛色浅且稀少,荚宽且荚粒数2粒以上,荚皮薄为翠绿色,无病斑,籽粒大且被覆白色绒膜,脐色浅。除07-6外,其余品种均达出口品种对荚宽要求1.2cm以上的标准。
由表2可知,衢20015青荚黄绿色,直形;其余品种均为绿色、弯镰形。丽鲜1号单株总荚数最高,为30.8个,单株有效荚数也最高,为29.2个;衢20015总荚数最低,仅23.2个,单株有效荚数也最低,仅21.5个。衢9709-1秕荚数最高,达3.0 个。

3品种评述
根据各品种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品质、抗逆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综合考虑,萧农秋艳产量高、商品性好,可作为秋大豆品种示范推广;07-6虽然产量低,但口感最好,可考虑提高种植密度进一步试验观察。
(1)萧农秋艳。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5.2cm,主茎较粗壮,主茎节间数12.6个,有效分枝3.5个,紫花,灰毛,单株结荚24.3个,以2粒荚为主,荚宽粒大,百荚鲜重284.74g,百粒鲜重82.44g。鲜荚产量10 728.5kg/hm2,较对照增产8.4%,增产显著,居参试品种首位。鲜荚翠绿,商品性好,豆粒较香、软糯,蒸煮后微甜,口感好。可作为秋大豆品种示范推广。
(2)07-6。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37.4cm,主茎节间数12.8个,有效分枝3.3个,紫花,棕毛,单株结荚27.3个,荚小,3粒荚率低,百荚鲜重160.17g,百粒鲜重47.07g。鲜荚产量6 886.9kg/hm2,较对照减产30.4%,减产显著。07-6在参试品种中最香,也最脆,较鲜,口感最好,但产量明显偏低。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3)衢20015。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2.9cm,主茎节数12.9个,有效分枝3.3个,紫花,棕毛,单株结荚21.5个,以2粒荚为主,百荚鲜重296.74g,百粒鲜重65.37g。鲜荚产量10 005.4kg/hm2,较对照增产1.1%,增产不显著,居参试品种第2位。豆粒较香,较糯,较甜,口感好。但鲜荚黄绿,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性。
(4)丽鲜1号。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4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1.6cm,主茎节数13.0个,有效分枝3.3个,白花,灰毛,单株结荚29.2个,百荚鲜重223.53g,百粒鲜重62.24g。鲜荚产量9 874.6kg/hm2,较对照减产0.2%,减产不显著。口感与萧农秋艳差不多。该品种较其他几个品种早熟2~3d。
(5)衢9709-1。播种至采摘生育期77d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2.7cm,主茎节间数14.6个,有效分枝3.0个,白花,棕毛,单株结荚24.6个,百荚鲜重220.08g,百粒鲜重52.71g。鲜荚产量8 405.4kg/hm2,较对照减产15.1%,减产显著。口感微香,微糯,较衢20015在香味和糯性上都要低一个级别。统计得到该品种秕荚率高达10.87%,远高于其他品种,且理论每荚粒数2.04粒,但实际每荚鼓粒数仅为1.45粒,瘪粒数0.59粒,可能成为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原因。
4参考文献
[1] 林密,卢淑雯,陈立新.毛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J].北方园艺,1996(5):15-16.
[2] 顾卫红,郑洪基,张燕,等.菜用大豆的国际需求及研究生产动态[J].上海农业学报,2002(2):45-48.
[3] 陈学珍,谢皓,张硕,等.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4):20-24.
[4] 吴早贵,鲁长根.开发鲜食大豆,增加种植效益[J].大豆通报,2000 (4):4.
[5] 袁凤杰,俞琦英,朱申龙.菜用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评述[J].浙江农业科学,2001(1):1-4.
[6] 王丹英,汪自强.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况[J].大豆通报,2001(2):26.